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云渡桃雕工艺的承传路径初探

2020-02-04 19:52秦臻闫彦
收藏与投资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手工艺民间艺术

秦臻 闫彦

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传统工艺的创意设计转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0574

摘要: 宿迁云渡桃雕工艺隶属于我国传统工艺体系,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一,现在已经作为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得到重视及推崇。笔者基于当前的宿迁云渡桃雕工艺制品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云渡桃雕工艺在传承发扬中对“承”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在人类文化发展中,首先要去解决的是“承”方面的问题,从“承”中促“传”,这两者的前后关系是需要我们去冷静思考的。如果忽视这个问题会影响云渡桃雕工艺在未来的传承,甚至会阻碍它的发展。所以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就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相对忽视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性这一方面的问题,提出实现宿迁云渡桃雕工艺承传的解决方案及方法。

关键词:云渡桃雕工艺;手工艺;传承发展;民间艺术

一、云渡桃雕工艺历史和传承现状

云渡桃雕工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桃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我们如果想要去传承和发扬云渡桃雕工艺,那我们不难发现首先要去解决的是“承”方面的问题,从“承”中促“传”,这两者的前后关系是需要我们去冷静思考的。如果忽视这个问题会影响云渡桃雕工艺在未来的传承,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阻碍它的发展,并且从宿迁云渡桃雕工艺历史和传承现状中可以发现云渡桃雕工艺在承传方面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内容缺乏创,难以适应城市化的审美进程;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行业协会的统筹;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相对忽视传统文化承传的重要性等。通过分析和研究后,初步探索如何解决宿迁云渡桃雕工艺的承传路径的现实问题。

(一)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云渡桃雕是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村的传统民间工艺,自明代开始,到如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云渡人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年累月实践与探索而造就的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

清康熙年间,桃源县令萧文蔚面对城郊大片桃林,曾写了这样一首诗:“来年谁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扣柴门。”[胡晓欢.云渡桃雕艺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7)]云渡桃雕已经成为宿迁当地重要的手工制品。然而民国时期,由于贫困和战争的影响导致销售不畅,到了新中国创建初期,传统民间工艺才取得新的发展,它不断吸收剪纸,纸扎等其他民间工艺的优点和养分,使云渡桃雕工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养在深闺的云渡桃雕被上海外贸部门发现,上海外贸公司为了对临河乡帮扶,在临河乡综合厂下设桃雕场。”[颜晶.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和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3(04)]桃雕远销国外,年产值高达百万元,九十年代后随着桃雕厂倒闭,手工艺人大多转业,只剩少数人从事云渡桃雕创作。

直到2000年左右,南京中国第六届艺术节的开展,云渡桃雕才慢慢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并在2009年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当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冲击,云渡桃雕工艺在传承上的危机日益严重,急需我们去对云渡桃雕承传路径方面进行思考、保护。

(二)材美工巧,北方核雕

宿迁云渡桃雕造型形式分为造型简易的粗雕和繁杂的精雕。看似简易的造型,但其造型都是由一个有组织、清晰且合理的意识所构建,其中都深含着云渡人纯真朴实、单纯美好的心愿。例如高度概括性的:锁、篮子、十二生肖等造型都能表现出质朴的、率真之美。

每一个桃核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桃核的表面肌理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它能够与其他雕刻工艺区分开,如果想要做出一件优秀的桃雕作品,手工艺人都需要对核桃的本身的肌理、色泽、材质进行思考,也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大方自然,独具特色。这种根据不同的创作载体素材来进行的“因材施艺”,在某种方面上来讲,需要手工艺人运用自由大胆的想象与创作灵感去进行创作,在每一个具有独特纹理的桃核上去组织自己的设计语言,构成表现力丰富并且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云渡桃雕作品。

核雕流行于民间,因为不同的审美意识以及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核雕分为南北两派。不同的载体素材以及表现手法的区别,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桃雕风格和形式。而苏州光福核雕与宿迁云渡桃雕恰恰可以被当作南北两派的代表,云渡桃雕质朴粗犷与精细的光福核雕有着明显的艺术风格区别,云渡桃雕在风格上属于北派核雕,北派核雕雕刻载体大多是桃核,光福则以“乌榄”果核为材料。

