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萌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热门方向,而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的改革进展较为缓慢,一些弊端仍旧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文章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阻碍课程改革的因素,提出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进行教材研发、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舞蹈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措施,以期实现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变被动为主动,除积弊,焕新生,确保高校舞蹈教学可以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师范院校;舞蹈教学
舞蹈课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很多专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其进行改革的探索一直未停止。大学生只有掌握更卓越的舞蹈策划组织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表演和编创能力,才可以在未来的教学岗位上更高效、专业地做好本职工作。然而环视当下,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例如缺乏完善的理论研究、课程体系因与工作岗位的特点不符而显得不够完善、舞蹈教师以教会学生为目的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思考。针对上述问题,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进行理性反思,对症下药,或可成为该领域改革的新方向。
一、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现状
首先,从培养目标看,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还是存在“广”和“杂”的倾向,也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针对性,侧重于对大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进行培养。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的舞蹈活动设计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对学生舞蹈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结果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与工作岗位的需求不够匹配。
其次,在舞蹈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着重点模糊、针对对应专业的舞蹈教学占比不足的现象。一般在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前一两年之内舞蹈课是必修课,之后就变成了选修课,而且每周最多2课时,在这有限的舞蹈教学时间里,还包括诸如民族舞、现代舞、芭蕾基训和舞蹈编创等内容,这些都挤占了最重要的符合本专业要求的舞蹈学习时间。
再次,从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看,舞蹈教学内容比较专业,这让那些未经过舞蹈训练,并且对舞蹈没有多大兴趣的大学生依旧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部分舞蹈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沿袭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结果导致教师深受其累,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这样是极难让大学生在舞蹈素质上得到有效提升的。
最后,舞蹈专业课的评价体系仍旧较为落后。当前的评价体系较为传统,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舞蹈表演的熟练程度,对舞蹈技能的掌握程度,加上平时表现和考勤。这既缺乏过程化的认定,也因对不同舞蹈基础的学生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价而有失公平,这样容易打击学习舞蹈较吃力学生的自信心,也无法有效记录学生的舞蹈能力提升情况。
二、阻碍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
改革的因素
(一)相关舞蹈教育的发展缓慢
当前一段时间,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学习舞蹈的一些专业,例如体育专业、音乐专业、幼教专业、小教专业等的发展滞后于该专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些家长只能选择让孩子参加课外的舞蹈班。这些课外的舞蹈班功利性浓厚,具体表现为教学上只是让学生对老师的动作进行反反复复的模仿练习,本质上与传统的舞蹈专业教学类似,但更多地着眼于让孩子考级。这种教育虽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但是偏向于特长化的教育,选择性地将核心素养教育排斥在外。
(二)各个专业的舞蹈课没有一套具有实用性和系统性的统一教材
教材的不足必然会给舞蹈教学带来消极影响。市面上的一些教材虽然非常科学和专业,但没有顾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不具备相应专业的特色,更没有关于相应专业舞蹈教学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知识,这难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对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事倍功半。
三、以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视角审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指明了当前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价值的关注点也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转向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舞蹈课程在目标和定位上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舞蹈课程在内容和设置上对舞蹈表演和舞蹈实践教学的比重悬殊;舞蹈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协调性不强,对舞蹈课程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阻碍作用;舞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舞蹈课程的评价方式一成不变,对学生舞蹈学习的考察只注重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基于此,深入而理性地思考当前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内涵,在涉及舞蹈课程的各个专业,针对性地汲取各个院校的实践成果,研究不同的学科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开展课程改革的一些成功案例,对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四、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改革思路
第一,用科学的目标指引学生舞蹈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进一步研判与舞蹈相关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舞蹈教学目标,对舞蹈专业涉及的核心素养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再将其渗透到不同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使其融合并产生积极作用。
第二,对舞蹈课程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要进一步明确本专业舞蹈教学方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要点,重在有层次地推进舞蹈教育。另外,也要做好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之间的渗透、整合,使得本专业大学生的舞蹈教学设计能力、编创和表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实现同步提升。
第三,教材的研發是关键一环。目前涉及舞蹈教学的专业普遍在舞蹈课程教材这一硬件条件上存在缺陷,很多专业都不具备一套全国皆适用的系统且专业的教材,这样就出现了教学上“各自为政”的情况。舞蹈教师大都依据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去理解和开展舞蹈教育,这种状况下必然会出现教学与实际的社会人才需求不吻合,对实际的工作需求帮助极小的问题。这种状况下,只能首先实现极小范围的统一,即每个学校的舞蹈教师统一选用或研发一套教材。
第四,创新教学模式。舞蹈这项技能是很多师范生必须具备的主要技能之一,但这些专业不以舞蹈为主,所以高校教师仍旧需要面对舞蹈课课时少而需要教授的内容多的矛盾,也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更需要克服大多数学生舞蹈零基础的难题。因此,建立颠覆传统、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是当下以及未来的重要课题。对此可以开展一些类似于疫情防控期间广泛兴起的网课教学,辅之以线下辅导,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模式走向多元化,让枯燥的传统舞蹈教学具有特色,进而全方位实现对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五,优化舞蹈教学方法。前文的举措可以让舞蹈教学目标更明确,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更具体,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而在这些举措的促进下,必然会借鉴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例如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也可以大力推进一些任务驱动教学法或是小组评价教学法等的实践,还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六,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部分高校在对诸多专业的舞蹈教学进行课程评价时没有突破传统的框架,这种只注重结果的测评方式很难体现和促进相关专业师范生舞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对于各个专业的舞蹈课程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一种必然选择。要建立过程化的评价指标,注重对学习过程而非结果的单纯考评,还可以运用多角度评价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给予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或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社团或家长的评价,让评价从过程到发展再到结果形成完整的评价链条,这样可以使舞蹈悟性和基础差的学生摆脱努力学习舞蹈但进步缓慢而缺乏认可的困境,确保更多学生保持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慧玲.舞蹈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与实施[J].北方音乐,2018(18):173.
[2]吴昊.舞蹈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J].黄河之声,2018(9):48.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