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世纪的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追求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平衡,谋求经验现实的诗意表达。现实主义者将这种从理想的视角出发,对经验现实进行主观、积极阐释的艺术手段称之为美化。在这种诗意与模仿的细致区分中,表现出的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矛盾体验。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分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
关键词:诗意 美化 理想化 艺术王国
1848年革命的失败意味着德国市民阶层对革命寄予的希望落空,通过政治途径实现市民理想已经不再可能。在失望、沮丧的情绪促动下,市民阶层力求从文化层面巩固本阶层的道德理念与身份认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德国现实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它是市民文化在文学上的典型体现。这种诞生背景就决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不可能是对经验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要以文学的手段对经验现实进行加工与反思,探求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平衡。现实主义作家沿袭了黑格尔有关“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区分,但却并不认同后者的艺术终结论。在他们看来,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社会虽然矛盾重重,却没有全然丧失诗意特征,因此依然可以成为艺术表现对象。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并不是天堑鸿沟,而是可以通过美化(Verkl?rung)的艺术手段加以连接。美化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理念,体现着现实主义作品的理想化倾向。现实主义作家如冯塔纳(Theodor Fontane)、施托姆(Theodor Storm)、凯勒(Gottfried Keller)等人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的文学创作却都普遍表现出美化的叙事特征,追求在艺术作品中塑造一个“洒满阳光的艺术王国”a。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分裂交融,对未来的期冀与目下的感伤交织,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成就了别具一格的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
一、 历史背景
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国大小诸侯都违背了在革命期间做出的种种承诺,以暴力手段复辟了自己的统治,恢复了革命前的统治秩序。市民阶层在失望、沮丧的情绪之下纷纷远离政治生活,转而投身于经济、科学、文化及教育领域。但是,经济上的腾飞无法完全掩盖市民阶层在政治上的空虚,日益发展壮大的无产阶级更是他们感到无比恐慌,他们害怕无产阶级的强大会冲击到自己的利益与价值理念。1871年德国的统一一度让市民阶层感到欢欣鼓舞,但他们很快就不得不意识到,统一后德国社会的发展与他们曾经的理想相去甚远。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方式骤然变化,旧有秩序分崩离析,新旧价值观激烈碰撞,“自私自利地追逐成功与利益日益占了上风,资产与所有物取代了市民阶层曾经的自由理念,成为市民社会的首要价值”b;另一方面,统一后国家权柄不断强化,个体生存受到威胁,个体发展受到阻挠,市民阶层曾经期许的人道理念渐成泡影。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市民阶层迫切需要通过文学来表现一个和谐有序的市民世界,巩固市民阶层的价值理念与自我认知。正如冯塔纳所述:“理想是绝对不可放弃的,必须给予理想以其应有的位置。”c
可见,诗意现实主义文学既是对市民阶层在革命期间落空的希望与理想的一种弥补,也是处在贵族与无产阶级夹缝中的市民阶层力图巩固身份认同的一种尝试。这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逃避现实,而是代表着从文学的层面对市民价值理念的弘扬。这种同时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种矛盾情感的文学取向是时代的反应。
二、诗意现实主义文学
在题为《诗意现实主义》的文章中,路德维希(Otto Ludwig)认为:“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世界,理应是由充满创造的想象力所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庸俗想象力;充满创造的想象力在文学作品中再现了世界的面貌,这不是一个所谓的想象的世界、杂乱无章的世界,相反,在这个世界里,事物之间的关联要比现实世界中更为明了、清晰,这个世界也并不是真实世界中的一个断片,而是一个完整的、自成一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有它发生的条件,一切的事情都会衍生出它的结果。”d 路德维希先后将诗意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区分开来。一方面,他认为,文学作品呈现的世界不是自然主义式的客观世界,而是在“充满创造的想象力”引领下的世界。另一方面,路德维希也不认同浪漫主义式“想象的世界”。在他看来,诗意现实主义的世界應当秩序井然、有因有果、事物之间的关联清晰明了。显然,对于路德维希来说,无论是自然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无法满足他的艺术诉求,“自然主义者更看重的是事物的多样性,理想主义者更看重的是事物的一体性。这两种文学理念都是片面的” e。
路德维希的评述奠定了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的基调。德国现实主义文学追求一条处于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的道路,“让生活中那些赤裸裸的地方遍开花朵,而对那些本来就已经充满诗意的地方则不能过度矫饰”f。因此,现实主义作家一方面谋求在文学中表现现实,另一方面也重视“理想”的力量,认为“理想能给予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以秩序,能够将伟大的事物表现得伟大,渺小的事物表现得渺小,为无序的事物带来纽带,为天马行空的东西带来约束……理想让诗人远离模糊和无序,远离盲目的偶然事件,远离毫无章法以及肆意专断”g。路德维希认为,诗意现实主义追求的就是“事物的现实与人们希望这现实应该如何这两者之间的和解”h,而求得这理想与现实的和解的方式就是美化。
三、美化概念辨析
