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高职教育进入了新一轮改革发展周期。高职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政府投入大和社会吸引力弱、毕业生就业率高与满足度低等三大落差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因。高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其教育体系将從割裂走向畅通、办学主体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教育职能将从单极走向兼顾、生源结构将从适龄走向“大龄”、竞争领域将从外延走向内涵。为此,高职新一轮改革要对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多类型、学生评价多维度、实训条件生产性、师资队伍建设柔性化等方面跟进改革。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一轮改革;现实困境;发展趋势;改进策略
作者简介:壮国桢,男,江苏省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2-0011-0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预示着高职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改革发展周期。《方案》从国家层面描绘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规划蓝图;百万扩招提供了补齐高职培训“短板”的重要机遇;本科高职试点打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双高计划”将打造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新高地。在规划蓝图的引领下,如何设计配套的“施工图”,搞好自家的“精装修”,则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考题。
一、回望高职教育现实之困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018 年招生、在校生规模均达到1978 年的30倍,助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48.1%,是1998 年的5倍。”[1]但从高职教育的内外部观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大落差。
(一)高职教育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的落差
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开始,高职教育的职能定位逐步清晰。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之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定位,强调“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等。上述法律和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等性与职业性并重,因此,高职“既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简单压缩,也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升格”[2]。然而,这些定位并没有得到院校层面一以贯之的执行,人才培养经常在高等性和职业性之间“游走”。自1999年高校大扩招之后的十年,高职教育参照普通本科教育办学,高等性得到了有效维护,而职业性则提升缓慢;2007年开始试点、后逐步推广的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则使其生源受到影响,高职院校在顽强坚守职业性的同时高等性又逐渐失守,“高职‘高等性内涵不同程度地失义、失能、失效”[3],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投入大和社会吸引力弱的落差
2006年,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的要求,高职质量建设进入“快车道”,并把项目引领作为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2006年实施“示范校”建设计划,2010年实施“骨干校”建设计划,2015年启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又推出了“双高计划”,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旨在提升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然而,从总体来看,这些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高职有“高峰”,但还没有形成“高原”。在高职教育领域,通过项目建设,少数院校发展较快,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并未凸显,高职院校发展极不平衡,其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低,对学生的吸引力弱,少数高职院校甚至出现生存危机。
(三)毕业生就业率高与满足度低的落差
高就业率一直是高职办学的亮点。“2012年以来,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超过90%”[1],2018年的“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达到92.1%……近十年高职高专就业率稳步上升”[4]。然而,高职的就业率是按照当年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来统计的,其中不乏“水份”。与高就业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毕业生的满足度较低,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调查,2015届高职毕业生的知识满足度和职业能力满足度均较低,公办高职校分别为20.70%和22.23%,民办高职校分别为19.48%和21.34%[5]。这一状况也得到了其他方面的印证,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发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成员校2018年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雇主对高职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五个方面依次为:理论知识学习、实习质量、总体质量、总体印象和知识水平[6]。
二、审视高职教育发展之势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随着《方案》各项政策的落地,高职教育在新一轮改革驱动下,将会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体系从割裂走向畅通
在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后,我国高职教育开始了近20年的实践探索,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职教育也一直经受“类型”与“层次”之争的困扰。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同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高等職业教育阶段要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并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本科阶段的任务由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而来,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和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类转型,承担本科职业教育任务。然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呈现出“不想转、不愿转、不敢转”的态势,成效并不明显。直到2019年1月《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年,两批21所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至此,高职教育才真正具备了独立体系,也才真正具备了类型的基本元素,也为高职“类型”与“层次”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二)办学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
早在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 400所,其中有公办高职院校1 083所,民办高职院校317所[7],但行业、企业的参与度略显不足。像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企业办学底子、民办高校牌子、混合所有制里子”[8]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还凤毛麟角。
作为一种类型的高职教育,在未来的探索实践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混合所有制学校。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将更加多元,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校企协同育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高职教育将会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
(三)教育职能从单极走向兼顾
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初衷是要高职院校承担更多的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但从高职教育近二十年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技术服务能力总体欠缺”[9],高职教育的职能发挥还显得较为单一,在主抓人才培养这个主业的同时,其技术服务、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职能都没有大的发展。
