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2020-01-25 11:18方杨
师道·教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字习作

方杨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知识文化传递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交流的纽带。规范使用语言和文字,能让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所传承的丰富灿烂的文化,加深对母语的情感;明确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重要性,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

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一说,教师所教的学生,无论是在写字、说话、思考都是教师的“影子”。正因为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全天候”知识输出者,写好每一个规范字,读好每一个规范音,时刻向学生呈现最完美的形象。同时,要具有“全程意识”,黑板上的板书、学生作业本上的评语,课堂的讲授、与学生的对话,都要努力做到规范,收到示范的功效。

二、培养学生善于查阅、正确认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不少学生“不懂就问”,却懒于动手动脑,不久便“债台高筑”,学习效果不理想。现今,教学的辅助手段逐渐多样化,从最常用的《新华字典》到海量的网络词库,总有一种受到学生的喜爱与追捧。教师可通过适当地引导,教会学生查阅,这是规范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手段,“逼”学生去查询,使他们明白“看过不如读过,读过不如查过”的道理。

三、读、诵结合,加深语感

朗读与吟诵是语言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叶圣陶讲:“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速、语调,将课文中所蕴含着的精华读出来,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深远的意境,读出文字的优美。多种感官齐用,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加强课堂对话训练,规范语言文字

课堂的对话练习是规范语言文字一个“测试仪”,它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这一教学操作方式多样化: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可以是老师抛出类似半命题作文的小习作,要求学生口头表述下去;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答案进行辩论。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这就形成一次不错的词汇运用体验;如果学生说错了,可以及时帮他纠正,加深他对词汇运用的认识; 如果各方所讲意思相同而用词各异,那是最理想的状态,都有成功的滿足感,同时也接触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这种教学方法,无异是一场无人监考的语言测试,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五、横、纵向比较,在比较中进步

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有区别,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知不足而后方能进步”,在不断的比较中成长,才能学到语言文字的精华。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与同学进行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相互印证语言与文字叙述和表达,可以借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另一种是自我比较,指导学生周期性地翻阅之前的习作,并与现在的习作相比较,或让学生周期性录制朗读音频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能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进步。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文字之一,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习惯。这样,语言文字的学习才能从课堂拓展到课外,由校园延伸到社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字习作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