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式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效果研究

2020-02-04 19:54王虹黄晶
现代盐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教育社区

王虹 黄晶

摘 要:采用小组工作式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新形式和慢性病干预新途径。将所选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实验组采取小组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估量表(CDSMS)和健康调查简表(SF-12)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行为和生活质量。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都有提高,观察组与干预前得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得分都有提高,观察组与干预前得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可见,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工作方法;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行为;社区;慢性病

基金项目:信阳市科技局2019年第二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57)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重大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1]。慢性病不仅有害个人健康,而且其对劳动力的侵蚀、医疗负担的增加等都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至2018年,全国慢性病确诊人数达3亿,每年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比例的80%[2],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个人、家庭、社会的长期综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防控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和途径[3]。我国社区卫生工作“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基本范畴也彰显出健康教育是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但是传统的健康教育存在计划开展较被动、活动不符合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系统的评估和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和规划性、居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5]。本研究引入小组工作方法,旨在充分借力其他相关学科的优势来弥补传统社区健康教育的不足,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慢性病干预方式。

1 前期基础

本研究属于信阳市软课题研究项目,研究的第一阶段通过对QJ社区慢性病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现状。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需求,确定小组的目标为:(1)协助成员正确认识慢性病,了解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2)帮助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抑制疾病的恶性发展,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将疾病对人的威胁降到最低。(3)提升成员在社区内的融合程度。

2 干预阶段

2.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在QJ社区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慢性病患者共60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的。(2)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者。(3)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愿者。(4)有糖尿病、高血压等非传染性慢性病者。排除标准为:(1)有精神病史或者严重的认知功能、语言障碍者。(2)有严重的躯体功能损害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32~73岁,平均(51.28±12.9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18例,初中26例,高中及以上16例;病程为3~28年,平均(8.84±5.09)年。

按照患者入組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0.92±11.4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6±4.12)年,平均病程为(8.15±4.12)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2.54±10.4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5±4.76)年,平均病程为(9.06±3.09)年。两组的一般社会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即社区现有的慢性病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小组式健康教育。

2.2.1 小组活动安排

每10位患者分为一组,每一组投票选举一位组长;每组配备1名指导医师、1名护理人员作为专业人员;每组配备1名课题组成员和1名辅助人员作为工作者。由此成立小组工作团体。活动时间为2019年9月—2019年11月,每周举办一次小组活动,共计9次。小组活动地点固定在QJ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室。

2.2.2 活动过程

根据卡兰德的小组发展阶段理论,将本次小组活动分成3个主要阶段。小组工作初期,以专业人士主导的讲座、咨询、座谈为主;中期则过渡到以“同伴教育者”为主体,方式有案例示范、家庭支持教育、经验分享等,强调互助和自助,小组工作者扮演组织者、辅助者、激励者、协调者的角色,专业人士主要是问题的解决者;最后以测验、讨论、总结的形式结束。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2.3 小组活动成效评估

2.3.1 过程评估

对小组活动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对组员和工作者表现的评估。对组员的评估即通过对组员的观察,分析其表现及参加活动以来的变化。工作者自评是指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工作者对活动内容和工作技巧进行总结评估,总结每次活动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3.2 结果评估

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估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CDSMS)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Iranian Version of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行为和生活质量。

(1)CDSMS:该量表由王锐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疾病危险因素积累理论和健康生态学模型等理论基础编制,包含认知能力、心理状况、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和治疗依从性5个维度,共49个条目,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越强[6]。

(2)SF-12:该表含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影响、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量表采用百分制评分,获得粗分后,采用标准评分法进行转换,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水平越高[7]。

2.4 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e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2.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过程评估结果

在共计9次的活动中除去5人因病缺席外,其余各组员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初期有部分组员不遵守秩序,在工作者的有意识培养后,小组逐渐步入正轨。随着组员之间关系的深入,小组凝聚力逐渐增强,小组活动进行得愈加顺利。工作者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能及时总结优缺点加以改进,使活动更加丰富有趣。

