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晓林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民国时期上海文艺期刊是民国上海城市发展的产物,它也是近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大都市形成的背景下,期刊的纪事功能进一步加强。民国时期的上海文艺期刊记录着上海文艺事业的时代变迁,其期刊内容包含左联文学、戏剧文学与电影文学等等,相关期刊在传播文学与艺术、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是研究民国上海文艺发展以及近代上海地方社会的珍贵资料。
以《人间月刊》等期刊为对象,对文学期刊文本展开探究,分析民国时期上海左联文学期刊的资料价值。相关文学期刊具有少量的现实新闻价值,重要的是它是近代上海左联文学发展史的见证者,具有文学性认识价值,展现近代上海左联成员的文学思想与社会实践。
左翼文学家的白话文创作与报业实践。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是时代的主导思想,也是世界左翼文学的一部分。沈从文是左翼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边城》家喻户晓。而1929年他在上海主编《人间月刊》的资料价值为沈从文研究者们所忽视。《人间月刊》不仅由沈从文主编,还凝聚了一批现当代文学巨匠,如丁玲、胡也频夫妇,以及陈梦家、姚蓬子等。该刊不失为沈从文报业实践、文学创作等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该刊也是研究丁玲等一批左联文人早期编辑生涯、文学思想,乃至政治立场等问题提供参考。该刊1929年1月至3月在上海出刊,月刊,人间书店主办发行,后来囿于资源紧缺停刊。《人间月刊》刊登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的作品,该刊物以创新作品优先发表,因此可见左翼作家的诸多创见,代表作如胡也频的《一幕悲剧的写真》[1]沈从文的《媚金豹子与那羊》[2]等。《人间月刊》继承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衣钵,刊载白话文小说宣传白话文,对普及白话文做出非凡的贡献。实际上,沈从文在上海的主编生涯开始于那样一个报业发达的黄金时代,而其所创办的《人间月刊》《红与黑》却匆匆收场,该刊除了对左翼文学的研究提供材料,对于沈从文于上海漂泊的经历、近代上海报人群体以及上海文学市场等问题都能有所启发。
左翼文学作家的文学批评思想。鲁迅、林语堂、陶希圣、李青崖、徐霞章、缪崇群、江绍原等人也是左联文学的重要成员。新世纪的各种纪念活动使得左联文人获得赫赫声名,而他们的创作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文学画卷,透过他们创办的《春潮》能够解答当中的疑惑。上述文豪为《春潮》供稿,《春潮》对于研究当时左翼作家的文学思想、社会交往以及春潮书局文化机构的创办历史提供有价值的史料。该刊于1928年11月在上海创刊,月刊,春潮书局出版发行,共出版9 期,其宗旨在于“为作家效传播之劳”[3],刊登文艺、学艺、思想之论著。《春潮》主要刊载左翼文学联盟的文学批评类文章,如《现代法国的各派文艺批评论》[4]《一个巴黎艺术界的小小趣史》[5]等,对有争议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流派以及文学翻译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指正,文章促进了文学批评学的提升。
左翼文学青年的抗战文艺转型思想。《文艺》是抗战时期左翼文学青年的一块园地,集聚了巴金、萧乾、刘白羽与凌鹤等左翼青年,刊物作品呈现出巴金等文士在抗战时期的文艺转向,对于考察抗战时期左翼文学流派的发展走势以及抗战文学提供佐证资料。《文艺》1938年6月创刊于上海,由旬刊调整为半月刊,文艺社编辑兼发行,停刊信息不详。该刊宗旨在于为抗战服务,推进文学大众化。文章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剧等多种文艺形式。代表作《论抗战文艺的新启蒙意义》[6]《现阶段的文艺活动》[7]《别了!武汉》[8]反映左翼青年对时代转型中大众文学何去何从的担忧,也有对抗战时局的文学化表达,以及对文学济世观的支持。该刊反映抗战时期左翼文学青年的抗战思想,以及人们对文学社会功用的探讨。
