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将创业发展战略作为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工作,主要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来促进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其目的就是不仅仅鼓励精英创业,还鼓励草根创业,通过创新来创造出更多的新兴行业,不仅仅提高我国人才的创新意识,更是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及新兴行业的发展,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闻反映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经济增速的下降率也越来越明显。要改变这种形势,就必须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添加新动力,大力推进创业的新生力量和活力。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一经落地,就能够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市场对于各项产品的要求都是高质量、高使用效能、高技术含量。这种情况要求国内市场需要扩大内需,推动创新发展,并且激发国内市场需求迫在眉睫,如何去扩大内需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打造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引擎,激发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实现创新发展的要求,保证国内产品份额在国际市场上的稳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是将创业以及创新与人与企业紧密的结合。社会经济近些年在不断地转变,由最初的“个体户”创业到“网络精英”,再到现在的创新创业改革。在当前这个形势,提出这个改革就是倡导创新以及创业的精神,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民众都参与到创业中,可以有许多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国家为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平台,也提出了许多有关创业和创新的政策来鼓励全民创业,同时这些创业形势会大大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并且增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随着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进行创业,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这些事情引起话多人的议论。但是总体来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大学生都缺乏工作经验、管理经验以及营运策划方面的能力。同时许多大学生因为没有资金支持,缺乏创业的“第一桶金”,导致大学生创业面临着重重困难。教育部曾经也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调查,发现在我国每年近700 万的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占有75%左右,但是真正能够成功实现梦想的仅仅只占2%,大部分大学生在创业工作中表现出意识较差,甚至一些大学生甚至都没有强烈的创业意愿了。
在整体社会形势和市场导向下,高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中都比较偏向于学习内容,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可持续性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技巧有余而后劲不足,适应有余却创新不足。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教学的投入上就能看出,目前较大一部分创业教育师资都是由教育部门或行政部门实施的,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也都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教学力度不够,所以在教学当中的效果也并不明显,也有一些高校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来授课,这种方式的确可以为学生传授一些创业方面的经验,但是大多只能是采取讲座的方式来传授,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将教学真正地落实到细节,所以也难以取得有益的成绩。这种情况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校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支持到创业教育中,反而是将投资转向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效益的其它项目上。
目前在许多高校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就是因为从越来越多的角度反映出高校在日常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导致许多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对于许多学生工作缺少独立的思考,更是缺乏创新创业的知识,这也是当前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许多知识和经验都不够,创业风险非常大,所以在创业实践中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目前一些注重学生创业的高校也有制定一些不同的政策,但是因为实际却没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有学校设定了一项对于学生创业前期的项目资金支持,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当中这个资金却往往不足。除了这个问题,学生需要的更多则是经验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持,一些学校成立了相关的技术支持部门,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实质性的作用。
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评估体系仍然是以考试分数来进行区分,这仅仅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记忆力的情况,不能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临近毕业,学生忙于升学或求职对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也只是敷衍了事,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倘若高校仍然只是重视理论教学来培养人才,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新时期的院校在教学中需要完善教学模式,在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时,不能仅仅只是重视理论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而且还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用各种方式将这些理论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并且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整体封闭的环境,是学生的保护伞,学生未进入到社会,就难以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校方更新创业的援助系统,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创业资金的支持,同时要将技术支持部门的工作做好,重视对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并且要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国家政策的认知,让学生对于创业能够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日常教学当中,高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模块化、阶段化、和全程化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各职业的探索与认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等。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毕业生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理解和掌握。学校需要在人才评估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层面的情况,也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成绩,并且需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学习与发展。
校方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实习和学习的岗位,这种机会不仅仅会让学生加强实践,更能让学生能够在企业的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强化校企联合,不仅仅可以实现高校、企业与学生之间互利共赢,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同时对于企业的改革与创新都有促新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机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是鼓励全民进行创业,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各高校对于创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勇于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相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