美化是德国诗意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诗意现实主义的理论家和作家曾用各种各样的概念来表达这一审美诉求,如费舍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的“绿色之处”、路德维希的“理想主义”、凯勒笔下的“诗意的直属”等。i这些理论家和作家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文艺理念却如出一辙。美化代表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将客观的经验现实与主观阐释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段,是带着理想的眼镜去看待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但这并不等于德国现实主义所追求的是一个绝对理想化的世界,一个脱离经验现实的世界。德国现实主义“想要的不是纯粹的感官世界,但又只要这个世界;它最不想要的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它所谋求的是真实。而它所剔除的则是谎言、造作、含糊,还有麻木”! 0。总体说来,美化体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倾向“包含着净化和强化的功能:前者使得那些不重要的、让人困扰的现象远离了艺术的世界;后者让那些振奋人心的东西更为激烈。如此来看,相比于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所带来的理想效应就显得更为纯净、浓厚、和谐与强烈”! 1。
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冯塔纳将美化概括为“深入、清晰、明了、完满”! 2。首先,美化意味着对经验现实的筛选,去除经验现实中与市民意识相悖的东西,保留现实中与理想相符的内容。无产阶级、社会贫困、城市化等不符合市民理想的问题,被作家打上苦难和阴暗的标签,弃之于文学创作的殿堂之外。即便小说对此偶有表现,也需“通过小说积极、美化的倾向成功驱散这一主题带来的负面效果”,使其服从于“稳固的市民道德”! 3。其次,美化意味着要在文学作品中对经验现实进行主观阐释,使之成为更贴近理想的艺术现实。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在故事情节中衍生出来的“荒唐、愚蠢”以及诸如此类的现象,“最好都应该在结尾表现得让人惬意,抑或感动和愉悦”! 4。针对屠格涅夫作品的悲观主义倾向,冯塔纳写道:“悲剧的东西是美的,我有时甚至会喜欢单纯的悲伤;但是他(屠格涅夫)却让人慰藉全无,让人绝望。”! 5显然,在冯塔纳看来,悲观主义、毫不留情的揭露与讽刺,这些都失却了艺术的本分,不符合他对现实主义艺术的要求。而只有当“这种对绝望的布道”! 6为他所主张的“对未来的期许”! 7替代时,才能出现真正的艺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放弃刻画经验现实中的重重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市民主体的分裂,这些都是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德国现实主义作家从不会停留于对矛盾的简单再现,他们对市民现实的刻画始终包含批评与维护的双重声音。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的交融演绎了诗意现实主义所谓的“真实”,现实中的种种不美好在理想的照耀下得到化解,这使得艺术作品成为“洒满阳光的艺术王国”,体现着“对存在的深层剖析和赞美”! 8。
此外,美化作为诗意现实主义重要的美学手段,其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强调,也说明了奥尔巴哈(Erich Auerbach)对德国现实主义文学所持的否定态度的不合理性。在奥尔巴哈看来,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功地将底层人民的生活现实搬上了文学的舞台;与之相比,德国现实主义文学并没有严肃认真地剖析德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规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显得“更加闭塞、更加陈旧、不够与时俱进”! 9。据此,奥尔巴哈认为,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缺乏成功佳作,无法与英、法现实主义文学相媲美。奥尔巴哈这一论断极具争议性,曾一度在德国学界引起有关德国现实主义的广泛探讨。事实上,这种看法将英、法现实主义作为衡量一切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标尺,所得结论必然是欠妥的。正如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所述:“如果把纪实性、对现实描述的准确程度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那些对‘诗意独立性司空见惯的指责当然言之有理。”@ 0米勒(Klaus-Detlev Müller)的观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并不具备唯一性、排他性,根据具体条件、背景不同,现实主义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英、法现实主义并不能作为衡量现实主义文学的唯一标准。德国现实主义文学“高度的诗意性和审美反思水平”@ 1恰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使其与英、法区分开来,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坛斩获了一席之地。
显然,现实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概念。德国现实主义文学具备“高度的诗意性和审美反思水平”,试图通过美化的艺术手段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寻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刻画一个区别于经验现实的艺术现实,“保证了艺术作品具有一个独立的诗意空间,也就是说一个只能通过文学创作的语言才能形成的空间。”@ 2
四、结语
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市民社会已陷入虚弱匮乏之境,充满矛盾分裂。市民阶层积极与消极两种态度并存,费尔巴哈进步哲学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并立。在这种背景下,文学也摇摆于理想与现实的两极,试图追求一种“美好的表象”@ 3。这一点虽然让人不乏诟病,却也有其认识论意义。诗意现实主义作家试图超越混乱不堪的外在市民世界的表象,抛却对经验现实的简单呈现,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合流。社会现实与诗意美化是詩意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创作的两极,二者相融交织,共同塑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诗意文学,展现了一个“洒满阳光的艺术王国”,呈现了一幅令人深思的市民社会图景。
alq Theodor Fontane: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II, Bd. I. München: Carl Hanser, 1969, S. 529, S. 568, S. 520.
