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阈下高职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机制研究

2020-02-02 03:57杨楚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杨楚欣

[摘 要]高职教育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加速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数量多、要求高、技能精和变化快的趋势,跨境电商的专业建设需要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中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跨境电商微专业建设以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和实时性创新了专业建设的新模式,实现跨境岗位职业能力点对点提升,彻底摆脱跨境电商人才质量供需失衡的困境。本文以精准扶贫作为出发点,重点探讨高职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机制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微专业;建设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2.103

[中图分类号]F713.36-4;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02-0-02

0     引 言

电商扶贫始于2014年,2017年全面加速推进,而今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领域中的新模式,在精准扶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對于“扩内需”“促消费”“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跨境电商扶贫这把利剑,推动中国农业产品出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数字贸易成果,是电商扶贫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在任何产业的发展中,人才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跨境电商精准扶贫也是如此,高职院校作为培育跨境电商精准扶贫产业人才的摇篮,需要以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为出发点,提高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基于此,以精准扶贫为出发点,相关单位尝试实施跨境电商微专业建设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1     跨境电商精准扶贫对人才的需求

1.1   需求本土化

跨境电商精准扶贫主要针对扶贫地区特定区域,人才选择主要是部分农户和中高职学生,由政府牵头,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平台扶贫项目基金,依托阿里巴巴速卖通和敦煌网等跨境平台,联合对口扶贫的高职院校,定向培养生源或者成立本地化电商培训机构,搭建各种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本地人才培养。人才的本土化能够让熟悉农村生态环境,掌握跨境电商扶贫基本技能的本土人胜任跨境电商的扶贫项目。

1.2   能力综合性

跨境农产品出口具有重量小、体积轻和贸易国别范围广的优点。“精准扶贫+跨境电商”凭借B2B和B2C平台改变了扶贫地区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跨国营销,彻底摆脱了农产品出口对传统国际贸易的依赖。因此,人才的综合能力是进行跨境电商精准扶贫的基础。跨境电商精准扶贫人才具备3种基本业务能力:①具备基础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②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操作能力;③具备相关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力。

1.3   优才外引性

“实操培训+产业链支撑+创业孵化”是“精准扶贫+跨境电商”的主要方式,扶贫地区迫切需要有一些跨境企业的优才入驻。这些优才成熟电商懂运营、明规则,能够带领和指导本土人才进行电商营销实操,完成跨境电商涉农产品的选品、定价、发布、优化、物流和产品配送一系列工作,并进行创业孵化,实现自主创业减贫和脱贫。针对电商人才这一新兴的“物种”,需要配套优才引进政策,鼓励本地优才返乡,外地优才留乡。

2     微专业的建设内容、特点与难点

2.1   微专业的建设内容

微专业建设提炼某一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5~10门的核心课程学习,能够快速系统掌握职业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满足该职业岗位工作技能的要求,使学习者能够快速就业或者实现职业变迁,弥补高职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匹配问题。

2.2   微专业建设特点

2.2.1   成本低

微专业建设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短时期内完成教学任务。微专业的成本低廉,灵活性高。对于高职院校,在做好核心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定制对接不同职业岗位技能的各类微专业。

2.2.2   效率高

微专业的学习通过1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特定职业岗位实操类的课程,因此,需要满足“高效率”的要求,让学生的学习不仅集中在理论上,还要从实训和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的校园学习和日后就业搭建桥梁。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专业将各个重点内容集合起来,方便学生开展针对性学习,因此,教学和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2.3   浓缩性

微专业是通过5~10门课程来完成教学,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做到高度浓缩,科学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获取专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内容。

2.3   建设难点

对于微专业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专业建设上做减法,提取核心专业的内容,组成微专业,并通过其中的资源构建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精简内容,让全校学生均可以选修课形式来选择;第二种是做加法,将与微专业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实践内容等结合起来,整合其中的核心资源,通过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建设微专业。

3   精准扶贫视域阈下高职跨境电商微专业的建设机制

3.1   微专业定位精准化管理机制

在微专业的定位上,笔者将其设置为“技术支撑下的跨境电商扶贫活动”,在跨境电商领域中,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PP、网站上,跨境电商、技术、精准扶贫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不再是独立体,针对微专业设置,要在跨境电商、技术、精准扶贫之间寻找结合点,消除学生的错误认知,减轻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对专业内容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对于微专业,采用与传统专业不同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精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源自管理层面的概念,在以往多用于企业管理中,目标明确、专业性强,在微专业中的应用,精即“专业性”“核心竞争力”强;“准”即有确切目标,能够命中关键需求。在具体的专业管理上,始终将上述两个原则贯穿落实其中,让微专业成为传统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

3.2   政校企协同建设机制

在微專业建设上,内容、评估方式等都要基于跨境电商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来开展,而需要什么人才,企业最具发言权;政府则是推进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基于此,要大力推行政校企协调建设机制。校企双方要紧扣领域发展脉搏,扩大实战方向,构建跨境电商精准扶贫微专业,在内容、进度上贴合学生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政校企“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共同组成,政府是其中的统筹主体,发挥出自身的协调和引导职能,为校企合作创设条件;学校则属于出口方,是开展政校企育人的主体,需要利用企业的深度合作来整合教学资源,三者之间构建实训基地,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提高育人质量。

3.3   灵活的微专业课程设置机制

微专业的设置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对于微专业课程设置上,也要以此为出发点,做到明确、灵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课程,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做到化繁为简,增加巩固环节,并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发微课资源,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构建出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教师在课后的学习和资源共享,资源设置好要突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则。

3.4   柔性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要确保微专业的建设成效,需要基于构建需求推行柔性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在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柔性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推行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对于校内教师而言,通过“实地演练”“企业参与”的方式来提升其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确保教师既能够为学生传递理论知识,也能开展实际操作。同时,在企业、行业中吸纳兼职教师,改善现有的教师结构队伍,规范聘用程序,构建规范化的教师培训平台,让校内教师、兼职教师之间形成补充。

3.5   微专业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微专业的考核评价,高校应适当调整考核标准。首先,着重考查学生对跨境电商、精准扶贫等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此有全面了解,能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考核评价上,不是单一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依托,还要结合案例分析、自主学习、模拟训练等做出合理评价;最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考核致力于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线下考核则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实践效果上。

3.6   微专业常态化的整改机制

微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要素,需要校领导、教师、学生、职能部门、企业、行业之间的参与,在微专业建设完毕后,需要构建常态化整改机制,分析微专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以“学院”“教研室”“教师”为出发点构建工作机构,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将教学任务细化分解,确保整改工作可以顺利推进,通过大数据来抓取数据、构建模型,进行画像分析,掌握微专业的运行状态;针对其中的关键指标,设置预警值,按照危险程度进行整改。在发现问题后,详细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制定整改目标,科学安排改进措施,并明确具体的完成时间和负责人,出具诊断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将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才纳入其中,进一步促进微专业发展。

4     结 语

基于精准扶贫视域阈下,构建跨境电商微专业,能够与专业教学之间形成互补,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弥补了传统跨级电商专业教学中内容滞后的不足。近期,笔者所在学校结合现有资源,在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设置了微专业,取得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当然,微专业建设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相关研究和实践也在进行中,在具体实践环节,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丽丽.“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12).

[2]陈伟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对接策略——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易雅琴.经济多元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小微专业”的创新——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4]金贵朝,温怀德,黄玉峰.跨境电商“微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J].电子商务,2018(8).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精准扶贫高职院校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