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帅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 南阳 473012)
感染性疾病多因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抗病菌能力低下等因素,而在住院治疗期间受真/细菌、支原体、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微生物侵入机体,引发感染[1]。同时,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可在宿主间传递,若不能及时予以控制干预,则极易引起严重医疗事故[2]。就目前而言,抗生素干预为感染性疾病首选方案,可对感染性疾病起到良好控制效果,但在抗生药物使用中,若不能合理选用适合药物,极易引发不良反应[3],影响预后。因此我院为寻找有效药物,加强感染性疾病控制力度,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特行此研究,现报道如下。
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7例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19.2~67.5岁,平均年龄(41.27±12.36)岁;病程1~16d,平均病程(6.71±2.16)d;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支气管感染19例,皮肤感染2例,尿路感染6例,腹腔感染7例。研究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19.8~66.7岁,平均年龄(42.05±12.89)岁;病程1~15d,平均病程(6.25±2.32)d;下呼吸道感染20例,支气管感染21例,皮肤感染2例,尿路感染7例,腹腔感染4例。本研究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对比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根据其感染类型及临床症状行对症治疗。对照组联合头孢他啶干预,取头孢他啶(开封豫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04)1g,溶于100ml0.9%NaCl注射液,静脉滴注,部分感染严重者可酌情提升药物用量至2g,调整滴速20~40滴/min,每8~12h用药一次,对于>65岁老年患者,药物用量取正常的2/3,每日用量不超过3g。研究组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97)2g,加入100ml0.9%NaCl注射液,供静脉滴注,严重者用量4g/次,20~40滴/min,2次/d;7d/疗程,均用药2疗程。
治疗2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喉水肿、肠胃道不适、皮疹、呼吸道损伤等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但未恢复至正常,感染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白细胞计数未见明显明显降低或出现升高情况,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有效率98.15%(53/5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8%(47/53)(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疗效[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研究组5431(57.41)22(40.74)1(1.85)53(98.15)对照组5326(49.06)21(39.62)6(11.32)45(88.68)χ2-1.4000.0267.2907.290P-0.2370.8720.0070.007
研究组共出现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6/54),相对对照组9.43%(5/53),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n(%)]
组别n喉水肿皮疹肠胃道不适呼吸道损伤发生率研究组541(1.85)2(3.70)2(3.70)1(1.85)6(11.11)对照组531(1.89)2(3.77)1(1.89)1(1.89)5(9.43)χ2-0.001P-0.970
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机体免疫能力低下,更易受细菌感染,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对于接受有创手术治疗患者而言,手术操作将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使其抵抗能力大幅降低[4],加之若术后不能充分做好切口消毒/保护工作,极易引发切口感染,将大大延缓切口愈合速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5]。
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抗生素干预感染疾病,但由于我国对抗生素监管不到位,存在严重抗生素滥用情况,部分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在抗感染治疗中,细菌易异变为耐药菌株,影响抗生素控制效果,若盲目加大药物用量,将引起“二次感染”情况[6],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可干预病菌细胞壁合成过程,抑制细菌繁殖,实现抑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极强,但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效果较差,具有一定应用局限性。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一种复合制剂,在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其中头孢哌酮属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抑制病菌粘肽合成,干预病菌分裂繁殖,起到抑菌作用[7];但头孢哌酮钠易被β-内酰胺酶水解,影响疗效;而舒巴坦钠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8],对其活性有着较强抑制作用,进而降低头孢哌酮水解程度,以保证更好的杀菌作用。本研究中,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干预后,患者抗感染效果明显提升(P<0.05),且除皮疹、肠不适等常见抗生药物不良反应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且可通过患者感染程度合理选择药物用量,其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