bgk Sabina Becker. Bürgerlicher Realismus. Tübingen: A. Francke. 2003, S. 231, S. 103, S. 123.
cnp! 8 Theodor Fontane.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II, Bd. II. München: Carl Hanser, 1969, S. 56, S. 634, S. 529, S. 98.
de Otto Ludwig: Der Poetsiche Realismus, S. 45. In: Huyssen, Andreas (Hrsg.):Bürgerlicher Realismus. Die deutsche Literatur in Text und Darstellung, Band 11. Ditzingen: Reclam, 1984. S. 44- 46.
fi@ 3 Hugo Aust: Literatur des Realismus. Stuttgart: J. B. Metzler, 2000, S. 24, S. 54, S. 133.
h Otto Ludwig: Gesammelte Schriften, Bd. VI. Leipzig: Fr. Wilhelm Grunow, 1891, S. 541.
j Theodor Fontane,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V, Bd. III, München: Carl Hanser, 1980, S. 242.
m Thomas Anz: Das Poetische und das Pathologische, S. 395. Umwertungskriterien im programmatischen Realismus, S. 395. In: Michael Titzmann (Hrsg.): Zwischen Goethezeit und Realismus. Tübingen: Max Niemeyer, 2002, S. 393 – 408.
o Theodor Fontane: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V, Bd. III. München: Carl Hanser, 1980, S. 153.
s Erich Auerbach: Mimesis. Dargestellte Wirklichkeit in der abendl?ndischen Literatur. Bern: Francke, 1946, S421, S. 479.
t@ 2 Wolfgang Preisendanz: Voraussetzungen des poetischen Realismus in der deutschen Erz?hlkunst des 19. Jahrhunderts, S. 209, S. 201. In: Steffen, H. (Hrsg.): Formkr?fte der deutschen Dichtung vom Barock bis zur Gegenwart.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3, S. 187 – 210.
@ 1 Klaus-Detlef Müller: Realismus als Provokation, S. 11. In: ders. (Hrsg.): Bürgerlicher Realismus. Grundlagen und Interpretationen. K?nigsstein/Ts. : Athen?um, 1981, S. 1–24.
参考文献:
[1] Anz, Thomas: Das Poetische und das Pathologische. Umwertungskriterien im programmatischen Realismus [C]. In: Titzmann, Michael (Hrsg.): Zwischen Goethezeit und Realismus. Tübingen: Max Niemeyer, 2002, S. 393 – 408.
[2] Auerbach, Erich: Mimesis. Dargestellte Wirklichkeit in der abendl?ndischen Literatur [M]. Bern: Francke Verlag, 1946.
[3] Aust, Hugo: Literatur des Realismus [M]. Stuttgart: J. B. Metzler, 2000.
[4] Becker, Sabina: Bürgerlicher Realismus [M]. Tübingen: A. Francke, 2003.
[5] Fontane, Theodor: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II, Bd. I [M]. München: Carl Hanser, 1969
[6] Fontane, Theodor: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II, Bd. II [M]. München: Carl Hanser, 1970.
[7] Fontane, Theodor: Werke, Schriften und Briefe, Abt. III, Bd. IV [M]. München: Carl Hanser, 1973.
[8] Ludwig, Otto: Gesammelte Schriften, Bd. VI [M]. Leipzig: Fr. Wilhelm Grunow, 1891.
[9] Ludwig, Otto: Der Poetsiche Realismus [C]. In: Huyssen, Andreas (Hrsg.): Bürgerlicher Realismus. Die deutsche Literatur in Text und Darstellung, Band 11. Ditzingen: Reclam, 1984, S. 44- 46.
[10] Müller, Klaus-Detlef: Realismus als Provokation [C]. In: ders. (Hrsg.): Bürgerlicher Realismus. Grundlagen und Interpretationen. K?nigsstein/Ts.: Athen?um, 1981, S. 1–24.
[11] Preisendanz, Wolfgang: Voraussetzungen des poetischen Realismus in der deutschen Erz?hlkunst des 19. Jahrhunderts [C]. In: Steffen, H. (Hrsg.): Formkr?fte der deutschen Dichtung vom Barock bis zur Gegenwart.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3, S. 187 – 210.
基金項目: 本成果受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6YJ020016)
作 者: 武琳,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