以桃核作为核雕载体,不仅具有观赏及装饰功能还有驱邪避灾特殊的精神内涵。这些象征性的特殊意义不仅反映了人类在精神世界中寻找沟通自然的途径与能力,更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和桥梁。

云渡桃雕作为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云渡桃雕手工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一种付诸实践的措施。胡晓欢在《从舟山到云渡―― 苏州光福核雕与宿迁云渡桃雕比较》说道:“传统民俗的活态延续,文化遗产教育的普及,以及开发传统文化衍生品、加大市场流动宣传,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云渡桃雕工艺承传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内容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城市化的审美进程

云渡桃雕工艺自从出现到现在,代代相传。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生活节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日益精细产品化的使用和流通而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变化,云渡桃雕在进行工艺内容的创新及市场引导消费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

早在2004年左右,泗阳县对云渡村里从事粗雕制作的人进行普查,调查显示云渡村最少有300多人从事粗雕制作,由于只是粗加工,產量要求比较大,产品价格也不是很高,所以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村里人大多仍然从事粗雕,仅仅少数人从事些许精雕,几乎家家户户都倾向于进行粗雕商品生产,每隔一段时间就向有需求的外省发货,每次的数量都可以到达数万个,而且供不应求。

粗雕工艺简单,但是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标准的手工艺人都是从事精雕的制作。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从事云渡桃雕的手工艺人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在很多方面都不利于新品的研发传承和创新,因此云渡桃雕内容创新方面多少都受到了制约。

以往简单的粗加工,单单追求数量的粗雕制作已经难以在现在的市场继续存续下去。随着销路变窄的影响,桃雕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也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很多粗雕制作人放弃粗雕制作或进而深入内容繁杂精细的精雕制作,在不断进行创作中去提高素材内容上的与时俱进并适应城市化的审美。

(二)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行业协会的统筹

泗阳县政府部门对云渡桃雕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做出了大量工作。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被各级政府重视,当地政府在对云渡桃雕工艺传承保护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并且出台了专门的云渡桃雕工艺保护措施。当地的教育部门以前也曾在一些学校中开设桃雕课程,传授一些简单的桃雕造型设计、相关的制作步骤和基础的相关理论。学校请云渡桃雕传承人去学校上课,一星期两节课,仅仅只有数十元的酬金。不仅如此,校方还觉得酬金过多,所以时间不长这些计划便失败了,后来类似的培训班也同样由于经费不足结束。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云渡桃雕工艺的认知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并且政府的统筹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云渡村的村民在市场上也缺乏统一的认识,村民们为了各自的商品流通竞相压价,从而使云渡桃雕工艺品原本就缺乏良好市场秩序的情况变得更糟。

如果没有相关协会的指导,云渡桃雕工艺的现状依旧会持续下去,并且会愈演愈烈。另外政府大力推动更多的人去学习云渡桃雕手工艺,那么学成后东西的销路在哪里,这些制约的原因都不是通过单一个人可以解决的。而这些制约原因都促使云渡桃雕工艺走到了无人可学的尴尬地步。

(三)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相对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这一关键的元素。早在2004年,云渡村大约至少有300人从事云渡桃雕手工艺产品的制作,手工艺人在外面打工的收益和在家制作桃雕的收益差不多,好多外出打工的人都选择回来从事云渡桃雕工艺品的制作。但是随后五六年,云渡桃雕工艺品的销路受损后,村民获得的经济收益大减,大部分人都放弃了云渡桃雕的制作,只剩下少数的几人坚持了下来。许多人没有看到云渡桃雕工艺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这是云渡桃雕凝结在核桃中几百年的文化结晶,是我们在未来能够汲取养分的肥沃结实的“土地”,如果我们连这块“土地”都守不住,那么未来“中国的”技艺将何去何从!