左翼文学作家的“文艺大众化”实践。近代上海左翼作家以《太白》为舆论阵地,宣传左翼作家们的文学创作以及“文艺大众化”实践。该刊1934年9月创办至1935年9月并活跃于上海,半月刊,陈望道主编,上海生活书店主办发行,现存量大,刊物信息丰富。《太白》编辑委员有朱自清与郁达夫等11 人,包括了当时左翼和进步文人,鲁迅先生也供稿于此。刊物中科学小品、读书记、漫谈与速写都是特色栏目。该刊首倡“科学小品”,是文学形式的新尝试,以文学形式传播科学小知识,也是左翼文学者们“文艺大众化”实践的证明,代表作:《螽斯:生物素描之一》[9]。除此之外,左翼文学家们热衷在此讨论版本学等文学问题以及用抒情散文的形式漫谈对生活的感悟,如:《我也谈谈版本》[10]。
抗战时期的左翼出版物发展。《人世间》也有大批左翼文学家的参与,如沈从文、萧红、田汉、胡风、骆宾基等。《人世间》与《人间月刊》的主编均为沈从文。相比《人间月刊》,《人世间》的创刊历程较为曲折,1939年8月5日在上海创刊,1942年10月因日本侵华战争原因,转移至广西桂林出刊,随着主创人员陆续回到上海,1947 年3 月《人世间》在上海复刊。也正因为创办者们的毅力,《人世间》出版时间长,现存量大,且内容文学专业性强,参与过文学史中重要问题的讨论,因此该刊对于研究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学以及抗战时期上海文学出版物的艰难发展等提供参考资料。《人世间》内容根据其出版地的变更分为两个版本。两个时期的上海版《人世间》内容综合感较强,栏目不专门设置,其内容包括短评、创作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也设立“读者信箱”栏目促进编读沟通。桂林版《人世间》中文学作品占据较大篇幅,是文艺月刊,代表作黄绳著《诗歌风景线其四五》[11]、老舍著《论友谊》[12]。
民国时期上海左翼文学期刊办刊经历繁荣稳定的黄金十年,以及抗战时期。相关刊物刊载文学作品,传播自由主义思想,激发普通民众对改进文学与改变生活态度的热情。相关刊物以左翼文学家们为主要的责任人,刊物中出现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朱自清、沈从文、鲁迅等,刊物是他们时代声音的见证,包括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理念,以及抗战文学转型的路口,他们的思想与活动表现。人们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文学作品浸透文学家们的生活,也反映大时代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上海文学期刊中诞生出许多优秀、伟大的经典文学,迄今为止仍然是研究近代上海左翼文学联盟以及上海文学发展、上海文学出版行业、期刊嬗变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艺术类期刊是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它与艺术发展相辅相成。民国时期曲艺、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创立期刊的形式,进一步推广艺术文化的发展,丰富大众的休闲娱乐生活。相关期刊所设立的栏目与内容,在报刊编辑史以及艺术门类的发展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民国时期上海艺术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对于研究曲艺与电影等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色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
南国社与民国戏剧运动。民国时期曾发起一场戏剧运动,许多优秀的戏剧社团以办刊、筹备演出等多种方式以应援,南国社便是其中一员。它创办《南国月刊》,介绍其社团活动以及戏剧研究论著,是文艺界有影响力的刊物,也是研究南国社发展以及民国戏剧运动的珍贵资料。《南国月刊》1925年5月创刊于上海,月刊,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发行,办刊时间长达5 年,1930 年停刊,停刊原因不详。该刊主要刊登戏剧、论文、小说与通信。刊物记录了南国社从成立到发展过程中所有的波折与成就,通过剧目介绍、舞台剧照以及剧团成员的日记等形式呈现。在刊物主编田汉的引导下,该刊登载南国社成员以及戏剧界人士关于戏剧表演与国内戏剧市场问题的看法,代表作有《莎士比亚剧演出之变迁》[13]。艺术家们认为国内戏剧发展面临瓶颈,呼吁戏剧界成员的共同努力。该刊设立“通信”栏,有意思的是栏目中对话的不仅是编读双方,还有读者或艺术家们给戏剧角色的话,如《给一个“茶花女”的信》,便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隔空精神交流[14]。南国社及其《南社月刊》对戏剧运动有所贡献,也反映时代中戏剧表演艺术家们的探索。