作为一种类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职能将从单极走向兼顾。一是继续抓好普通教育,主要针对高中后的学生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二是抓好职业培训。《方案》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对高职院校来说,2019年的高职扩招百万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机遇,高职教育得到国家层面的进一步认可,将补齐培训的短板;作为挑战,能否“接得住”这一任务将是对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一项考验。如果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将成为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两条腿走路”的转折点。三是抓好社区教育。做好补偿教育、继续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定期或不定期为社区提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活动,这既是一项职能,也是为高职赢得“口碑”的重要方面。
(四)生源结构从适龄走向“大龄”
高职原有生源多元,主要还是体现在教育内部。1999年大扩招之后,高职院校招收的是清一色的在校学生,统招和自主招生的是高中毕业生,对口单招的是中职生,都具有“学生”身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高职院校开始招收留学生,校园里增加了多种肤色的学生,有力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也使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第一次重大变化。随着高职百万扩招新生的入学,高职校园不再是清一色适龄学生的天下,企业人员、农民工、退伍军人走进高职校园,将再现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校园景象,“父子”“叔侄”等都有可能成为同学。2012年,时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曾预言,“10年后,高等职业学校在籍注册生的平均年龄会超过30岁”[10]。这个预测提前成为现实,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第二次重大变化,从适龄走向了“大龄”。
(五)竞争领域从外延走向内涵
自世纪之交的高校大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在新一轮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压力并出现层级化的趋势。一般院校的竞争领域在于生源的争夺,处于竞争的低层级;省级示范校则是高职院校竞争的主体,既要为生存而拼博,又要为进入“第一方阵”而努力,处于竞争的中间层级;国家“双高”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冲击本科高职,处于竞争的最高层级。总体来说,受马太效应的影响,示范、骨干、“双高”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水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将更加明显,竞争的基本面已跃升至内涵建设;而一些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缩减将举步维艰,竞争的基本面仍停留在外延维持。
三、探寻高职教育改革之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完备、办学主体的多元、职能的拓展、生源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必然要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评价、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跟进式改革,以彰显高职教育特征。
(一)培养目标的跟进:多元化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方案》也提出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指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应对生源的多样化和学生求学诉求的多元化,作为全面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学历证书和反映个体职业技能水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可以作为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当前高职生源的实际状况看,至少可确定四种培养目标。一是升学型。随着本科高职的试点,专科层次的高职学生在现有“专转本”“专接本”的形式下,将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满足有升学愿望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转学、升学提供服务。二是技术技能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导向也是高职重要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生选择高职的主要动因和主体诉求。为此,要针对就业愿望强烈的学生,为他们制定技术型和技能型培养目标。三是培训提高型。这是高职院校急需补齐的短板,是“两条腿走路”的主攻方向,主要面对企业下岗人员、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对象。四是文化体验型。这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主要针对外国来华留学生和社区有需求的社会人员等。
(二)课程改革的跟进:多类型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的高移以及学生的学业基础,这些都是重构高职课程体系必然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在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多类型的课程体系。
从一定程度上说,能否提供足够多的、满足不同需求的课程是衡量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成熟教育类型的重要标志。为适应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研制“一专多本”的课程体系。在跟踪企业需求和了解学生诉求的基础上,改造原有“刚性”且单一的课程体系,制定不同培养目标下的“柔性”课程体系。一是升学型课程体系,主要根据统考的课程和本科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二是技术技能型课程体系,可以细分为技术型课程体系和技能型课程体系。技术型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技能为辅;技能型课程体系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这两类课程体系都要突出实践导向,贯彻“实践到理论”“实践先于理论”“实践多于理论”的理念,少讲“是什么”和“为什么”,多讲“用什么”和“怎么用”,并“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真正解决职业教育要教什么的问题”[11]。三是培训提高型课程体系。采用订单方式,既可以“私人定制”,按照培训单位的要求组建个性化课程,也可以与技能等级证书对接,以“证”代“课”。四是文化体验型课程体系,可分为来华留学人员课程和社区人员课程等,根据需求单独组建。
在不同类型课程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中途转换需求,建立便于转换的课程机制。升学、就业、培训的联结和转换主要在于课程,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课程可以任意“组装”和“拼接”。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就必然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学分制可以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也可以不断调整自身的求学目标。学分制改革是高职新一轮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体现高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学生评价的跟进:多维度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高职教育评价的核心,对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全面发展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改革现行“一考定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起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学生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要践行“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要前移生涯规划课程,在新生入学前就跟进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兴趣爱好、特点特长等要素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合理确定学生的求学目标,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帮助学生把求学目标定位于升学或就业,并提增学生实现目标的自信心;要调整教学评价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人才培养类型,注重结果导向,改变传统的以陈述性知识为重点的纸笔测验方式,重在对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制作某种产品的程序性(实践性)知识的考察,把“怎样做”“做得怎样”“如何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行专业学分制和人文素质积分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专业学习成绩、技能大赛、技能证书、发明专利、论文、志愿服务等,只要对学生成长成才有促进作用的都给予认定、累积和转换。
(四)实训条件的跟进:生产性
