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淼 王婧怡
摘 要:漆器是凉山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漆器的髹饰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汉族彝族相互融合、文化交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现。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巧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原料短缺、传承人断代、髹饰技巧变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期望通过加大原料树种种植、扩大传承队伍、创造性开拓市场等途径解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凉山彝族; 漆器; 髹饰技艺; 流变;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1672-0539(2020)05-0124-05
漆器是凉山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流传至今约有1700年,被誉为“穿越时空的民族艺术活化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漆器工艺因其具有突出的实用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融入彝族群众的餐饮习俗、人生仪礼、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在彝族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在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学者们对于彝族漆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漆器发展史、漆器髹饰技巧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漆器髹饰技艺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传承与发展实践当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流变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流变
中国是漆器髹饰技艺的起源地。我国最早的漆器制品,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木碗因为髹了生漆,才得以历经数千年。可见,我们的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早已熟知天然生漆的作用,并将其用于髹饰生活器具,漆器髹饰技艺也从简到繁逐步发展,至汉代达到了繁荣时期。现出土和留存的楚汉漆器无论在形态还是色彩,髹饰技艺都非常精美,具有不菲的价值。
彝族传统的漆器髹饰技艺与楚汉漆器一脉相承,从原料的选取、色彩的搭配、工具的使用、种类的变化等都有着许多的共同性,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昆明羊甫头墓葬群出土的木箭菔和漆木壶,木箭菔和漆木壶是汉代古滇国的漆文化典范 [2] 。彝族传统的漆器髹饰技艺在与汉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历经千年,不断传承与发展。
(一)漆器原料日益丰富,天然性逐渐被取代
漆树是我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广泛栽培,云贵高原及秦巴山地是漆树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漆树浑身是宝,不仅树木高大、木材坚实、籽可榨油,漆液更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从漆树皮上直接割取的乳白色胶状液体被称为生漆,生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会逐渐变成黑色;经加工后可调配出各种颜色的漆液,被称之为熟漆。彝族传统漆器都用生漆,生漆具有环保、耐热、耐磨、耐腐、富有光泽等性能,故可用以髹饰餐具酒具。
凉山州不仅盛产漆树,矿石储量也非常丰富,有大量的黑矿石、赤石、石黄矿石,智慧的彝族先民在天然生漆的基础之上,加入朱砂、石黄、锅烟灰等天然色材调配漆料,为红色、黄色和黑色成为漆器的主色调构成了物质基础。天然原材料的易获得性,使彝族漆器的生产成为可能。
彝族传统漆器胎骨质地主要有木胎、皮胎、角胎。木胎主要用于制作生活用具和观赏品,在材质上要精选纹理细不易变形的优质木材,如野生的杜鹃花木、桦槁木、樟树等,纤丝纵横交错,易于刳制打磨,自带木质的清香味,漆出来的器物光泽度好。皮胎一般选用牛皮和羊皮,主要用于制作马具、毕摩用具等。角胎一般选水牛角、黄牛角、牦牛角和羚羊角、绵羊角,主要用于制作酒具、军用器械等。
随着漆器品类的丰富,漆器胎骨出现了麻布胎、竹胎、皮木胎、竹木胎。木材的选取范围也扩大到梨树木、核桃木、野柿子木、野樱桃木、山茶树木等。随着国家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实施,部分漆器开始选用树脂、塑料、密胺材料、胶合板等,这些新材质虽然也能做出漆器用具,但与传统彝族漆器取材天然相悖而行。使凉山彝族传统髹饰技艺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凉山州昭觉县结盟民族工艺有限公司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漆抛光,进而用化学漆髹涂,原料的变化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也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发生了“质”的扭曲变化。
(二)漆器产品从实用性向观赏性演进
传统的彝族漆器产品主要由餐具、酒具、马具、军用器械和毕摩用具等五大类,实用性较为突出。彝家人注重“美食配美具”,餐具的种类相对较多,用料和制作工艺也颇为考究,主要有食钵、肉盘、饭盘、木盔、木碗、木勺等,多为木质结构,不易破碎,便于彝家人经常迁徙所用;造型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便于盛放更多的食物,也便于清洗。肉盘和饭盘多采用高脚设计,在部分土司或富裕的彝族民众家中还可以见到或方或圆的餐桌,足高约10cm,与汉代漆器中的“案”非常相似,适宜于彝族民众席地就餐的习俗。酒具主要有酒壶、酒杯;马具有马鞍、马蹬,酒具、马具历史上主要供给彝族贵族使用,尤其是鹰爪杯等更是彰显贵族身份和地位标志,所以做工精美,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军用器械主要有兵器、刀套、箭筒、铠甲等[3]。
