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在燕赵文化“走出去”中创新性实践与传播的作用
——以燕京理工学院校为例

2020-02-10 19:39陈仲利贾艳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燕赵走出去戏剧

张 帆 陈仲利 徐 鑫 贾艳春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随着全球政经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竞争与交流也日趋频繁;要在严峻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一个国家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文化软实力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内对外吸引力与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是民众自由选择的结果。同时,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保持其自身独特性与创新的基础。文化“走出去”战略既是提升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展示我国文化自信心,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及自身价值与肩负新时期全球责任的战略要求。

近几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开拓了很多新局面;但正如陈丽媛等人指出的那样,我们也不能忽略区域文化传播对国家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燕赵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河北省内各高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基础上如何发挥各自所长,推动燕赵文化“走出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河北省内应用型高校也应抓住契机并利用自身优势在燕赵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特别是文化创新实践与传播中,协同发展。

一、因“校”制宜,开设多种实践专业与特色课程

拉斯韦尔在其著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曾指出,传播具有“守望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以回应环境以及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之功能。”①将社会遗产进行创新与传播,并利用其帮助青年一代形成积极健康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教育部官网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底,我国有高等院校二千九百多所,河北省有128 所,其中应用型高校23 所以上。但从目前来看,有关研究与创新实践仍需完善。在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将检索条件中的“来源类别”选定为“核心期刊”,内容检索项为“主题”,检索词为"燕赵文化",共有相关论文580 篇;如将检索词设置为“燕赵文化”与“高校”并列,论文检索结果为53 篇;如将检索词设置为“燕赵文化”与“走出去”并列,只有1 篇核心论文;将“燕赵文化”与“应用型高校”或“创新型实践”并列,检索结果为0。由此可见,河北省内应用型高校在促进燕赵文化“走出去”以及创新实践方面仍需更多努力。

在河北省内高校中宣传燕赵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师生们不仅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更对此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共鸣;这就为燕赵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奠定了感性基础。不仅如此,燕赵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具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其传播内容和形态可多样化。但目前,燕赵文化的相关研究还是以研究型高校为主导,2006 年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了燕赵文化研究中心;2018 年河北大学文学院建设了“燕赵文化学科群”;出版了一系列以“燕赵文化”为中心的丛书,如,《燕赵美术史》、《文化视野中的晚清燕赵》及相关研究论文等,奠定了推动燕赵文化“走出去”的理论和学科基础;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在面向留学生开设的《旅游汉语》中将燕赵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培养了部分对燕赵文化感兴趣的海外人群;但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与创新仍需更多元的力量和更多的形式。这其中具备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同时兼具其他学科的如燕京理工学院等民办应用型院校,也可成为推动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助力器。该校开设的英美戏剧课程,将欧美戏剧与燕赵文化的多种艺术形态进行结合与演绎,以英语戏剧表演为核心,燕赵文化为特色,通过双语视频、公众号、校园国际化交流演出等多种形式实践创新和传播燕赵文化,使得燕赵文化的声音、图片、影像、文字等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了一种更丰富的可能性,形成了有助于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协同效应。

此外,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用型高校也应避免传统学科本位的本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在“走出去”战略方针指导下,合理设置相关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以适应大环境与新现象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燕赵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在很多河北特色文化形态中得到展现,比如,慷慨悲壮的河北梆子、深厚历史底蕴的邯郸成语文化、勇敢豪迈的沧州武术、独具民俗民风特色的吴桥杂技和唐山皮影等;从这些在燕赵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可以以直观且非意识形态的展览形式吸引海外观众的关注与兴趣;避免了对文化的误解与误读;成为实施燕赵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有效切入点;这使得专业有序高效的会展行业就显得格外重要。郭周明曾指出,会展行业产业链条长、上下游行业带动能力强,②能产生较强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影响面广,且与如交通、物流、产品设计、室内装置与设计等相关行业联系密切;而这些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正是具有特色性、对市场需求有高度灵敏性的应用型高校所擅长的,如,河北省应用型高校燕京理工学院就开设了英语、绘本艺术设计、品牌传播与设计、新媒介设计、全媒体传播、新媒体影像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此外,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多数地方文化产品与艺术形态的宣传与推广仍由原官方的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承担,在市场化过程中多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和精神价值,造成对产业属性和经济推广价值的忽略。企业虽对市场开拓和运营管理较为熟稔,却容易忽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而应用型高校因其具有与产业发展相关度较高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师资与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成为二者连接沟通的桥梁,在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创新实践与传播中发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因“生”制宜,开展多种创新内容与传播形式

国内学者刘立、何克勇认为在"文化走出去"中,高校因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历来是文化继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因此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也是文化创新与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燕赵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应用型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且在沟通、营销、动手实践环节与创意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学习主动性、审美辨别力以及分析与辩证性思维等方面仍有待完善;而燕赵文化所倡导的慷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精神,可以很好地成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基础。

在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创新实践与传播中,应用型高校教师们应充分意识到学生们及其学习特点,加以合理引导与鼓励,因材施教。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活动早期,包含了对语言的理解与赏析、吟诵、舞蹈、绘画、雕塑及舞台工具的制作等,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应用型高校中,开设英美戏剧课程,具有提升学生们学习兴趣与动机、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创新、培养学生们实践英语口语、翻译、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表达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在燕京理工学院的英美戏剧课程中,教师以燕赵文化作为培养学生们实践与创新的基础,鼓励对欧美戏剧进行大胆创新实践。如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被改编成《燕赵好人》,极具燕赵文化特色的白沟泥塑、张家口蔚县剪纸、唐山皮影等被呈现在英美戏剧课堂的舞台上以及视频记录中;莎士比亚的《驯悍记》被设定了在古代的河北乡绅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音乐,被替换成极具燕赵文化特色的河北梆子和河北乱弹曲调,用以作为戏剧中主要角色的上下场配乐和渲染强化情感成分浓郁的场景配乐。如,追逐、打斗、逃跑、及求爱等场景③,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们将自己演出的戏剧视频片段、演出心得与创作感悟配上双语图文上传至多个视频和社交平台中,成为对他们学习与实践成果的一种鼓励与创新型评价。此外,燕京理工学院的外语文化月,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也能够看到以戏剧的形式弘扬燕赵文化的身影,为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与形式做了一种创新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与收获。

丰富的燕赵文化资源是河北省振兴的坚实基础。在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机遇下,河北省应用型高校应运用创新的方法与手段去实践和传播燕赵文化,这既是历史的使命,也体现着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地方实际、校园实际、学生实际的办学原则;为燕赵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 释:

①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37.

②郭周明.国际分工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14:116.

③王群英.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音乐简论[J].四川戏剧,2006:(25).

猜你喜欢
燕赵走出去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慷慨悲歌话燕赵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