注重与产业界的联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也是世界职业教育的重要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从“校办厂”到“校中厂”,再到“行业集团”,高职教育不断探索与产业融合、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与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两张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上下功夫。
“学校实训与模拟教学具有类工作情境的特点,它的优势在于为学生进入工作场所提供理论检验、信心培养和期望设定的准备。”[12]生产性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一体,兼顾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的需求,其“生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设施设备上,要注重迭代更新,与企业基本保持同步,并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有能跟上企业步伐的新设备,也要有传统设备。在环境布置上,要体现现代企业文化,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安排空间,所不同的是要增加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模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学习岛”;要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的职业能力发展基本规律,生产性实训内容主要聚焦于“新手”到“生手”阶段的培养;为此,要保持实训內容基本来自生产企业一线,体现“真题真做”,确保学生毕业用得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满足度。在实训管理上,要注重实训安排的合理性。“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实训教学中生师比应控制在10:1以下,但目前职业院校一名教师带40名学生实训已经司空见惯”[13],因此要在现有设备台套数的基础上,向管理要效益,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利用周末、晚间安排实训,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还能改变“一人干、多人看”的状况,从而保证所有学生的参训时间。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跟进:柔性化
“2018年,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9.70%,离设定的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14]为早日达成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可尝试实施“周末教师”制度。所谓“周末教师”,就是柔性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这是应对企业人员“进不来”和学校教师由于课务繁重“出不去”的过渡办法。聘用“周末教师”有许多优势。一是时间上的保证。随着课程模式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新课程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而传统的“长线课程”将相应减少。高职非常需要能工巧匠,但企业更是把他们当作“宝贝”,正式引进这些能工巧匠肯定不现实。因此,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为他们定制灵活方便的“私人课表”。二是经济上的考量。现在高职院校的人员经费占学校预算经费的比例较大,在“先人员经费、后学校运转、再建设发展”的预算原则下,人员经费增长过快势必会压减学校发展和建设经费。如果把学校编制内人员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将有利于学校把更多的经费投入教学建设之中,同时可以有效遏制无序“挖人”的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盲目跟风本科院校,动辄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引进所谓高端人才,存在人才浪费现象。因此,与其花费这些“冤枉钱”,不如把经费花在聘用“性价比”较高的兼课教师上。当然,这一措施能够实施,还需要高职院校办学评价指标的调整。
凡是過往,皆为序章。从政策宣示到落地,高职教育经过了近四十年的探索,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有理由相信,在《方案》的指引下,高职教育体系将不断完善,办学主体将日趋多元,教育职能将进一步拓展,内涵建设将加速推进。通过跟进改革,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评价、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类型特征将进一步凸显,从而真正成为与普通教育等值的成熟教育类型。
参考文献:
[1]郭文富,马树超.扎根中国大地:新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与贡献[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16-18.
[2]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11-14(1).
[3]匡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高等性意涵及其实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48-152.
[4]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3.
[5]潘漫.江苏省2015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16)[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91-94.
[6]翟帆.校联会发布高职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8-12-11(9).
[7]张德文,冉云芳,王一涛.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基本现状、困难挑战与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8(10):108-116.
[8]王敬良,郭素森,潘春兰.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以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实践探索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1):13-14.
[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70.
[10]范唯.发挥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 中国青年报,2012-02-13(11).
[11]董刚.在“惑”与“不惑”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8(8):30-31.
[12]李政.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的变迁及其培养——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J].江苏教育,2019(4):34-39.
[13]崔发周.职业院校需关注的“六个不等式”[N].中国教育报,2019-12-03(9).
[14]高靓.职业教育打响提质升级攻坚战[N].中国教育报,2019-02-20(1).
[责任编辑 曹 稳]
A New 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Motivation,
Trend and Path
ZHUANG Guozhen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roun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ycl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s directly caused by three major gaps: clear orientation, insufficient implementation, large government investment, weak social attraction, high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and low degree of satisfaction.As a type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trend, will move from separation to smooth, the main body of running a school from unitary to multipl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from a single pole to balance, the enrollment structure from right age to "old age", the field of competition from the extension to the connotation. To this end, the new 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should mark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follow up the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diversified training objectives, multi-types of courses,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 evaluation, productive training conditions, and flexibl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round reform; realistic dilemma; development trend; improve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