传统彝族漆器主要以实用器具为主,靠手工制作,大多自给自足,部分代为加工或小规模生产;现代的彝族漆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供需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漆器生产企业及漆匠们对传统漆器进行改装、变形,将实用漆器设计成观赏性的工艺品,如将酒壶、酒杯等漆器尺寸缩小,包装成精美的礼品盒,用作旅游纪念品或民族特色文化产品馈赠亲朋;另一方面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开发设计新产品,如新款器皿:漆啤酒杯、汉式碗、藏式碗、酥油茶筒、水杯、茶杯、茶碗、烟灰缸等;新款饰品:花瓶、圆挂盘、方挂盘、首饰盒、六方盒、腰盘、手镯;新款乐器:月琴、角胡以及各类漆玩具等,产品线日趋丰富 [4-6]。
(三)工艺独特且具有稳定性
彝族漆器的审美价值在于其色彩和纹饰的独特性,黑、红、黄三色一世界、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赋予自然表现力的具象图案,纹饰历经千年传承却独具稳定性,是彝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诠释。
彝族是崇尚黑色的民族,在西南彝区,南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尼苏”,北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诺苏”,东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纳苏”,这里的尼、诺、纳等,虽方言有异,但均指黑色[7],其贵族亦称为“黑彝”。古代的彝族漆器只有贵族才能使用,颜色为黑、红、黄三色,三色的形成以生漆(黑色)为底色,在生漆中加入朱砂即将颜色调制为红色,加入石黄就将颜色调制为黄色,黑色、红色和黄色交织髹饰形成冷暖、强弱、明暗对比鲜明、蕴意丰富的纹饰图案。受现代社会审美情趣多元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的影响,彝族漆器色调在三色的基础上也新增白色、蓝色、紫红色、灰色等色彩,但仅在有限的器物上做点缀用,并不冲淡主色。
漆器纹饰构图源自于彝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构图理念、构图题材、构图方式,具有鲜明的彝族特色和强烈的设计感染力。如视作图腾崇拜在器物上的表达的日月、山川、鹰、蕨芨草,展现了彝族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超强生命力和繁殖力的渴望之情。随着现代彝文的普及与推广,彝族文字也被作为图案髹饰到漆器上,丰富了彝族漆器新的文化内涵[8]。
传统彝族髹漆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加之土漆漆膜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及湿度环境中慢慢干燥,生产工期长、劳动量大,但一旦做成则可保存三百年以上,这也正是彝族漆器价值所在。漆器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割漆、制漆、做胎、上底漆、补薄灰、打磨、补厚灰、再打磨、上胭脂漆、上面子漆等,在制作过程中还有质色、嵌漆、描饰、金漆、隐花、罩明等多道工序,一般工序达40多个,复杂器件的达70多个工序。因工序繁杂又为纯手工制作,制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髹漆后漆器破裂现象。为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破裂现象,智慧的漆匠们在制作漆器前会将原材料进行热处理:有的将木材放在锅里煮几个小时,有的把材料放进羊粪堆里沤一段时间。对于已破裂漆胎,漆匠们则用牛血或猪血、锅底灰和黄豆面,利用少量开水,将三者揽拌在一起,调成稀糊状,然后涂抹在漆胎的有关缺陷处,将孔、纹、坑填平、充实,所有工序都采用自然原料[9]。
彝族漆器工艺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产生,从原料的选取、纹饰的寓意、工艺制作流程,各环节无不是彝族先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在与自然相处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奇珍,是彝族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哲学思想体现。
(四)生产经营方式由个体走向规模化
凉山彝族传统漆器在民主改革以前传承方式以个体和极个别的家族式传承为主,遵循“传男传媳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原则,漆匠们主要分布在喜德县阿普如哈村的吉伍家族和美姑县候古莫村的低热家族,多为社会身份最低下的阿加、呷西。漆器生产大多在农闲时节进行,自给自足兼有少部分代人加工,或者作为民间工艺,民间小规模缓慢发展,商品化程度低。漆匠们使用的工具由原始的“从河滩拾来的鹅卵石,力求扁圆,石质柔软,也可以用错草,起码磨两三遍,到光滑为止”[9]逐渐演化为汉区或由四处游业的铁匠帮助打造脚踏车床上的轴刀和镟刀,使用的木工工具与汉族木工工具相同,且大部分都是从汉区购得。改革开放后,漆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消费量大规模增加,漆匠们也从乡村被吸引至城镇,开办工厂,其中以喜德民族漆器用具厂和昭觉民族餐具厂为代表,开始用机器生产漆器,也开启了彝族漆器作为旅游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与销售。此时的漆器,更多的以彝族文化符号的身份成为了彝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走上了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二、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漆器作为与彝族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日用品、艺术品,经过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其髹饰技艺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发生了些许变化,但因其民族审美观念根深蒂固、地理环境相对闭塞、髹漆技艺传承相对封闭等多因素交织,凉山彝族传统漆器变化总体不大,但作为商品而言,其现代化的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较传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消费也对商品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漆器生产、消费两端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一)原料短缺、传承断代致使传统漆器核心价值逐渐异化
