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与破解路径

2020-02-07 12:25向延平陈友莲
武陵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收益效应

向延平,陈友莲

(1.湖南女子学院 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004)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诸多并行且累积的变量因素间双向互相影响、互相强化的关系[1]。该理论源于凡勃伦(Veblen)第一次提出的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概念,他考察了经济、非经济因素(即私有制、有闲阶级制度)之间双向互动的因果关系[2];杨阿林(Young Allyn)于 1928年考察了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经济因素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3],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最后由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44年首次提出[4],以后经卡尔多[5]100-139、迪克逊等[5]143诸多学者发展继承。该理论描述了在动态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社会、文化、经济、生态、技术、教育等变量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我们假设社会经济系统中变量A的变化会导致变量B也发生变化,变量B的变化反过来又强化或削弱了变量A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沿着最初变量变化轨迹强化发展或弱化发展,从而呈现出循环累积发展趋势。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的作用一般表现在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和不平衡。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发达地区不断积累有利自己的发展因素和优势资源,落后地区则不断积累不利自己发展的因素和劣势资源,最终呈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同时并存的“地理二元经济”空间结构布局,即“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两极分化的非正常态势。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理论认为必须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调节或限制发达和落后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寻求区域均衡发展。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解决农村教育贫困[6],要制定教育扶贫的政策,开展教育扶贫和教育精准扶贫[7],消除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8]状况。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东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教育贫困现象尤为突出,“寒门难出贵子”,教育扶贫形势严峻,亟需政府部门进行教育扶贫特别是教育精准扶贫破解农村和落后地区教育贫困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实现农村和落后地区“脱真贫”和“真脱贫”,推动农村和落后地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一、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

包括文化、经济、社会、生态、技术、教育等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非常态化或趋于均衡状态,这些变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常常表现出循环累积的动态变化趋势。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调了循环累积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重要环节: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初始变化状态A,第二个重要环节是B、C、D……系列的传导变化状态和产生“次级强化”变化,第三个重要环节是上升或下降的累积变化状态A+或A-,其中A+表示既具有初始变化状态A的发展特征,又具有上升累积变化状态,A-则表示既具有初始变化状态A的发展特征,又具有下降的累积变化状态,最后形成“A→B→C→D→……→A+”或“A→B→C→D→……→A-”或“A→B→C→D→……→A”等三种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状态,其中“A→B→C→D→……→A”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发生概率微乎其微,本文不做重点讨论和研究。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诸多变量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A+或下降A-或A等三种循环变化的可能形式。例如,贫困人口收益(A)递增会导致教育投资(B)增加,教育投资(B)增加使得受教育人口(C)增多,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人口素质(D),人口素质(D)的改善会提高劳动生产率(E),劳动生产率(E)的提高又可增加贫困人口收益(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从贫困人口初始收益(A)增加传递到他们收入的再次增加(A+)则完成一个循环累积闭环,各变量变化在循环过程中呈现上升累积因果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教育贫困改善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同理,若从贫困人口初始收益(A)递减传递到他们收益的(A-),则循环过程导致其收益具有下降循环累积因果特征,我们称之为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若从贫困人口初始收益(A)传递到他们原来收益的A,则循环过程导致其收益具有不变循环累积因果特征,我们称之为教育贫困中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一)教育贫困改善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

教育贫困改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可表述为:教育扶贫收益高→教育扶贫投资增多→受教育增多→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收入提高→教育扶贫收益更高→……,见图1。教育贫困改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从教育扶贫收益高又回到另一个教育扶贫收益更高的状态,从一个初始状态提高到另一个更高的状态,每次循环都会使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教育状态逐渐改善,呈现出“A→B→C→D→……→A+”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每一个循环累积在“教育扶贫收益高”处相连接,各变量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强化,好上加好,推动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良性发展,促进教育脱贫,形成教育脱贫的“马太效应”和“滚雪球”效应,教育扶贫收益好的区域更易于教育脱贫,从而摆脱区域贫困,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图1 教育贫困改善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二)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

