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深
(南通大学团委,江苏南通 226019)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坚持“德育为先”“以生为本”的原则。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公益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正在兴起;其独特的“德育”功能,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在大学生群体常态化开展微公益实践,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实施。
微公益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微媒体发起、实施、参与,强调微爱之心和微小善举,旨在化小爱为大爱、化小善为大善的公益模式。微公益传递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蕴含丰富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其精神内核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立德树人是“立德”与“树人”二词的结合,立什么样的“德”,就会树什么样的“人”。我国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所坚持培育和弘扬的道德内核。从这个角度看,微公益与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存在内在统一性。
微公益是志愿服务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大学生微公益实践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载体。其一,大学生微公益实践内容丰富,既有扶贫济困类的捐献活动,也包含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等类型的公益实践活动。透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宣传的是社会公德,推崇的是大爱情怀,倡导的是奉献精神。其二,大学生微公益实践形式灵活多样,对于参与者的门槛要求较低,在校学生有时间、有精力、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参加微公益实践。参加微公益实践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其三,校园微公益实践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组织活动,在网络上宣传公益思想、奉献精神,全方位、立体化营造和谐大爱的校园德育环境。
“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习惯通过网络获取资讯、了解社会,微公益活动之“微”除了体现公益活动从小处着手之外,也体现出微公益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大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参加微公益实践,量力而行奉献自己的爱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及拓展,微公益实践是大学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统一,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个体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微公益实践,可以让立德树人系统工程所立之“德”生动活泼起来,所树之“人”朝气蓬勃起来。
首先,大学生微公益实践需由牵头部门发起项目并统筹实施。与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微公益实践虽然形式灵活、操作便捷、参与门槛低,但同时也缺失了明确的组织领导体系、健全的管理体系、有力的保障体系和监督反馈体系,相应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挂钩的效果也就有所减弱。而“立德树人”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及组织实施。其次,大学生参加微公益实践要有强有力的过程管理。目前,大学生参加微公益实践多为自发的、零散的、随机的,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应付学校考核才参加活动,动机多样性,让参加微公益实践失去应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义。
受制于经济条件、活动范围、社会经验等因素,大学生开展的微公益实践形式还较为单一,多以捐款捐物、垃圾回收、扶助老幼为主,内容还不够丰富,大量的同质化的活动不断重复,很难吸引追求新鲜、追求个性化的大学生的持续关注。目前,大部分微公益实践项目流于表面,为了吸引人气而忽视对本质的追求,大大影响了微公益实践对塑造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效果。微公益实践缺少品牌项目,很难通过品牌效应把大学生凝聚起来。而公益活动品牌的形成,能更好的持续不断的吸引大学生参与,助推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实施。
消减大学生参加微公益实践热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量虚假信息充斥网络。近年来,个别公众事件、公众人物的不良示范给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机制缺乏的情况下,网民更倾向于怀疑信息的真实性。大学生是甄别信息真伪的弱势群体,他们很难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跟从于网上的意见领袖。当大学生奉献出自己并不富裕的资源时,他们更容易担心被骗。久而久之,大学生会因为懒得去甄别信息的真伪而选择不参加微公益活动。网络负能量地泛滥极大地影响了微公益实践在立德树人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大学生微公益实践亟需建设专门的有公信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及完善信息监管机制。
在“大思政”格局下,立德树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只有紧扣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微公益实践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高校党委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其一,强化组织领导。将公益思想融入学校德育实践,统筹管理,形成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第二课堂实践强化,其他部门协同支持的联动机制。其二,规范过程管理,明确微公益实践的组织、实施、管理部门,保障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的权益。其三,争取社会资源。积极与企业、公益组织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大学生与微公益实践优质项目之间的对接,最大化的利用公益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也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在高校校园内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符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当公益精神、奉献精神成为大学生流动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他们参加微公益实践会有更纯粹的动机和更持久的热情。一方面,高校应整合媒体资源,利用网络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利用标语、海报、文创产品等具有冲击力的媒介,在宿舍区、教学区大面积的集中宣传。另外,还可以征集体现志愿服务精神的歌曲、诗歌、剧作等,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微公益实践常态化开展,需要专业的微公益运营平台进行支撑。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或者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开设专门的功能,进行微公益活动的日常发布、宣传、组织、实施及效果反馈。利用平台凝聚大学生志愿者,扩大微公益活动影响力。其一,依托专业平台,高校可以对微公益实践进行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提高微公益活动的质量,创新微公益活动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扩大微公益实践的影响力。其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微公益实践管理团队,成为微公益活动平台的管理者、使用者、营运者及分享者。通过自媒体分享他们关注的微公益事件、宣传微公益理念、分享微公益体验。其三,加深与校外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校内微公益平台与校外微公益组织对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寻求新突破。
微公益实践常态化,需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监管体系和完备的保障体系。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微公益实践时,应充分发挥既有的媒体优势为志愿者提供最真实有效的信息,同时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对虚假信息进行甄别过滤,最大程度的保护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实践的热情,净化、优化立德树人大环境。第一,制定严格的微公益信息发布审批程序。对活动发起组织、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进行确认,对每一条微公益信息责任,落实到人。第二,利用大数据,分析筛选适合大学生的微公益项目,个性化向大学生推荐微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热情。第三,完善信息追踪反馈机制。透明公开微公益活动中捐款捐物的去向,对评论区的留言或质询及时回应,并给予正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