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2020-02-07 01:29陈淑聪汪斌
设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陈淑聪 汪斌

摘要: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产品开发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操能力,以满足服装企业对现代服装人才的需求。分解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为子项目并融入到服装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企业产品开发项目。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实践动手能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合服装专业高校普遍采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作室项目 实践教学 服装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12-0106-03

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高校与科研、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1]。中国服装行业是公认的龙头产业,尽管近几年我国服装人才增速较快,但真正能够快速适应服装企业要求的人才相对较少,且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还未真正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设计师和服装品牌亦寥寥无几。服装设计专业当务之急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要对我国高等服装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服装教育需要站在企业和行业的前沿。本文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从服装设计课程性质出发,剖析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一系列优势,深入探讨了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模式下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实施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服装设计课程性质及其教学现状

(—)服装设计课程性质

服装设计是一门结合艺术与工程技术且注重人与衣的关系的专业核心课程[2]。该课程从设计基本理论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形式美原理于服装造型、色彩、面料等设计之中,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构思能力,并能够以视觉传达的形式设计出符合市场流行的各类服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二)服装设计课程现状

理论授课是我国大部分服装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教师假拟课题让学生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设计,学生在设计的时候仅仅考虑产品的创意性,而没有从企业的真正需求出发,其所设计款式大都停留在对款式图以及效果图的手绘表现上,比较关注服装产品的创意表达,而缺乏对服装生产成本及市场流行的认知,因此其所设计的款式往往存在设计元素过多、过杂、制作成本和品牌定位不相符合、工艺难以实现、产品脱离市场流行、脱离目标消费客群的需求等问题,同时,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市场经验所绘制的款式图因为结构不合理而难以转化为实物[3],久而久之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越发匮乏。

其次,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仅仅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图稿给予相应的分数,大多数教师自身往往是高校毕业了后直接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的实践锻炼,因此其评价标准并不能完全代表市场的真正需求,缺少了市场对作品的评价。同时,学生所设计的作品亦没有机会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总之,脱离市场需求的守旧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市场对多样化、独特化、创新化的人才需求。

而欧洲的服装专业的院校则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尤其是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在其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二、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到服装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工作项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对市场的驾驭能力

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指利用学校与企业实际合作的校企合作横向课题,从企业的产品开发模式以及运营模式出发,在项目负责人(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组合团队,通常是2人或3人较为合适,以课程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企业项目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能力,同时有效提升教师的各项职业技能。

教师根据企业项目的开发要求,结合品牌风格特征,结合服装设计课程性质把企业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学生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流行信息;根据流行信息进行主题趋势的预测、项目主题趋势的构思;然后根据企业品牌风格特征、目标消费者需求、产品定位等进行产品开发;最后进行制版、样衣的制作、修改样板等过程。通过对企业项目的实践开发学习,让学生在设计新款式的过程中熟知和了解企业产品设计开发规则、生产过程产品参数、工艺和结构对服装款式的影响等,使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技能的训练,熟悉服装市场和流行信息,并能够把流行元素融入到当季的产品设计开发中,从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工作经验。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学生可以提前熟悉必要的企业产品开发技能,了解产品的流行性特征是其实现交换的前提,改变以往脱离市场的盲目性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可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衔接

“校企合作工作室”融入课堂教学后,利用了企业资源和师资优势,因此,相较于传统教学其教育思想更为开放、教学方式更为先进,是提高服装设计学生专业技能的突破口,因为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企业产品开发模式,因此毕业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能够和企业的岗位进行无缝对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产品开发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课程作业接触到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可以提前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产品设计、开发、操作模式、提前熟悉服装市场,从而获得一定服装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素养,为毕业后的快速融入企业相关技术岗位打下必要的前提基础。

因为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学生与企业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学生提前建立了专业自信心,并能够在择业时更加明确自身优势,改变了以往盲目择业的情况。同时,企业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和挑选适合其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学校提前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生产程序引入课堂。

(三)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利于传统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高校服装专业教师自身往往也缺乏企业的实践锻炼,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然而通过工作室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了解行业最新流行信息和行业动态,同时,需要非常熟悉企业品牌风格特征以及运营操作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在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了解企业需求、品牌风格定位、价格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等关键信息,切实地体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产品开发。教师只有通过提升自己社会实践能力,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并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岗位资格考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三、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模式下服装设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从课程性质出发分解工作室设计项目为若干个子项目

根据服装设计课程性质和授课目标分解工作室项目为若干个子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革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组织、作业形式、评价方式等,形成与企业项目开发相适应的教学模式[4]。学生的课程作业是完成企业的实战项目,根据企业项目的开发要求和品牌风格特征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向企业提供能够投产(比例正确、工艺清晰、结构明确)的设计款式图,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避免了以往“想当然”的设计,以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并通过企业投产转化为商品,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教师依据企业真实产品开发工作流程组织教学过程,将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根据课程性质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分解,具体可以分解为服装品牌市场调研(此部分了解品牌流行信息,包括款式流行细节,色彩流行等)、根据品牌需求进行主题趋势的预测、根据品牌定位以及目标消费者出发进行设计定位、在产品架构的指导下进行产品开发、版型设计、制作样衣及陈列展示七个项目(图1),将服装行业对于服装人才的职业素养需求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在完成企业产学研产品开发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服装设计课程授课计划和目标。教师可以根据企业项目需求给学生布置一个符合服装市场流行的主题,如:梦想、复古、甜美、沙滩等,学生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美学原理,通过组合不同的材料、色彩、款式来表达设计想法,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评价开启头脑风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间的交流有助于开拓设计思路,激发竞争意识。

