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勤
我镇从2015年开始进行学校信息化小组学习,为更好推动学校信息化小组学习教学改革,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常规、信息资源平台、家长参与、评价体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学校信息化小组学习教学改革。
一、培养优质教师队伍
(一)邀请专家团队进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养
我校多次邀请专业人员定期对我校教师进行软件和平台系统操作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自如操作相关软件,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养。
(二)参与其他学校信息化小组学习课堂研讨,拓宽教师教学视野
我校教师经常参与其他学校或教育局举办的教研活动,拓宽教师教学视野。2017~2019年来,在镇教育管理中心的组织下,行政队伍和骨干教师分批奔赴信息化课堂教学先进市,自上而下学习他们教学管理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进一步打开了我校教师学习的渠道,让我们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深入认知,给我们开展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以科组为单位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规范集体备课,提升备课质量
明确集体备课要求,规范集体备课行为。备课分为一次备课与二次备课,全员参与一次备课,一次备课中主要考虑教材、学生、知识点;二次备课由集体研讨后产生。其中,二次备课之前,各学科备课组长落实各单元的主备人员,然后集中同级同科教师进行二次研讨,主备人员先讲述,其他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主备者做好记录,以及修改教案,供大家使用,形成二次备课教案。
2.人人轮流上实验课,形成特色示范课
每学期初,由教导处做好规划,安排四至六年级各科老师轮流上课。要求一个老师在上课,其他教师都必须听课学习,共同研讨。
二、規范教学常规检查管理
(一)检查与考核
我们坚持完善小组合作考评制度,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月检查与考核,对考核未达标的班级给予补考机会。另外,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实行“蹿课”督查,即教导处成立督查小组,在上课期间,随机走到各上课班听课10分钟,看看真实的课堂情况,并及时记录与反馈。
(二)落实备课和作业检查
学校以科组为单位,每月定期对教师的教案、教研记录、教学课件,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反馈,总结、制定相关的改进策略。同时建立课程初期的申报、期中的过程性监控和期末的总结制度,做好课程质量的全方位保障工作。
三、引导家长参与
(一)召开家长动员会
在信息化开展的初期,我校召集了四至六年级学生家长召开动员大会,把当代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先进设备、先进做法呈现给家长看,借此让家长理解学校使用平板进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设立家长开放日
我们每个学期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纷纷走进课堂,饶有兴趣地与孩子一同听课学习。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家长真正走入孩子课堂,让家长了解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缩短家校之间的距离,形成了家校的合力。
四、建立优质学科资源库
(一)鼓励教师善用网上资源
鼓励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搜集我市微课掌上通的教育资源服务和东莞市教育局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上课件,教学设计、微课进行下载修改选用,形成自己的资源,用于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提升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效率。
(二)开发合适学科资源
我校以学科为单位,分科开发导学案。要求每周除业务学习及同级同学科老师实行任务分工,搜集或开发合适的导学案。所开发的导学案必须资源共享,并注重积累。除导学案外,大力开展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课件、微课的评选交流活动。
五、完善评价和奖励制度
(一)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
四至六年级各班有一张学生的评价表或小黑板,班主任负责落实记录。坚持做好班级日评,周评,月评,学期终评,并在学校公布栏中公示优秀共同体。
(二)对教师的评价和奖励
为了提高课师生参与改课改实验的积极性,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奖励制度,设定合适的奖励方案。其中,每学期或每学年,奖励课改先进班级每级一个,课改优秀班主任每级一名,课改积极分子每学科两名。
六、初见成效
从2015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成绩无论跟自己对比,还是跟镇的平均成绩相比,都有了可喜的变化。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家校的密切联系,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体系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