首先,漆器生产原料短缺造成品质发生变异。传统彝族漆器生产所用原料十分考究,木胎原料因为木质的粗细软硬不同或形成材料的肌理不同使得髹漆效果完全不同,质量差异也较大,所以多选用野生的杜鹃树、马樱花木、野樱木、核桃木、黄树、白杨树等树木。木胎漆器品类相对丰富,价格随着国家对天然林木保护力度的加大,适用于制作漆器的木料受到极大的限制,造成以木胎为主的漆器产品生产成本急剧提升,彝族群众用于日常消费的餐具等用品被陶瓷、不锈钢、塑料等材质餐具替代;作为观赏、旅游产品类的产品也用合成板以次充好泛滥于市场。
同时,作为环保原料的生漆、矿石,也因野生漆树的锐减、国家对矿山的保护等原因,使得原料日益紧张,生产成本大幅提升,部分生产厂家选择使用化学漆、聚氨酯、墨汁等颜料介入到漆器髹飾工艺流程中。而化学漆工艺与传统土漆技艺不止于原料的不同,加工髹饰技艺也全然不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随着国家级非遗保护力度的加大,各类媒体加大了对漆器的宣传报道,彝族漆器走出了彝族人的世界,被更多的人认同,作为工艺品与纪念品的功能逐渐增强。然而,化学漆漆器与传统土漆漆器在市场上都以凉山彝族漆器的名义销售,混淆不清,或以假乱真,致使凉山彝族传统漆器核心价值逐渐异化。毋庸讳言,这将是凉山彝族传统漆器髹饰工艺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其次,漆器传承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彝族漆器传统的“父传子”“传男传媳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严苛的家族式传承方式逐渐被打破,尤其为推动国家非遗项目的传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同族别、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漆器的制作,学习人员与规模不断扩大。但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漆器市场不景气,从业人员收入不高,青年人员、尤其是高学历的青年相对于以前也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大多不愿意投入到行业中来,漆器髹饰技艺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替代品增加、需求变化迫使传统漆器重新定位
消费带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因。漆器消费群体从彝族贵族到普通民众到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特色消费群体,消费群体不断的变化,需求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餐具、酒具等漆器一直是彝家人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器物。随着彝族社会一步跨千年,经济活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搪瓷器、陶瓷器、玻璃制品、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等相继进入凉山地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的彝家人都乐意接受颜色、款式多样的生活器具。虽然传统漆器在重大节庆、民俗活动或待客,尤其是招待其他民族客人时使用,但使用的频次在显著降低。
虽然作为日用品的消费量在降低,但作为彰显民族特色漆器的家居装饰的消费呈上升趋势。屏风、内饰、外墙装饰随着彝家新寨的大规模修建而迎来了蓬勃的市场机遇。
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与发展对策
漆器作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现代社会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发扬民族传统工艺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方向,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加大原料树种种植,突破发展瓶颈
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为6.03万平方千米,作为四川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林地保有面积6008.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38亿立方米,有全国保存面积最大、最成功的飞播林区,自然气候条件适宜漆树、杜鹃木等经济林木的生长,扩大漆树等经济林木种植面积、发展“1+X”林业生态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漆器行业上游产业链的发展、也是广大彝区脱贫、阻断返贫的有效路径。
(二)扩大传承队伍,打破墨守成规
无论哪种传统工艺,传承断代无疑是毁灭性打击。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要在开放性的现代社会中获得发展,必须扩大传承队伍,多方式、多途径培养优秀的传承人。首先,打破传承壁垒,让不同家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有机会学习优秀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重点培养兼有漆器文化与彝族文化的年轻人。其次,通过言传身教、学校教育、机构培训等多途径、创新性开启培养模式。最后,在保留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核心元素基础上,加强与各民族、各地区漆器髹饰技艺的学习、交流、碰撞,使传统髹饰技艺与现代艺术、现代文化融合发展。
(三)创造性开拓市场,寻求发展新机遇