传统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讲授理论基础知识为主,且学校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导致了学生不能掌握瞬息万变的服装流行信息,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流行度至关重要,倘若無法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那么就难以设计出符合市场流行的产品。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就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市场流行信息的把握,除了必要的实地市场调研之外,我校校企合作工作室购买了POP服装趋势网相关咨询,成为该网站的企业VIP,该网站有较多的品类服装细分可以满足企业产品开发设计需求。在产品开发之前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浏览时尚资讯,真正做到基于市场需求出发、提取符合市场需求的流行设计元素用于企业产品开发,并结合企业品牌风格特征展开设计,而非之前脱离市场需求的纸上谈兵。有针对性地融市场流行信息于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通过一次次企业项目的检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它拉近了企业岗位与学习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全面地参与到企业产品开发实践中,不断地提升产品开发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融市场理念于服装设计课程作业中,培养应用型、商业型人才

校企合作工作室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在考核师生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所设计产品是否能够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过于注重作品艺术性而忽略产品市场性的问题,适当弱化服装效果图的艺术形式,以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的实用性为目的。这对任课老师来说亦是一个挑战,任课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很强的市场敏锐感,这就需要教师除了完成学院的各项教学任务外还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升其自身的市场驾把控能力。高校亦可以在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进入课堂,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高校教师市场经验的不足。

同时,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因为服装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所开发的产品最终被顾客认可并购买。学生除了参与到企业产品开发以外,还可以参与到生产和经营中去,为他们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和品牌策划、终端销售等服务。学生的课程作业需要接受企业导师的评判和指导,企业导师融入市场意识的先进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模式同时提升了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科研的发展,从而打破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摆脱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弊端[5]。

(三)根据学生能力选择相应的项目,实现因材施教

同时,在教学中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辅导学生从基础项目做起,难度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合适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在工作室项目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出发选择合适的产品开发项目,难度过高的产品开发项目可能没办法在授课环节顺利完成,以至课程结束后学生所设计作品难以达到企业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对校企长期合作模式产生负面影响;过于简单的项目则不能够很好地达到课程教学效果,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因此,合适的项目以及因材施教是工作室项目在高校长期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以“双导师制”形式组织服装设计教学项目

“双导师制”指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企业导师必须具备五年工作经验以上的技术管理骨干为主[6];校内导师通过负责课程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部分内容,校外导师可以通过实地授课或以网络通讯方式进行,指导学生设计实践作品的市场转换、样板等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企业导师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有效弥补了校内课程老师市场实践经验的不足。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符合企业产品开发环节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规避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无厘头”设计,要求学生所设计的款式必须符合市场流行,且可以转化为产品实物。优化组合双导师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下所指导出的学生有着更加全面的市场认知和实践操作应用技能,可与企业相关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服装行业的认知直接影响授课效果,教师自身若不了解企业产品开发的真正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比较盲目,也难以指导学生课程作业。学生在走出校门,进入公司后不能有效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专业自信,同时企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产生负面评价。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到课堂中后,改变传统服装设计“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导师合作完成课程授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市场把控能力和设计水平。

(五)建立多维的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以团队形式答辩汇报课程项目,汇报设计构思过程、如何开展等问题,教师和企业导师以及同学给与中肯、客观的评价,可在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不同环节课程作业,从市场调研是否符合企业开发目的、产品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深化过程是否符合品牌风格特征、成衣制作是否精良、后期陈列宣传是否到位等,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核。学生根据导师以及同学意见修改、优化设计作品,并选择优秀作品按企业号型规格进行打板制作,最后进行公开的、以动态或静态陈列展示。邀请企业导师对学生最后作业进行指导和评判,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完成的项目情况有比较清晰的、全面的认知,而且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企业可以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改良投产,最后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如图2,所有泳衣作品是我校学生为企业开发的泳衣款式,已经被企业采纳投产,获得企业好评。

四、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服装设计课程的有效实施路径

校企合作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校企合作中没有明确的第三方协调组织机构,校企双方会出现以下问题:如校企双方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或者出现合作的方式与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许多企业对校企合作存在期待过高,项目脱离學校学生实际能力范围;而有些企业态度不够积极,不能够有效地和学校沟通,此类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和企业需要以协议形式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联盟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与合作期限。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只有在实现双赢的前提条件下才有可能长期进行,也只有在长期稳定的合作环境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本科服装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课程设计所开发的产品能够借助企业的力量做到及时的检验与修正,企业借助高校每年的新鲜血液为其提供产品研发,并可以提前择优选择和培养人才。这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所发挥的创新能力,是高校和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对于企业来说,高校源源不断的、年轻富有活力的创意思维是其企业员工所不具备的。

结语

由于形成了较好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我校服装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率近5年来一直保持在100%,并且毕业生有较高起薪和就业对口率。就业相关度高达89.8%,用人单位满意度也较之前提高了15%。总之,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课程作业的形式接触企业研发项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素样、市场驾驭能力、商业意识得到大大提高,从而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改变以往盲目择业、就业的情况。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所培养的人才势必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高校通过推行校企合作工作室合作模式可以获得一定科研经费的支持,这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YJA760005)。2018年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课堂教改项目:基于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叶洁、郭友南做实校企对接,聚焦设计能力——高校服装设计能力地域化研究[J].设计2020 (3). 120-122

[2]潘瑶.低碳经济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1 (1):68-69

[3]段婷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模式”为基点[J].职教论坛2013(23):35-36

[4]郭友南.服装设计教育中设计能力评判标准的构建[J].设计20200):115-117

[5]刘胜利、彭赟乐.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产学研”模式的探讨[J].美术大观2007(6):134-135

[6]李秋梅、赖晓玲.服装设计思维构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思考[J].设计2019(5):130-131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