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利 强
(长垣县中医医院制剂室 新乡 4534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有相关研究认为,早期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1]。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因素,他汀类药物又是调节血脂的常规药物,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2]。此次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分析适合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8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4例。常规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8±4.2)岁;发病时间1~15h,平均时间(3.6±3.2)h。试验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4.2±4.1)岁;发病时间1~16h,平均时间(3.9±3.2)h。研究纳入对象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且签有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或有恶性肿瘤疾病,存在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
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治疗,每次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天1次;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70008,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次口服10mg瑞舒伐他汀片,每日1次。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ET-1(内皮素-1)、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状况、预后(血管再通、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冠脉血栓发生率)。
两组患者治疗前SOD、cTnI、ET-1、CK-MB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后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CK-MB、ET-1、CK-M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44)时间SODET-1cTnICK-MB常规组治疗前151.4±12.381.3±9.283.5±8.455.6±8.3试验组治疗前152.3±13.982.5±8.883.2±8.656.4±7.8P>0.05>0.05>0.05>0.05常规组治疗后196.4±15.352.7±7.352.7±7.426.8±6.4试验组治疗后227.6±19.539.6±6.433.4±6.318.3±5.3P<0.05<0.05<0.05<0.05
试验组患者冠脉血栓率、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表明试验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对比[n(%)]
组别例数再梗死血管再通冠脉血栓梗死后心绞痛常规组446(13.6)30(68.2)7(15.9)6(13.6)试验组441(2.3)39(88.6)1(2.3)1(2.3)χ23.8806.724.953.880P0.0490.010.030.049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作为发病率较高的危重症,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破裂,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造成心肌组织血氧供应不足,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3]。而急性心肌梗死若不能及时进行救治,还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严重后果,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通常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缩小心肌梗塞范围为主,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患者猝死。
病理学研究表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较多,其中,肥胖、血脂代谢障碍、高血压等会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致使内皮细胞结构、功能受影响,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降脂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治疗机理为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活性与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量,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胆固醇[5]。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肝脏选择性和代谢较好,可有效减轻对肝肾的损伤程度,阿托伐他汀则能有效调节血脂,降低肝脏对血脂的合成[6]。另外,瑞舒伐他汀能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可减轻血管内皮炎性反应,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与预后,适合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