袁文莎,姜木枝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幸福”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词,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恩格斯也认同人类寻求幸福是颠扑不破、无须加以证明的原则。由此可见,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由于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才算是“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先哲有不同的解释:苏格拉底认为理性=美德=幸福;康德认为幸福存在于至善之中;孔子则认为安贫乐道是幸福……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看来,幸福是多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活条件是实现幸福的基础。物质生活条件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中自然条件就是极为关键的基础。换言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人类幸福的基础。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除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内容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斐然成就。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了过度消耗的自然资源和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酸雨、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人们对幸福的感知,合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人们与日俱增的生态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1]“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这些重要论述正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的具体描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具有真实可触碰、长远可持续、全球可共享的特色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表现,并且具有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的世界意义。
没有物质基础的幸福是不完整的,如果生态幸福只停留在语言和文字中,那这一定不是真正的幸福,或者说这一定不是可以让人类感知到的,真实的、可触碰的,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幸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宣扬绿色发展,宗旨是让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健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的“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建设思想。习近平认为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绿色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曾经的中国用自然存在的绿水青山去换维持生计的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进行强调,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细致化、严格化。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环保法律体系,制定了包括《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内的40 多部相关的法律,截至2018 年1 月制定或修订了《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等44 项行政法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领域部门规章更是高达59项,核与辐射部门领域规章也达到25 项以上。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每年节能环保产业以15%-20%的速度增长,约为同期GDP目标增速的2-3倍,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到4.5 万亿元。据预测,“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投资规模有望在17 万亿元以上,到2020 年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有望在50家以上。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人类已经意识到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绿水青山本身就是物质财富,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坚持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把良好生态环境当做“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描画的未来蓝图中,中华大地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天更蓝”就是要求雾霾得到有效治理,保证空气质量,让老百姓更放心地外出呼吸。“山更绿”就是要让植被得到有效保护,保证山林生态,提高陆地动植物的存活率。“水更清”就是要保护水资源,综合整治水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是伟大复新之梦,更是绿色之梦、美丽之梦。我们要实现的生态幸福,不仅是外国人谈起中国名山大川的啧啧称赞,更是每一个国人生活得健康、生活得自由,是真实的、可触碰的幸福。
如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八大到十九大这五年之间,全国完成造林5.08亿亩,是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与五年前相比,2017年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提高6.3%,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4.1%。在空气质量问题上,相比2013 年,2017 年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曾经十面“霾”伏的京津冀地区PM2.5 平均浓度下降39.6%,其中北京更是从每立方米89.5微克PM2.5的平均浓度下降到58 微克。2019 年北京市PM2.5 年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42微克,并且从各项污染物指标来看,2019 年PM10 和NO2(二氧化氮)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此外,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 年1 月中上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显示,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改变,这些也都是每一个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的幸福。
联合国《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围绕“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联系”这一主题,探讨了五种“经济方面有增长但人类没有得到发展”的情况,第五种是“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这种增长方式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之上,以当代人甚至后代人的牺牲为基础,是不长远,也不可持续的。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就是对幸福的无止境的追求,但是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要条件的自然资源总体而言还是有限的。若是一味地对自然提要求,过度开发、大肆破坏,就会加速资源枯竭,人类最终只能自食苦果。1998 年6 月至8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持续的暴雨或大暴雨,造成山洪爆发,江河洪水泛滥,堤防、围垸漫溃、外洪内涝及局部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给长江流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河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 多万公顷,死亡1800 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 多亿元。据调查,此次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环境成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了满足建设需要,当地森林被过度砍伐,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急剧减少,其中大兴安岭林区从60年代至90 年代,森林面积就减少了66.6 万公顷,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被严重削弱。“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4]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并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长远、可持续是生态幸福的应有之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长远的、可持续的生态幸福也要靠有力的制度推进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5]在空气问题上,习近平提出要建立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确定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排污制污企业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抓紧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严惩重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大幅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更要依法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相关部门履职问题上,习近平坚持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科学认定、终身追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没有制度和法治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能健康运转的。只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不断,自然界才能持之以恒地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样优美的环境不但要让当代人享受到,也要让下一代、下下一代亲身体验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高境界的生态幸福,不是以个人的、民族的或者国家为单位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气候变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枯竭……诸如此类的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或者说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第21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即将召开的2020 年联合国苏格兰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不难看出,合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问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对此,习近平提出全球环境治理的理念,旨在号召全球各国、各地区联合起来,为保护地球生态而积极行动。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人类还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人类”指的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而是全球193 个国家,31 个地区,超过74亿的每一个个体。历史地看,基于生态关怀的幸福,一定是全人类意义上的。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 号反应堆爆炸,大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在污染强度上,二战末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不足此次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的百分之一。核电站周围可产2000万吨粮食的庄稼全部被掩埋,以电站为中心半径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随风飘散的尘埃更是将污染物带到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污染面积大大增加。到2006 年,绿色和平组织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总计达到900 多万人,并且这些受害者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这场事故的恶劣影响将长达半个世纪。