漆器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源,历经商周至明清,工艺发展至鼎盛时期,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国粹之一,对我国、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于其他作为奢侈品的漆器,彝族漆器既可以“阳春白雪”身价列居艺术品行列,又可以“下里巴人”实用性置身于民众锅碗瓢盆的日常生活,有着其他类别漆器不可替代的广阔发展市场。首先,积极宣传彝族优秀文化,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彝族作为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人口多、分布广,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借助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彝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认识彝族,增强彝族文化自信,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奠定基础。其次,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意设计投入、推动创意设计向家具、家饰生产延伸。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的推进,凉山州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彝家新寨、异地搬迁居民點大规模修建,带有彝族文化元素的餐桌、大门、屋檐、梁枋、屏风、门窗隔扇等悄然成为新宠,黑之尊、黄之美、红之祥的审美情趣不仅是彝家人的文化认同,也开辟了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新路径。最后,活态传承彝族漆器的髹饰技艺,保留彝族传统漆器核心元素,如三色一世界、生漆工艺流程、手工彩绘彝族特色的图案等,打造艺术精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将彝族漆器的发展与文旅产业关联、融合发展,不仅开发更多具有凉山彝族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更要设计出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文创产品,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打造成一个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特色旅游项目,探索“博物馆+非遗”的模式,促进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凉山彝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与凉山彝族同胞生活休戚相关,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受到了多个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并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色。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也遇到了诸如民族文化被边缘化、传承人断代、市场萎缩等问题,如何利用国家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契机,大力培育和发展诸如漆器这类既能吸引大量劳动力、为民族地区群众脱贫增收做贡献,又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丹.凉山彝族传统漆器工艺当代传承与发展调查[J].文化遗产,2014,(3):73-82.
[2]马锦卫.彝族漆器企业发展情况调查与研究[J]. 民族学刊,2018,(5):63-68.
[3]秦博.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建构与现代意义——彝族漆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16,(9):42-47.
[4]张建世.民族传统工艺遗产的活态流变——以四川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遗产为例[J].民族研究,2017,(2):78-87,125.
[5]聂世忠. 川南彝族漆制食器的装饰构图分析 [J].装饰,2015,(3):109-111.
[6]陈永红,杜莉,张菁. 彝族的餐饮文化及礼仪 [J].中国民族,2010,(11):52-55.
[7]叶宏,邱尼姑.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3):95-102.
[8]周婷婷. 彝族漆器:人与自然原生关系的文化表达[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42-44.
[9]宋兆麟.凉山彝族的漆器制作工艺[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1):110-117.
Abstract:Lacquer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symbol of the Liangshan Yi ethnicity.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this lacquering technique not only maintains its own uniqueness, but also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Han culture, which shows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Han and Yi ethnicit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raw materials, succession of inheritors and variation of decoration skills involved in the Yi ethnical lacquer technique inheritance. To tackle with thes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al culture industry, we should increase the plantation of trees as raw materials, expand the inheritance team and open up the market creatively.
Key words: Liangshan Yi ethnicity; Lacquer; Decoration skills; Rheology; Inheritance
编辑: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