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玲
【摘要】随着小学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在小组的带动下获得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此,将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小组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被突出出来,同时通过组内的分工以及交流,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更牢固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总体来看,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适应素质教育和对小学语文提出的要求,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交流不够密切的问题,而且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老师授课,虽然在教学实践中会设置一些环节活跃教学课堂,但仍然不够,学生无法获得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提升,而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从原本老师讲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观参与。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拥有更多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小组内学生会就知识点进行讨论,能够让学生获得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当下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很多学校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一些教师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小组划分模式小组,没有建设学生能力梯队。其实,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应当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基础以及优势的学生存在,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发言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彼此差异性的促进作用下更好地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当下很多小组实际上由于学生水平在同一水平线上,反而影响了合作模式的开展。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上仍然较为欠缺。一些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过于流于表面,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安排小組学习,或者由于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常常跑题,降低了学习效率。第三,关于小组学习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完善。教师在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过于刻板的评价条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种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发挥小组合作在语文课前预习中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学习前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课上即将教学的内容,从而在课上学习中更顺利地承接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尊严》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成人数相等、能力存在梯度的小组,然后向学生提问关于课堂中的内容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在小组中讨论出支持数最多的答案,再进行相关答案的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不同观念的刺激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利于教师在课堂中详细地解读文章。
2.运用多元化手段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而不是刻板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班级体量内进行小组教学,应当注重小组教学的实际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形式中。例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认为最优美的词句,并列举出相似的例子,让学生能够在讨论的氛围中与他人进行思维碰撞,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质量。
3.将小组合作教学运用于课后练习中。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可以不再使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而要更为灵活地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讨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比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提出关于我国铁路的发展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发散性思维探讨,在讨论结果之后,由小组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讨论情况,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升华。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方法来说,效率更高,而且更易被学生接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设合作教学的模式,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进行分组,帮助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个体都能融入到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进而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开展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需要在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小组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力方法。
参考文献:
[1]佚名.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