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也发生了变化,“材料研读”作为新增入的课文辅助栏目,在整个教材体系框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本文拟从从“材料研读”内容出发,在与部编版其他辅助文栏目比较的基础上,对“材料研读”在教科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总结“材料研读”的特点,挖掘“材料研读”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价值,以期达到充分利用“教材研读”进行有效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科书;材料研读;教材地位;教学应用
由教育部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统称部编版)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自2016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部编版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改编,由之前的“多纲多本”转变为“一纲一本”。目前学界的历史教科书辅助文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高中这一学段,对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辅助系统,尤其是材料研读栏目的内容和应用的研究较少,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材料研读”作为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栏目,与其他辅助文相比,在结构、特点、地位和功能上都有着不可替代之处,通过对“材料研读”栏目的研究,分析教材改革的意义,既能够促进教师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避免不恰当史料的运用,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具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一、材料研读的特点
(一)材料来源丰富经典。材料研读是课文中的正文辅助项目之一。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7年6月第2次印刷)21课课文中,共引用了19段材料,从字数上看约500余字,不到全书总字数的千分之五,却是引导初学历史的学生们正确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宝贵资源。这些史料在发挥以史论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上发挥的极大的教育作用。
(二)材料选取紧贴课标内容。“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的教学用书,它比较系统、具体地呈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内容,反映了《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1史料教学的基础就是恰当选择。史料,七年级的孩子初次系统接触历史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但缺少分辨能力,需要正确的引导,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选取哪些材料供其阅读至关重要,其中课标作为历史课程的规定动作,对教学有方向性指导。
(三)材料内容短小易解读。例如关于第10课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内容,因其原文难懂,所以编者直接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即体现历史学科的实证精神又关注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能够高效的阅读历史,结合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实际水平。
二、材料研读的价值
“材料研读”栏目中引用的部分史料多为原始史料,并结合教材有选择性的设问,使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中的历史知识,对提供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史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资源,使教师可以通过“材料研读”栏目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或补充。同时也对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思考,结合初中生的历史能力,“材料研读”选取的部分史料是对原始史料的补充和解释,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相比于其他辅助栏目的叙述,“材料研读”栏目的設计非常难细致入微,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学习历史的过程不仅仅是明确过去的历史,也要探究这些历史是如何被记载下来的。“材料研读”栏目做到了这一点,也为初中历史学生培养解题思维,进入高中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对材料进行解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
统编教材一方面在一些重点问题、重要问题上尊重了权威依据,教材的编写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在内容设计与编排上,都力图使课文正文叙述、辅助栏目设置、活动课设计等建立起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切实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材料研读的运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充分运用“材料研读”栏目进行教学,并做到使学生引起重视,作为仔细阅读的训练工具,不能熟视无睹。与旧版教材相比,大量的史料出现在部编版教材中,且有针对的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注意材料在传递出重要的信息的同时,我们也要敏锐捕捉材料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与其他史料有无密切联系,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上。比如在引用《荀子》中“强国篇第十六”的一段时,设问“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秦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把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可能出现的想法与材料当中出现的观点相结合,并加以对比,从而提升学生思考的高度。
总之,教材的使用是个常新的话题,新教材的使用日浅,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地方,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老师们如何同样恰到好处的在教学过程中呼应这些问题,实现重点问题的落地,也是教材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通过对教材中辅助栏目的研究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好教材进行教学,对“材料研读”栏目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相应教学方法。
注释:
①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68 页.
②《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印刷。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54.
[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68 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 页.
[4]《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印刷.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海.西方主要国家的高校学生责任教育与启示[J].高教探索,2002,(3):37.
作者简介:范心悦(1997-)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历史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