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始普及,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符。在这样的现状之下,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成了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穿插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等方法来实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促进小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混乱,教学内容不规范,不符合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要求。在学生方面,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尤其是家长方面,只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产生过于肥胖或者过于消瘦的情况。这样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适应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一现象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了正常小学体育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而从教师这一方面看,因为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不强以及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忽视,使得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既不符合新课改下教育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不利于增强小学生运动能力的身体素质。许多教师在教学体育课程前根本不做教案,即使做了,质量也不高,在课上也不能严格地按照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所以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堂不规范等现状的出现。
二、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三者互相影响,也互为基础,缺一不可。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主要是要求小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的體育课程掌握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方法,使小学生基本的跑跳、跨越以及铅球等运动能力达到目标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运动能力,同时身体素质也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普遍标准。健康行为则主要侧重于对小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健康的运动习惯的培养,这一要求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运用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品德则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德育为先,所以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穿插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小学生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建立,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与各项教学活动相结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常识,还能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重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在体育课程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所以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方式之一就是体育教师要加强基础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的培养。这一方法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适当地增加专业的运动知识的讲解示范和训练,规范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通过体育课堂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增强小学生的运动能力。
2.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法的培养实际上是在为小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做铺垫。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对于运动能力的要求处在最基本的阶段,教师更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日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这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规范运动、健康运动提供一个完美的范例,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运动的行为习惯。
3.增加学生的体育德育教育。在新课改以后,德育逐渐成为了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穿插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等品格,帮助完善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达到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立足于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为了完成这些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基础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等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虎.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04.
[2]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2018,(01):72.
[3]施云妹.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读书文摘,201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