上海同乐艺声电台与上海曲艺。广播电台是近代上海的新型传播媒介,“空中电波”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同乐艺声集》记录了20 世纪20-30 年代同乐广播电台播出情况,由于播出内容与江浙曲艺有关,该刊成为研究民国上海广播、江浙曲艺以及上海民众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参考资料。《同乐艺声集》于1936 年在上海创刊,刊期不详,上海同乐广播电台兼管出版发行工作,终刊信息不明。刊物卷首与卷尾刊载商业广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肥皂、洋酒等生活用品与该电台节目广告,透露刊物的商业气息与商业价值。该刊栏目众多,包括有四明宣卷、弹词开篇、苏滩、四明南词、独幕剧、苏州文书等等,内容集中于文艺娱乐作品,为读者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江南曲艺,如《弹词开篇:新来燕》[15]。该刊除了介绍广告与曲艺的脚本,对广播节目当中的滑稽逗趣的片段也予以摘录,增添了刊物的休闲娱乐性质。在《同乐艺声集》中刊载该电台播音员的照片、基本履历以及他们对听众的话,相关内容记录了播音员这一新型职业,为研究社会变迁下的播音员行业群体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文艺”一栏,刊载听众对该播音电台的留言和意见,反映当时听广播作为上海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市民对艺术生活的追求与信息反馈。
上海曲艺、影视资讯与艺人生活。近代上海文化市场繁荣,便利的交通与发达的人文环境,使得上海的艺术舞台格外夺目。《申曲剧讯》刊登了大量上海曲艺市场的资讯和艺术明星的日常生活,是研究近代上海曲艺、戏剧与电影等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申曲剧讯》1940年8月创刊于上海,周刊,申曲剧讯社出版发行,停刊时间与原因不详。该刊在版式设计上仿照上海小报的设计样式,两页夹缝中印有该期的报刊主创海报、刊物征稿启事,以及图文并茂的商业广告,彰显期刊的商业性。刊物每版底部也设有广告宣传新剧目。该刊固定特设的栏目有“噱头新闻”,登载新闻通讯,篇幅较短(约百字),报道演员艺术工作日程与日常生活,该刊经常派出记者对明星进行采访,代表性文章有《访申曲界黑眼圈美人儿:戴雪琴在恒茂里》[16]《戴美丽不谈婚事》[17]等。该刊与一般专业性强的艺术刊物有所不同,属于娱乐类,为读者还原艺人仅是拥有艺术技能的普通人。该刊以曝光明星日程与日常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休闲类目报刊性质一致。其中,该刊对艺人行踪的过度曝光曾经引起文化界的反感,由该刊引起的社会事件曾一度沸沸扬扬,以该事件为中心的研究,可以剖析民国时期大众媒介、报刊读者以及文化艺人之间的社会纠纷与利益纠纷。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与电影评论。近代上海许多电影公司除了拍摄发行电影,还创办电影刊物,它们为中国电影增添华彩,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的研究资料,《儿孙福》便是其中之一。该刊1926年于上海创刊,不定刊期,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出版发行,以刊登电影评论以及电影剧照为主,取名“儿孙福”缘于《儿孙福》是该公司制作的电影。该刊尤以《儿孙福》特刊而言,有电影剧照以及演员等主创关于电影的评议与感想,对该公司其他电影也有简短的介绍和评论,有趣的是该刊的商业广告设计也紧紧围绕《儿孙福》,既宣传产品也符合刊物主旨。该刊中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字和铜版画两部分,“文字”部分主要刊登电影介绍和评论文章,一方面,该刊刊登了电影主创对影片的感想与拍摄花絮介绍。另一方面该刊也刊登了周瘦鹃等文学家、评论家从宏观角度对电影行业发展的评论,如《美国大总统与电影剧》[18]。至于他们对《儿孙福》电影的影评,尽可能选择一些中肯的意见,但是褒奖的溢美之词还是占据较大的篇章,符合刊物宣传电影、鼓励电影消费的刊物宗旨。“铜版画”中的内容以电影中的演员剧照为主,在剧照的旁边详细介绍剧目信息,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铜版画”也是该刊物的特色之一,为电影艺术以及刊物美学设计等问题均提供了海量的图片参考。
