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丹
(河南临颍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漯河 462600)
慢性心力衰竭在心脏疾病中属于多发性危重症,心律失常则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1]。如不及时进行医治,不但会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受损,还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2]。因此,在老年患者突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及时控制患者心律失常的情况,将患者的心律调整至正常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予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者不同的治疗,观察其心功能与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探讨适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院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8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4±4.5)岁;Ⅲ级28例,Ⅳ级12例。B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7±4.6)岁;Ⅲ级30例,Ⅳ级10例。研究纳入对象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且签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或有药物禁忌症的患者。
两组患者入院前均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及肝功能检查。A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给予患者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碘酮(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2)治疗,初始剂量为200mg,3次/d;连续服用1周后改为2次/d,服用剂量为200mg。持续服用1周后改为每日200mg,1天1次,连续服用3周。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心室激动总时间(QT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疗效根据NYHA标准判定:(1)无效:心功能无任何改善;(2)有效:心功能达到Ⅰ级,且症状有所缓解;(3)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改善至Ⅰ级以上。心律失常可根据ESVE标准进行判定:(1)显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90%;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80%;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70%;(2)有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50%;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50%;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60%;(3)无效:上述判定标准均未达到。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R、QTc、LVEF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B组治疗后HR指标明显低于A组,QTc、LVEF指标明显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40)HR/minQTc/msLVEF/%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97.6±13.478.6±8.7408.8±22.3438.4±25.836.8±2.542.7±3.7B组96.8±12.666.4±6.1399.7±20.4498.5±30.237.6±2.458.6±8.2t0.287.261.909.571.4611.18P0.780.000.060.000.150.00
B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与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律失常疗效对比[n(%)]
组别n=40心功能疗效心律失常疗效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A组7112233(82.5)6112334(85.0)B组1122739(97.5)1112839(97.5)χ25.003.914P0.030.048
慢性心衰(HF)在心血管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急性危重症,而心律失常作为高发的慢性心衰并发症,若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可引发心功能衰退,引发患者心脏猝死,因此临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抗心律失常,预防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本次研究以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抗心衰联合胺碘酮治疗的B组患者治疗后的HR指标值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的A组,但其治疗后的QTc、LVEF指标、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与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阻断L钙流与β受体,起到抑制心脏钾、钙、钠等离子通道的作用,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肌力反应[4]。另外,胺碘酮与常规的抗心衰药物联合治疗老年HF合并心律失常时,能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神经内分泌激素释放,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率与心功能的效果。因此,抗心衰药物联合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抗心衰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5]。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症状,且治疗安全有效,适合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