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琰
摘要:在进行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各大高校都应该根据专业目录对教学方向进行调整,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设计与实践进行融合,达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论与综合能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
引言:
视觉传达专业具有极强的社会导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贯彻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的进行专业教育,同时推进准订单式的专业培养模式。这就给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应的过程。然而现如今许多高校在进行视觉传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方向,还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这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被压制,教学内容也显得较为单一且空洞,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充分的激发。
一、利用工作室进行人才培养
(一)多种身份进行融合
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作室既是计公司的特征,同时又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场所来开展教学,因此工作室肩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具体来说,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分为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另一种则是以提高学生专业的研究性学习为主。在工作室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时拥有设计人员和院系教师两种身份,教师不仅负责教学工作,还负责生产和科研,并且将在工作室中获得的科研成果和学科交叉思路在教学中进行融合。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在实践中会遇到的各种工程项目设计问题。视觉传达作为当代文化和公益事业的重要依据,其核心主旨是视觉物化服务,其中创意图形设计,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都被涵盖在内,是商品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利用工作室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中学校系部的工作,包括促进院校之间合作交流以及进行总体宏观调控等。院系的教师以及学生作为工作室的主要人员,是这一培养模式的重要受益者[1]。在各专业的工作室中教师作为主导,成立相应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和动画工作室等不同的院系专业,并且通过实际的课题设计将教学内容穿插其中,既具有独立的专业方向研究,同时又将不同专业之间进行有机的渗透,整合教育资源。
(二)建立良性竞争
工作室通过订单等模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内容,还可以通过社会创收提高教师收入,稳定教师团队,以此来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师团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处理好集体个人以及老师在教学中的关系,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避免教师团体在竞争中会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院系应当将对外服务的设计项目纳入科研管理范围,将项目资金分为工作室自由支配和院系统一管理两个部分,院系可以根据近期的考核将工作室上缴部分作为奖金,对指标更好完成的工作室进行奖励,以此来在工作室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2]。在考核标准制定中需要有多方面的考量,例如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对工作室的满意程度等都需要纳入考评范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例如设计竞赛的名次以及论文专著数量和实际就业率等也是考察一个工作室工作指标的重要方面,需要院系在对工作室进行考评的过程中进行关注。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考评标准,才可以减少在竞争中出现恶意事件的可能,提高教师和工作室之间的良好竞争,以此来推动工作室这一教学模式的繁荣发展。
(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工作室的日常教学以及科研过程中,需要注意设计选题的开放性以及实践性,鼓励学生能够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以及发散思维。在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开展开放式的工作方式,通过学院以及相关老师对校内外的设计项目进行引进,并且与学生签订合同,将设计任务交给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工作室来进行完成。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参与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地完成视觉传达专业设计的工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提高动手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3]。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围绕院内的不同项目以及社会热点项目进行讨论,开展调研工作,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设计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積累,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切实的接触到更多的设计项目,在学习过程中适应社会工作,争取做到毕业即就业。
二、监督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教学质量监督标准有利于规范学生与老师的实践活动行为,可以确保实践活动教学的有序开展。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对教学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监督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有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实践教学评价,二是实践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的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构建相关的教学管理体系,做到权责明确,形成上下分工,以确保这一教学管理机构对实践教学的帮助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学校教学开展要求的相关政策,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规章制度上切实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评价制度,应当在制定过程中秉承客观、激励性、可操作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以实践为基础,开创一项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考评办法,并且将这项考评与实践相结合,对于课程的评价不再是传统的考试或是作品,而是要将理论的掌握与实践的应用分开来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例如在对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20%的阶段性评价,40%的实践评价和40%的理论评价,将不同的考核方式进行结合,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4]。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指导老师共同评价这一种考核制度,建立艺术设计院校的指导老师资源库,将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中有实践经验且有资质的人员和社会知名外校导师等和本校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综合对学生的课业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定期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来指导参与教学活动。相应领域内的从业人员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中的不足,根据其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来对学生的课业情况提出有建设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践中的要点,并且可以更快的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要求。
三、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处于转型时期,对视觉传达专业的相关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规范和要求,需要相关人才能够提高社会适应性,重视知识的厚度和重度,构建高素质深层次的教学,可以推进人才的培养。这种模式不是形而上的细化专业知识,而是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对理论知识以及各种软件进行理解和熟悉,灵活地推进大类多元化的专业培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对专业不同方向的兴趣以及未来职业规划,主动地完成相关专业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且主动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法来完成指定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于芝.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 文渊:高中版, 2019(2).
[2]孙思涵, 韦丹. 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43).
[3]洪琼. 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研究——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J]. 新闻爱好者, 2018, 000(003):101.
[4]李蕊. 非遗文化中的工艺美术传承引入高校教学体系的思考——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为例[J]. 美术文献, 2018, 000(004):P.41-42.
(基金项目:2019年度院级教改项目“项目+基地+现场”三位一体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jjg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