所以,我们眼光可以从遥远的未来视角收回,历史为我们所积淀的大量财富都值得我们去深探,而不是局限地把我们的视角只停留在未来、过去、现在中的某一点。不论时代怎么变化,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和面对一切困难坚强的后盾。

三、云渡桃雕工艺承传和开发的思考

(一)云渡桃雕工艺创新的思考

1.尊古但不重古,尊古但不摹古

云渡桃雕传统手工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细产品的使用及流通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提高,如果还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制作工艺简单的粗雕,那么在当前的社会市场里一定会障碍重重。所以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思考和探索云渡桃雕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尊重传统并不等于去模仿传统的每一步。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摆脱传统的旧形式,可能云渡桃雕工艺的未来不在前方,但是纵观世界设计史,没有一個能够摆脱现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大到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无一不受到世界经济影响发展,都被推动着飞速发展。所以云渡桃雕手工艺人之间需要集思广益,不断探索新的元素、题材、形式与新技术、新思想、新时代结合的可能。

故宫博物院已经是近百岁的“老人”,但是博物院里面的“故宫人”从未停止对自身文化的创造和创新。他们积极地把故宫文化元素中的精髓提取和重组,使其适应当代人的审美眼光,观众能够通过文创以最简捷的方式触摸到故宫文化。云渡桃雕工艺的探索何尝不是另一种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体会的“新传统”。我们可以掌握云渡桃雕工艺后去抽象出云渡桃雕工艺最本质的属性,进而使云渡桃雕工艺制品与现代社会相接轨、赋予其当代的审美与意义、开辟新的思维领域。

除此之外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依然还是在小范围、小众人群中传播,在大众范围的传播力度不够。其中一个原因源于云渡桃雕工艺的艺人们忽视云渡桃雕的包装设计。

Kama Sutra成人用品,以往只能是街头巷尾的成人用品小店中出售的产品,设计师从印度工艺品、纺织品中寻求灵感并将其运用到瓶子、罐子的饰带上,渐渐使成人用品进入到主流礼品市场。由于大多数人在购买成人用品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经过包装的创新消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潜在排斥,让人们感觉像是在买一个艺术品。相类似的还有iPhone的设计等。云渡桃雕包装和传承发展中是否可以通过上面的案例改变以往的定位,在礼品、商品中推动其发展,并且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大大促进云渡桃雕的推广和发展。如果要使云渡桃雕工艺制品能够长期较好的流通,也同样需要对包装进行再设计,提升包装设计的审美情趣,使其符合时代的审美,从而促进云渡桃雕的宣传及推广。

2.推动云渡桃雕手工艺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通过宣传讲座方式去传授相关的基础美术美学思想,激励云渡桃雕手工艺人学习基础的美学知识,把他们积累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美学基础知识上。只有在熟练地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力去完善我们的实践、指导我们的实践。反之亦然,如果想获得正确的理论知识那就必须去不断地实践来完善我们的理论。所以我们想要把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做好,就需要我们云渡桃雕手工艺人们去努力完善自己所需要的、所不足的地方,推动云渡桃雕工艺在传承中更上一层台阶,朝着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3.切磋中促传承,传承中推创新

目前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人都是组织各自的“独立队”,每个云渡桃雕手工艺人他们都在某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或特点,但是他们很少在工艺上、思想上、技术上、材料方法上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就会使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受到制约,不利于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

政府或者有关协会能够多组织云渡桃雕制作工艺相关比赛,锻炼从事云渡桃雕工艺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开阔眼界并通过这些比赛让从业者们能够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在切磋中推动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从传承中促进云渡桃雕手工艺的创新。从而生产出更多好的、符合时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创新和传承这对范畴不是一先一后的关系,是互相推动的关系。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在继承的同时,把眼光放到创新中,在创新的过程中总结梳理以往经验。把云渡桃雕工艺中包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继承发扬是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思考的。

(二)云渡桃雕工艺传承政策保护的思考

1.建立“以人为本”的传承奖励政策

通过上文的描写,可以发现云渡桃雕工艺在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当前的云渡桃雕手工艺的传承路径依旧是不够完善,并且所处的环境也不是很乐观。尽管到现在还没有到失传或云渡桃雕艺术消失的境地, 却给了仅有的几位云渡桃雕工艺传人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在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过程中,“人”是最關键的因素。云渡桃雕工艺原本就是源自人民的劳动结晶,源自于民间。经过人们的手反复打磨才趋于完美的。那么,在它的传承中最需要去考虑的便是“人”这一要素。