东亚电影圈与中日电影交流。抗战时期敌伪曾出版电影娱乐刊物,记录了特殊时期的上海电影业的发展。《东亚影坛》宣传日本电影,并对中国本土电影也有所介绍。该刊对于中日电影史、东亚电影圈以及抗战时期中国电影文化提供宝贵的一手材料。《东亚影坛》于1942年9月在上海创办,月刊,东亚影坛社负责编辑发行,停刊情况不详。其宣传标语在于电影文化交流与政治交流应处于同等地位,因此促进东亚电影文化交流刻不容缓[19]。刊物在“大东亚共同圈”的指导思想下创办,其宗旨为提倡“东亚电影”,促进东亚民族艺术交流与文化融合。该刊中的内容主要刊登电影理论、电影剧本、电影故事等等。该刊大篇幅介绍日本电影情况,向读者征求电影意见,凡是针对电影内容的评价与议论均乐于征收,并请专家为影评定等级,对非凡见地者付出奖励,如《全中日电影界总动员》[20]。该刊不同于一般民国上海的电影期刊,是日本侵华时代下的文化产物,展现别样的时代特征,电影文化此时不再作为单纯的艺术欣赏,是具有政治目的的演出和制作,该刊反映敌伪时期上海的电影文化。
近代上海是工业文明处于领先位置,也有艺术新形式生存的土壤。五方杂处的人员结构与开放的城市心态,造就了近代上海繁荣的艺术文化。作为艺术活动的延伸媒介,民国时期每一份艺术类期刊都是上海曲艺、广播与电影的历史资料。它的资料价值在于考察民国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如何生存与发展,它们如何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娱乐生活等问题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相关资料可供研究者挖掘的价值还很多。民国时期的艺术期刊作为传播的载体,从内容与形式上丰富了近代上海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也推动了大众文化事业。上述刊物有专业的艺术介绍与评论,也有迎合读者刊载文娱工作者的生活,相关刊物在专业性、娱乐性与商业性之间,有着难以分辨的微妙关系。民国时期艺术类期刊展现了近代上海广播电台、曲艺、影视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对于研究近代上海艺术文化与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本文介绍的期刊是民国时期上海文艺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以下几个特质:地域集中于上海;类型方面以左联文学、戏剧文学、曲艺文学以及电影文学等居多;出版发行时间各异,有的出版一期,有的出版持续时间长达五年,一般期刊出版时间以两年居多,因为资金与时局等原因停刊,但每刊消息全面,版面信息丰富。
作为近代上海文艺的载体,民国时期上海文学艺术期刊保存了左联文学团体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实践,而艺术类期刊更是民国上海多种艺术形式的原始资料。许多以地方曲艺为主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流行于现当代社会,囿于当时传播条件有限以及传统艺术传承断层,传统曲艺无法还原。对艺术历史一探究竟,除了博物馆的实物保存或实物模拟还原,那些记录着民国艺术发展的期刊报纸便成为我们找寻艺术历史记忆的珍贵线索。民国时期上海文艺期刊记录着左联文学团体对白话文的推广,刊载着江南曲艺绵软的调式与传统艺人颠沛流离的人生,还有那曾引领全国时尚的上海老电影,林林总总,它们是追寻近代上海文艺史发展必须找回的原点。
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是新史料,而对于民国时期上海文艺事业的研究有相当的必要借助新理论与新方法。基于期刊报纸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文艺事业也是城市文化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近代上海是中西文化的大熔炉,可以借助传播学的视角对民国时期上海文艺期刊的史料价值进行二度开发。左翼文学的成员们部分有留学背景,又如电影、戏剧工作者们也对海外新资讯有深刻的接触,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对戏剧的解读与国内本土文化的习得者有所不同,他们以海外所学反哺中国文化,新颖的思想浸润透于报刊文章中。我们可以立足于文化传播,甚至是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民国时期上海文艺期刊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民国上海文艺研究增加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