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悦教育”办学特色的构建

2020-01-25 11:18吴洁萍
师道·教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和悦校本课程体系

吴洁萍

在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在和谐舒适的社区氛围中,在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金碧第一小学逐步形成了以“和悦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以“和而共生,悦享成长”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特色教育体系,为学生营造了“舒和”“融和”“亲和”的教育氛围,同时成为了学校成长的强大动力。

一、校园环境,营造舒和美

在硬环境打造上,由学校主导。我们不仅在校园内遍种各类草木,加强课室多媒体资源的建设,还结合学校的特色项目,配套了阮香琴韵室、和乐信息技术室和综合德育区这几大相应特色场室,特色场室不仅是学生学有所长、飞扬个性的学习场所,也是学生展示成果的主阵地。此外还建立了彰显学校特色的文化标识系统,比如建立校史室记录下从创校至今的跨越式飞跃,让大家的贡献都被铭记,定立了校徽、校色,创作了校歌《金碧梦》,展示着金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愉悦之情。

在軟环境营造上,师生自由发挥。比如根据“勤实美新,悦心悦行”的育人主题,向全体师生征集校园内各主体建筑的名字。在集体智慧的结晶下,学校的主体教学楼、大操场以及师生活动走廊和楼道等,都有了寓意美好的名字,如“和悦楼”“同悦广场”“悦览长廊”等,同时使得“和悦教育”的标签深植于师生心中。再者,从学校风雨操场、到教学大楼的每一层走廊,从教学楼楼道到每一个课室,都围绕特色主题进行设计,都展示着各班、各级的“金碧好少年·和悦学子”评选、七彩小社团成果展等等,不仅美化了校园,还成为学校特色展示窗口。

二、课程体系,彰显融和性

1.交织创设课程体系。和悦课程体系由“和悦基础课程”和“和悦校本课程”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大横向维度,与悦心模块和悦行模块两大纵向维度交织创设成“和悦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活动拓展课程和环境拓展课程三大横向维度,与悦心模块和悦行模块两大纵向维度,融入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交织创设成“和悦校本课程”。横向、纵向各大维度的交织产生了丰富立体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各类课程中快乐成长。

2.和悦特色渗透其中。针对基础课程,学校力求均衡推进各个学科的发展,充分彰显不同学科的特色。针对校本课程,学校更是做了很多创新:开展特色的“和润”大德育项目,以“明礼”“守敬”“笃学”“竞技”和“善艺”这五个维度进行评定,将国学课程、艺术修养课程和社区综合实践课程等课程融入项目中;联动社会资源打造了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行”,联合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开展“萌宠进校园”,还有“走进五羊雪糕厂”等科普知识行活动,让社会实践课程多样化;组建了小小实验家社团、信息E社、悦心社(心理咨询社)等探究学习小组,实施小小实验家课程、和乐信息E+课程等以研究为主的课程。总而言之,学校的特色课程充分体现了“和悦”本色,融和了校内外资源,从不同侧面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责任担当、人文底蕴、乐学健体、理性思维、实践创新等素养,达成培养“和悦学子”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体现亲和力

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探求,逐渐形成学校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模式——“和悦教学”课堂模式。具体说来,这一教学模式有三个环节,包括以布置预习自学任务为主体任务的“悦”先一步,以探究与反馈为主体任务的“悦”在其中,以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为主体任务的“悦”享其成,三个环节如和风细雨般从不同教学层面让学生身处其中,吸收充盈的知识、感受学习的愉悦,从人文底蕴、主流价值观、思辨能力、习惯养成、创新思维这五个维度夯实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校本科研,推动教师队伍的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成效。对此,学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立足特色,开展课题和科研。比如《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和悦教育”特色的校本研究》的课题已由海珠区教育局成功立项,为“和悦教育”在课程、教学上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支持;而在平日教学实践中,学校教师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如《对办学实践的深层认识》《弘扬校训,德成于美——我校实施有效德育的思考与实践》等论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指导。二是以“和睦同心,协作共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和谐共进的良好环境。例如,我们长期坚持开展“一课一研”级组磨课教研计划,推动了多元备课、课堂教学、合作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常规教研活动;我们完善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包括实验课题管理制度、实验成果申报制度、实验教师奖励制度等,促进了科研型教师的培养。这一系列的科研教研机制成就了“和悦教师”,从而提高了课堂实效。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和悦校本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