尽管机器、技术所带来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可以和人们手工做出的云渡桃雕工艺制品外表上一模一样。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类凝结在其中的人类劳作价值是不同的。传承云渡桃雕工艺不是通过冰冷的工具去传承,而是要经过人们本身思考过、探索过再传承。只有这样在取其精华后,也就是所谓的“加温”后,让云渡桃雕工艺带着温度去传承,这样的以人为本建立起的云渡桃雕工艺保护体系传承才是最切实有效的,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

可以对学徒工作室中云渡桃雕工艺学徒们给予经济补贴等措施来解决学徒们的生活经济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学徒都是没有经济上的支持。政府建议是“由师傅带徒弟,学成再回馈师傅”的方式,但是这个提议存在很多不足。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学成,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是缺少学徒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经济困难学徒在经济上进行补贴和改善,笔者认为这样会使招收学徒困难的问题有所改善,能够让他们在相对较好的环境中“传艺”,使学徒们成为“为艺传艺”的云渡桃雕工艺继承人。

2.构建系统的云渡桃雕工艺保护体系

宿迁云渡桃雕工艺是作为宿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大众的关注。

相比较来说,苏州的舟山核雕早以形成产业化的规模。颜晶提到“云渡桃雕短期内不可能像光福核雕那样形成产业化的规模。”[颜晶.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和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3(04)]舟山村的桃雕从业人具不完全统计有上千人的规模,舟山的核雕产业不仅成立核雕行业协会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并被列为是苏州市“十二五”文化产重点支持项目、打造全国最大的工艺品集散地和工艺美术产业链平台。

当下宿迁云渡桃雕工艺应该向苏州的舟山核雕借鉴与学习,学习苏州舟山核雕发展模式相关方面的措施,完善云渡桃雕自己的产业链和协会保护体系,建立云渡桃雕工艺相关的展览,保障从事云渡桃雕工艺人员切身的经济利益。也只有搭建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能使云渡桃雕工艺的发展和传承井井有条,有条不紊。笔者相信,云渡桃雕工艺所面临的无人学的状况,在政府构建系统的保护体系下,也会慢慢得到解决。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为以后的云渡桃雕工艺发展奠定基础。

(三)云渡桃雕工艺承传模式探索

1.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把云渡桃雕工艺纳入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工艺外表上看似繁荣,真正了解之后,即使有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云渡桃雕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困难重重。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云渡桃雕工艺的专门课程。根据100份调查问卷统计,92%的学生对云渡桃雕工艺感兴趣。如果学校开设云渡桃雕课程,有81%的学生愿意把云渡桃雕当做自己的选修课。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将云渡桃雕工艺纳入到教育体系中,云渡桃雕传统手工艺是一项极具艺术价值的艺术,需要想象、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民间艺术。各个学校的美育课程如果能够利用教育资源推动,会极大促进云渡桃雕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对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保护作用也将是巨大的。

传承云渡桃雕工艺并不是传承一个技能,而是学习云渡桃雕工艺的美学精髓和思想。通过让学生对云渡桃雕工艺了解和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培养捕捉事物本质的洞察能力和感觉能力。通过云渡桃雕工艺的课程学习还可以学到除云渡桃雕工艺本身以外的耐心、乐观、尊重、坚持等品质,既获得学习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当地的学校如果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深入挖掘和探索宿迁云渡桃雕手工艺的教育资源,那么在传授学生们云渡桃雕工艺的课程中,学生们就会进一步了解到云渡桃雕工艺在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的重要性。

2.利用新媒体培养人们对云渡桃雕工艺的兴趣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的技术进步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随着多媒体应用的发展,类似抖音、B站等网络渠道也变成了新时代人们思考和发言的“论坛”。另一方面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工作负担、生活压力等原因导致人们很少有时间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方式来了解、学习外面的世界。

