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对老年心梗急诊PCI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2020-02-06 12:40:34何佳轶沙春亚吴珊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关键环节血流住院

何佳轶 沙春亚 吴珊英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可实现心肌再灌注,改善心肌血流供应,从而起到改善病情,提高预后的作用[2]。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是新护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对围术期关键环节实施超前预判及护理干预,从而起到提高手术效果及改善预后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对老年AMI急诊PCI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间实施关键环节超前护理的老年AMI急诊PCI患者4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AMI相关标准,行急诊PCI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心梗病史,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及以上者。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85±5.57)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2例,Ⅱ级18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24例,高血压19例,高脂血症14例。另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间实施常规护理的老年AMI急诊PCI患者40例为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6.18±5.6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20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21例,高血压20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基础性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急诊PCI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宣教、体征监测、穿刺点护理及术后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包括术前物品检查,除供氧设备、微量注射泵、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药物配置等常规物品或仪器检查外,另对起心脏搏器电池、导线以及球囊反搏系统等进行重点检查,已规避手术风险;同时,做好患者术前口服用药确认工作,以改善常规护理中只给药而不关注服药结果的确认环节。②术中关键环节超前护理:由专职护士对患者术中首次造影剂推注及球囊扩张开通血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心律失常情况及TIMI分级等进行详细记录,若发现冠脉内压异常或走低,应即刻实施升压给药或进行补液处置,避免不良事件。③术后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监督术后用药情况并确认,做好术后心理疏导,增加患者康复信心,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以翻身、起坐、吃饭、如厕、洗澡、行走、四肢关节及肌肉群锻炼等训练内容,由易到难开展训练,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康复。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住院时间,PCI术后3天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采用国产BV-520T血流检测仪(深圳市贝斯曼精密仪器公司)检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排量(CO)。②随访3月,观察两组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其中不良情绪采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调查:按照0~3分4级法,从14个问题进行记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按照0~3分4级法从18个条目进行评分。③比较护理前及护理后3月时,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表(GQOLI-74)[4]进行评价,包括心理、躯体、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共4项因子,单项分值范0~100分,评分越高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本研究中住院时间、HR、MAP、CO以及GQOLI-74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3天时血流动力学情况 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时MAP低于对照组,CO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3天时血流动力学比较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情况 单位:分

2.3 两组护理干预前及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心理、躯体、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月,观察组心理、躯体、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及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AMI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冠脉阻塞,血流供应不足,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性坏死,部分患者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而危及其生命安全[5]。PCI是临床治疗AMI首选手段,患者术后冠状动脉可迅速复流,心肌缺血状态得以改善,从而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有研究显示,PCI术中造影剂首次冠脉内推注及球囊扩张完成等关键环节以及心肌血液再灌注时极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6]。因此,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是针对可能出现意外事件而制定的一种主动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发挥临床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对于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超前预防控制,术中出现异常时可及时作出正确应对处理,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起到显著的护理干预效果[7]。本研究根据AMI患者PCI围术期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手术关键环节实施超前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CI术后3天时MAP低于对照组,CO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相较于常规护理,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干预可提高PCI术老年AMI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同程凤丽等[8]相关报道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AMI急诊PCI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关键环节血流住院
妈妈住院了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0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掐准关键环节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2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