如果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是一次自然途径的跨国污染转移,那么尼日利亚有害废物投弃事件就是一次典型的非自然途径转移。1988年约3800 吨的有害废物被意大利一家公司堆放在尼日利亚科科港附近的土地上。不少码头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受到这些有害废物的影响,这些人中有的被灼伤了,有的瘫痪了,甚至还有19 人因此惨死。此次事件被上升为外交事件,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关系。而习近平倡导的生态幸福虽然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但却是基于全人类考虑的,并且终将惠及全球。如同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也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的义利观。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习近平认为生态幸福是坚持每个国家要“各美其美”,还要“美人之美”,更要“美美与共”,以“天下大同”为目标前进。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将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积极面对空气污染等新挑战,构筑起一个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系统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将幸福论与生态观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论认为集体主义主导下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幸福的统一是衡量幸福的标准;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劳动幸福和享受幸福统一的全面幸福是幸福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生态幸福属于幸福的内容,并且极大地影响人类对幸福的感知。生态幸福的程度越高,证明生态环境越为和谐,人与自然越为融洽共生,人类的生存条件也会越来越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也将随之提高。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幸福论引入到生态观中,挖掘生态幸福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从生态角度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具象化表现。
要实现国家富强,其要旨在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必不可少要开发资源,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资源开发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以生态幸福为标准,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富强中国添砖加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也是国家民主的反映。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诉求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明确表现出党和国家“为了谁”的价值追求。生态幸福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更是党和国家奋斗的方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举例,“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段话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幸福是生态文明的要求,能够让人民群众获得稳稳的幸福感的生态环境必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幸福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自然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表现。人民群众把对幸福的追求放置在对生态环境的追求当中,通过自由自觉地劳动形成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在追求生态幸福的过程当中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在实现生态幸福的过程当中完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认为环境就是民生;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样积极的、能动的发展方式为世界发展带来了新思考:幸福的生态环境可以成为世界发展的助推器。
生态环境为世界发展提供了自然保护屏障,也是世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质量实际制约着世界发展的程度。在“公地悲剧”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假设,假定存在一块面向牧民免费开放的草地,每个牧民局限于自身利益都想多养一头牛,最后这片草地将因为过度放牧而成为荒地,最终导致所有牧民不但没有更多获利,反而连本身所有也一起失去。哈丁认为这场公共资源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7]
现在,生态环境就是每个地球村“牧民”们共享的资源,实际上随着全球化的强势推进,地球这块公地上的悲剧正在不断发生。1996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公布数据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而中国的陆地面积只有约960 万平方公里,当时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是2019年数据显示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的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目前已经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 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面积目前也已更改为年均缩减1980 平方公里。“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实现,当前的沙区已经是经济向好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的沙区,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 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党和政府不再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对立,而是将生态幸福的思维融入、落实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中,让幸福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器。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党和国家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始终把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注重依法监管、推进全民共治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党和国家编制实施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以降低PM2.5 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为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党和国家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增强人民碧水幸福感;为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党和国家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通过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措施,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增强人民净土幸福感。我国在环保事业上的稳扎稳打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团队或个人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居环境奖”“绿色环境特别奖”“全球环境领导奖”“地球卫士奖”等荣誉。中国在实现生态幸福观上采取的种种行动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最终目标在共同富裕。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的最终目标。
在生态问题尚未上升为全球问题的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自然界是人类诞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颇具前瞻性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人类的只开发不保护最终威胁的不仅是自然界,还有人类本身。1956 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也强调“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向世界承诺要“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并且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9]。
事实上,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蔓延恶化,环境纠纷越加频繁,世界和平正在经受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大气污染和酸雨是一个突出的全球环境问题,空气传播的无国界导致空气污染的影响通常是跨越国家的,由于大气污染和酸雨而导致的跨国纠纷屡见不鲜。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就因为酸雨的问题而引发长期的争论。中国也曾因为酸雨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引起日本、韩国的密切关注。当人类的生存都已成为问题,发展又从何谈起?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努力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之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巴黎气候协定》中有关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尚未被兑现时,中国出资200 亿元人民币建立南南合作基金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稳定的发展需要长久的和平,尤其是跨国环境纠纷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将更为严重。以生态幸福的观念处理本国环境问题、应对国际环境问题,将有效减少环境纠纷的发生,确实维护好世界和平。
利奥波德认为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他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的时候,就是错误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自然系统为基准,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来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倡导凸显人类价值意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幸福观的特色内涵,深入挖掘其价值意蕴,有利于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对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世界建设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