新技术改变人类的视野和能力维度,调整观看世界的方式。当地学校和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云渡桃雕工艺的宣传力度;将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人制作的全过程拍摄制作成纪录片,在电脑、手机等媒体上进行宣传播放。这样会在不知不觉的下意识领域中使人们看待云渡桃雕的眼光和兴趣都产生改变。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转变,云渡桃雕工艺的承传路径也不仅仅还是在一味地守旧,传承需要去探索与时代的新可能,让“旧”的去容纳“新”的。通过很多文章的阅读和笔者的思考过后,发现云渡桃雕工艺此刻并不是最需要考虑传承,而是应先去思考其中的第一步“承”。云渡桃雕工艺在现代商业社会发展中,去怎么“承”是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错了,那方向也就出现了偏离。方向是成功的前提,强调“承”方面的路径应该先于“传”,承与传的这对范畴中,“承”是手段,“传”是目的。

3.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文化价值

云渡桃雕工艺传承需要我们明确我们要继承和传承的内容是什么,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宝贵明珠。不论是传统工艺还是传统手工艺产品,原汁原味才是被大众所追捧的,如果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那么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精华。云渡桃雕工艺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强调传统手工艺制作人的思想、情感所赋予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是有温度的。

综合上述提到的,云渡桃雕工艺要时刻保留其独有的古典美学韵味和精髓。不能只注重云渡桃雕的经济利益,要把继承和发扬云渡桃雕工艺看成是我们新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去保护和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对本土民间艺术产生更多的认同感,这些都是云渡桃雕传承发扬的道路上必须要考虑的。也只有当云渡桃雕工艺发展走向足够明确,才能在发展中可持续的稳步前行。

当下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手工艺需要从人们的认识出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里提到“中华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 content_185117.htm]作为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把历代前辈所倾注心血的精髓勇敢有担当地继承下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云渡桃雕工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代人心中的记忆或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个名词、一张老旧的照片,最后变成被大众遗忘的历史文物。这些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现在的我们能够在借鉴中国传统美学精髓,辩证思想等基础上,站在一个能够观察过去、现在、未来的立足点,把握现在,为宿迁云渡桃雕工艺提供一可持续发展的舞台。

四、结语

传统工艺制品因为经过人们反复地打磨,造型趋于完美,看似小小的桃核却能包含数代云渡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云渡桃雕工艺不仅是人们物质生产劳动的抽象表现,更是对云渡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具体体现,体现云渡人的民风习俗和质朴的率真之美。

云渡桃雕工艺的发展继承的条件离不开地理环境、民俗等多方面,自古以来,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通常都用桃来代表长寿、吉祥,在苏北地区至今仍然有孩子刚出生需要在夜间行走时,通常都会携带桃树枝来辟邪。他们大多相信桃树枝可以辟邪、保佑事情顺利,云渡桃雕在他们的心中是美好心灵上的抽象具化物。

云渡桃雕工艺的工序复杂,需要依靠手工艺人长久的实践劳动经验和对桃核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创造力。对事物的感受力不足,或者制作不够细微精致就很难实现想要的效果,既要能够迅速简洁地概括事物的形象还需要能够对点线面元素把握及运用,这些对手工艺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云渡桃雕工艺的发展和继承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的。不过,我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云渡桃雕会被我们大家所熟知,会有更多更好的云渡桃雕工艺制品出现在我们的目光所及之处。本文只是对云渡桃雕工艺承传路径的初探,是一个开始,如何进一步让云渡桃雕更好地传承下去,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潘嘉来.中国传统核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 蔡倩.江苏云渡核雕艺术研究[J].民族艺术,2010.

[3] 泗阳县志编纂委员会.泗阳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 許正龙.雕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胡晓欢.云渡桃雕艺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

[6] 张士闪.浅乡间艺术的文化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7] 泗阳县志编纂委员会.桃源县志(康熙,乾隆版合订本)[M].

[8] 颜晶.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和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3.

[9]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0] 高星.中国乡土手工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 兰青.民间艺术瑰宝? 地戏[J].楚天主人,2011.

[12] 刘晓路.民间雕刻[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13] 汤道言.桃源古县访桃雕? 泗阳县桃雕之乡采访札记[J].江苏地方志,1998.

[14] 陈莹石.“非遗”进课堂不等于找到传承人[N].新华日报,2010.

[15] 付小彦.云渡桃雕[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16] 尹秀凤.实用民间剪纸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7] 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

[18] 牟延林、谭宏、刘壮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9] 左汉中.中国民间艺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0] Jennifer Richinelli;Teaching the art of stone carving[J];Stone World;2019.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手工艺民间艺术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