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构建

2020-02-04 07:53黄萍李君毕丽娜
公关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教学实效教学体系

黄萍 李君 毕丽娜

摘要:高校“基础”课堂本质上是理论课堂。要不断增强“基础”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注重用理论逻辑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以“人的本质”理论为逻辑起点,以作为具有现实的“社会人”和国家的“时代新人”双重身份的大学生必须应对的各种社会关系为主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构建高校“基础”课的理论逻辑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是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理论逻辑 教学体系 教学实效

1.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必要性

1.1 加强高校“基础”课的理论性和思想性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学生在大学时期正处于思想意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因此,高校“基础”课与中小学思想品德类课程不同,要更重视理论的宣讲,加强其理论性和思想性,引导大学生探索成人成才的根本规律,把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深奥理论,更多地发挥理性的教导力量,用理论逻辑的魅力撞击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学理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获得成长的强大思想力量,进而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和对思想理论的信仰。

1.2 实现高校“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

正确把握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原则和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需要建设的基础工程。高校“基础”课堂本质上是理论课堂,要注重用理论逻辑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因此,将高校“基础”课教材体系转换为主导课堂教学的教学体系时应以该课程的理论逻辑为基本遵循。所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厘清高校“基础”课的理论逻辑,构建高校“基础”课的理论逻辑体系,是实现“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和增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基础工程。

1.3保障高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的系统性

因高校“基础”课教材各章节貌似比较“独立”且学科跨度比较大。由于为了更加有效地挖掘和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特长,更好地提高教学针对性等各种原因,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基础”课都实行“专题化”教学改革。“专题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发挥教师专长,将每一教学专题“讲精讲透”,但也普遍存在一个很现实和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隔离”,任课老师也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断”,导致课程应有的严谨的理论体系“碎片化”。这不仅对培养大学生系统性理论思维能力非常不利,而且对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越是专题化教学就越要强化课程的整体理论逻辑体系,在课程理论逻辑体系中开展各专题教学,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就专题讲专题。因此,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是推行高质量专题化教学的必要保障。

2.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理论依据

2.1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政课不仅要给大学生讲清楚、讲明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思政课教学。高校“基础”课本身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因此构建“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基本指导和基本遵循。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构建“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重要的理论依据。

2.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基础”课教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畴,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因此,在构建“基础”课的理论逻辑体系时还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为依据。

3.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

3.1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起点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问题。高校“基础”课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的“人”、而且是国家的、民族的“时代新人”。

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角度看,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人”,然后再讲培养什么人,即具有什么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从大学生的成长角度看,大学生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我是谁”有科学的认识。因此,高校“基础”课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本质”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

马克思第一次辩证地指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些客观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并在应对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感悟人生,凝筑人生的总钥匙,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基礎”课教学首先要通过对“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阐释,解决大学生对“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其次,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社会关系和面对的客观环境剖析大学生还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民族的、国家的“时代新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由此,教导作为“社会人”和“国家人”的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握人生的总钥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历史同向、与人民同在、与祖国与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3.2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推演

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的逻辑起点出发,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和“国家人”必须应对的客观的、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基本逻辑来推演高校“基础”课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第一,与自我的关系:重点是教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辩证地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等。

第二,与他人的关系:重点是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第三,与社会的关系:重点把握“人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与祖国的关系:重点把握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强调每个人对自己祖国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教导大学生明白国对于家、国,对于个人的依托关系和爱国的理性表达。

第五,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把握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依存于自然界的客观事实,从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上述这些关系不仅是决定大学生个性特征和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转换、辩证统一。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面对和处理好上述关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3.3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红线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当前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与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本质要求上是一致的,具有同质性;与大学生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所遵从的基本原则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都体现了全社会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及其与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三观的同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高校“基础”课的红线,是构建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的主线。

综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通过层层推演决定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个性特征的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形成高校“基础”课理论逻辑体系,应该是:首先,以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出发点,通过对决定人的本质的各种关系的辩证关系理论分析,引导大学生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人生的总开关。其次,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明确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融合,即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相融合。再次,明确实现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应对各种关系时应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即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最后,引导大学生将上述思想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内化于心、外显与行,进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高校“基础”课教学必须在课程严谨、完整、系统的理论逻辑体系中开展,尤其是专题化教学,否则,会导致把严谨的理论体系“碎片化”、把高尚的价值追求“低俗化”的现象,使学生没有获得感,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因此,每一位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都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符合课程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和理论性的理论逻辑体系,由此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完成教学设计,提高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

1.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论文(项目编号JY2018B17)

2.2020-2021年防灾科技学院“金课”建设项目论文(项目编号:JK202048)

參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吴潜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5]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教学实效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浅谈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