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莎
【摘要】《国际商法》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方面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以某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教学为例,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国际商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国际商法》课程建设现状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国际商法》课程建设也逐渐的成熟与完善,并形成了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国际商法》课程以丰富理论知识的内容和提升理论知识的深度为目标,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进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当前《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
(一)课程理论性较强,课时少
《国际商法》是一门理論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关联概念难以理清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难题。由于《国际商法》这门课的课时少,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知识讲解过多、案例分析讲解不够充分、课堂互动性较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较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国际商法》这门课程采用的仍然是教师向学生单向讲授的PPT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也仍然以讲解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具有教学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渠道多样,网络学习资源从信息量到呈现形式的生动性均超出一般意义上的传统课堂教学。如果教师仍然以教材为中心,采取简单的填鸭式教学,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国际商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还需要与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分析国际商贸交往中法律问题及纠纷的能力。但目前《国际商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仅有8个学时,没有达到实践课时的标准,更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二、《国际商法》课程建设的进一步优化措施
(一)采用小班教学
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课时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小组人数偏多,从而存在“搭便车”的行为。为逐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并遏制“搭便车”行为的蔓延,使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翻转课堂带来的效果,应避免大班教学,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
(二)合理安排时间,精选教学内容
《国际商法》课程容量大但课时有限,虽然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但是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学的频次不能太频繁,否则会影响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般而言,一个学期开展2次左右的翻转课堂教学较为合理,每次1~2个课时,这就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而提升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验效果。
(三)完善学院网络建设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将是高校《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还要不断地上传各种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最新知识和理论研究成果,以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广泛搜集资料,独立自主开展地学习。因此,建议完善并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结语
以微课为基础开展的《国际商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而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教师和学生各有任务和分工,但由于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目前《国际商法》课程利用微课开展翻转课堂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和不足之处,只有通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地积累并且完善资料,持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爱明.比较教学方法在“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436-437.
[2]蒋迪.国际商法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促进作用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33):63-64.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