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机理可表述为:教育扶贫收益低→教育扶贫投资减少→受教育减少→教育水平降低→人口素质降低→劳动能力降低→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收入减少→教育扶贫收益更低→……,见图2。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从教育扶贫收益低又回到一个新的教育扶贫收益低的状态,教育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状态更加恶化,呈现出“A→B→C→D→……→A-”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每次循环累积在“教育扶贫收益低”处相连接,变量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弱化,使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愈加滞缓,长此以往就会陷入教育贫困状态,产生教育贫困“马太效应”和“滚雪球”效应,农村和落后地区教育更加贫困,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更低,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跳出教育贫困陷阱和破解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难以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图2 教育贫困的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二、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传导机制和主要表现

(一)传导机制

缪尔达尔1957年提出的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说明了国民经济发展循环累积因果关系[9],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同样会产生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见图3。回波效应是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含教育资金、优秀教师资源和优质学生资源等)向发达地区流动,形成发达地区教育资源集聚,即“人往高处走”,发达地区更加发达、强者恒强的局面;反之则导致本来教育资源匮乏的落后地区教育资源愈加匮乏,弱者更弱,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和教育发展愈加缓慢,教育贫困愈加显著,贫富差距拉大,呈现“富者恒富,穷者恒穷”的特征。回波效应将导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日趋扩大。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含教育资金、教育师资、优质生源等)向落后地区流动和辐射,即“先富带动后富”,从而促进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的运动状态。

图3 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传导机制

循环累积因果论强调教育发展动力来源于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落后地区存在教育供给不足引起的教育贫困恶性循环,落后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当地居民收入低,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等成为制约落后地区教育供给的瓶颈。教育资金不足就无法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也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资源;落后地区教育供给不足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无法提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当地居民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培训,更不会主动寻找受教育机会,落后地区教育需求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当地居民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最后形成落后地区教育需求不足引起的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状态。

(二)主要表现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的作用使得回波效应的发生常常先于和大于扩散效应,多次循环累积之后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可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阐释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成因。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改善还是恶化关键取决于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孰强孰弱,如图4所示。若Q>Q1时,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造成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若Q<Q1时,回波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造成教育贫困改善良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若Q=Q1时,回波效应等于扩散效应,则形成教育贫困中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我们不作重点讨论。由此可见,破解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只能而且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有效干预,确保回波效应小于扩散效应,促进教育贫困改善的良性循环累积,从而解决落后地区教育贫困和教育脱贫问题,推动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阻断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的发生。

图4 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表现

三、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破解路径

一般来说,破解落后地区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主要依靠内部和外界两种力量,做到内外兼修,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同心同向同时发力,见图5。内部力量主要是依靠落后地区自身的力量和优势资源禀赋,促进落后地区内生增长和内生发展,自力更生,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向教育倾斜,逐步积累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水平。外部力量主要是“存在有效的政治行动时”[10],依靠政府力量和政府干预,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开展教育扶贫,借助政府力量和政策的干预,抑制不利的“回波效应”,充分发挥“扩散效应”的作用,同时结合社会力量,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做到教育扶贫资源精准、教育扶贫对象精准、教育扶贫管理精准和教育扶贫方式精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如教育资金、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等),改善教育设备设施,弱化和破解教育贫困恶性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阻断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教育精准脱贫。

教育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升级版,是破解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不二利器。首先,要精准识别。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确保教育扶贫对象“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漏”,从漫灌到滴灌,做到“扶真贫”,杜绝“扶假贫”。其次,要精准帮扶。精准帮扶贫困学生,保证他们不辍学,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精准扶贫,使教育扶贫对象获得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和精准培训,做到“真扶贫”,杜绝“假扶贫”[11]。再次,要精准管理。建立教育扶贫对象动态准入和退出机制,杜绝扶贫对象不思进取的情况;同时要精准管理教育扶贫资源,确保国家和地区教育扶贫资源,包括教育扶贫资金、教育扶贫设备和教育扶贫设施等好钢用在刀刃上,保障教学资金充足并合理利用,保证优秀教师资源不流失,提高教育精准扶贫效率。最后,要精准脱贫。改善教育生态,促进城乡、发达和落后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脱真贫”和“真脱贫”,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落后地区教育精准脱贫,促进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

图5 教育贫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破解

总之,落后地区常常因陷入教育贫困循环累积效应陷阱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我们应充分利用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深入研究教育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关实践,促进与改善教育生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脱真贫”和“真脱贫”,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层面的精准脱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而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精准脱贫势在必行;而精准脱贫离不开教育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因此,要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还需进一步研究落后地区区域内生发展、解决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等问题。笔者将另文探讨。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收益效应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懒马效应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