3.2 结果分析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健康调查简表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預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都有提高,观察组与干预前得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得分都有提高,观察组与干预前得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4 讨论与启示

4.1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社区健康教育既能让居民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还可以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疾病的恶性发展,减少各种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将疾病对人的威胁降到最低,被认为是较有效的慢性病干预措施。但是传统的健康教育存在计划开展较被动、活动不符合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教育工作缺少系统的评估和评价、内容缺乏针对性和规划性、居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开拓视野、探索新型社区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参与度是保障社区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创新型健康教育实践,将社会工作理念、理论及技巧引入到社区工作中。此次小组活动基本实现了小组的预定目标,干预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证明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让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促进了我国健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医学和社会学的有机结合,获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4.2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优点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核心工作方法之一。我国对小组工作的定义是“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与实际需求,工作者协助与引导组员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逐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组员社会功能的提升,解决个人、团体或社区中存在的问题。”[8]核心是通过成员的相互分享、分担和支持来发挥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小组工作方法首先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恢复,活动小组为社区慢性病患者引入了更丰富的社交网络资源,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了个人健康[9]。其次可以通过小组工作过程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使他们能够在家庭及社会中承担积极的和有创造性的角色,小组工作拥有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又具备小组规范和小组精神[10]。

本研究通过互动性强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活动参与度,让患者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参与,这种具备组织性、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法更能在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获取、行为改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再次,小组工作通过组员间的经验分享和经验选择,使自身的转变更持久。小组工作倡导“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其健康理念的更新,控制疾病的恶性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个体、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最后,由于是用群体性的方法去集中解决问题,小组工作比较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4.3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新挑战

社区健康教育涉及多方主体,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课题任务。本研究验证了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1)小组活动开展的次数有限,仅靠几节小组活动难以向慢性病患者普及全部健康知识。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失去了小组的监督和约束,一些患者可能会逐渐放弃在小组中获得的健康促进行为,这就需要家庭成员和社区群众的参与,面向家庭成员和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让他们重视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从而科学合理地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并起到督促作用,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2)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不再局限于医学领域,更多的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行为学、教育学等都逐渐参与其中。这种趋势的发展就要求从事社区健康教育的人员不仅要具备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能力,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因人而异地开展健康计划,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人员队伍建设。

5 结语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协助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健康理念的更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弥补社区健康教育的不足,营造和谐发展的社区环境;同时,探索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慢性病干预方式,对缓解我国慢性病威胁、促进我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以及WHO慢性病全球行动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EB/OL].(2005-10-05)[2020-10-15].http://www.who.int/chp/chronic_ disease_report/partl/zh/.

[2] 武留信.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 BAXTER A J,HARRIS M G,KHATIB Y,et al.Reducing excess mortality due to chronic disease in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meta-review of health interventions[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Mental Ence,2016,208(4):322-329.

[4] 李愛莲,黄丽娟,张亚军.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和防治策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7(13):73-74.

[5] 宋雨婷.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6] 王锐.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评估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 董莉娟,刘娜,孙鹏鹏,等.应用SF-12量表评价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36):1724-1727.

[8] 李全超.社会工作介入城镇社区老年休闲活动研究—以开鲁县小街基镇X社区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9] 唐艳艳,高红霞,吴静,等.武汉市社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对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7(9):1-3,11.

[10] 陈嘉欣.小组工作介入城镇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研究—以S市Y社区为例[D].吉安:井冈山大学,2017.

Research on intervention effect of group work health education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ang Hong, Huang Jing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Group working health education was used to intervene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th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to explore a new form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nd a new way of chronic disease intervention. The 60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group health education. The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valuated by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 and the Iranian Version of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respective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and th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ranian Version of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roup work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intervene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group work method; health educati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猜你喜欢
慢性病健康教育社区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