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会
摘要: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唯一动力,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使得学生对课堂问题毫无兴趣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教师必须优化问题设计,通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将课堂氛围推至最高点,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讨
引言
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学习数学思维方式应该转变旧的教育理念,打造新的教学方法,不要盲目灌输知识,而是要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放学习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
1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总结出每名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接触来综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入: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一个风筝5.5块钱,买3个需要花多少钱?教师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随后让同学们自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计算出结果。有的同学擅长计算,用直接相乘的方法;有的同学擅长逻辑,用3个数字相加的方法。在面对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给予同学们正面的鼓励和回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2设计适度型问题,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问题设计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整体质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在这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新的学习环境,对任何新的事物都具有超强的好奇心,但是年纪尚小,且思维认知能力还不成熟,对于较难的知识点依然存在理解不透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所谓适度就是指设计的问题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以及知识的拓宽。倘若所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会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不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不仅不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有效培养他们敏捷思维能力,也不能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而高效的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设计难易适度且有助于他们学习的问题,尽量保证每一节教学问题的设计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久而久之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思维积极性自然而然产生。同时,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和疑惑时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对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充分揭示了怀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提出的问题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几个图形吗?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特点吗?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不知不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同学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
4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缜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它总是一环扣一环,新知和旧知相互交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要做的是强调学生观察事物要更敏锐和仔细,其次便是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求完全掌握并且可以熟练地运用于应用题之中,最后便是导出新知并自我总结。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头脑风暴的题型来考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巧算,让学生计算从一一直加到一百。一开始有的学生会傻算,既费时又费力。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凑整法,直接用一和九十九相加,二和九十八相加……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五十个一百和一个五十,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答案。亦或是在学完多边形后,考察学生对于多边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快问快答,最稳定的且边最少的图形是三角形;两条对边相互平行的平面图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面图形有菱形和正方形……。还有很经典的题型,如田忌赛马,鸡兔同笼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助手,教师可以加以运用,让学生在数学思维道路上越挫越勇。
5设计生活型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待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并没有参照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出的问题往往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陌生感,这便没有了学习的欲望。这会影响整体课堂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所有的教学活动也应建立在学生的认识能力范围之内,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生活型问题。通过设计有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而将整体课堂教学氛围推至最高点,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优化问题设计。我们可以设计适度型、探索型、生活型、启发型、比较型、联想型、开放型、互逆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类型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课堂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福胜.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37.
[2]石亞平.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