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河水利遗产 讲好“黄河故事”

2020-01-21 03:49万金红
中国水利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河水遗产水利

万金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2019 年9 月16 日至1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自大禹治水开始,黄河流域5 000余年水利开发史为沿线地区遗留下数量众多、 类型多样的古代水利工程。 至今仍有一大部分古代水利工程还在持续发挥着水利功能并衍生出别具区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功能,成为今日见证中华民族水利发展历程的重要文化遗产。 只有妥善保护好这些水利遗产,才能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只有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水利遗产蕴含的时代价值,才能讲好当代的“黄河故事”。

一、黄河流域水利遗产现状

1.黄河水利遗产丰富

黄河水利开发历史悠久,从大禹导河积石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运行,从关中郑国渠的开凿到现代化的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区成为西部地区的粮仓,五千年的水利发展史为黄河流域留下大量水利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类型众多、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数量巨大, 既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水利遗产, 也包括工程性遗产和非工程性遗产。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约12.4 万处, 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16.2%, 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9 倍,国保单位分布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6 倍。这些遗产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

2.水利遗产价值突出,利用传承前景广泛

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使黄河上众多的水利遗产被纳入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19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 0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 815 处,其中水利相关的文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贯穿黄河流域的古代水利工程隋唐运河和京杭运河更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郑国渠、宁夏引黄灌区、河套灌区等为代表的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价值突出,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高,相继被列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这些水利遗产在长期管护利用过程中,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凸显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水利遗产功能延续,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黄河流域内水利遗产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脱贫攻坚、西部大开发、中原振兴、一带一路、传统文化复兴、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众多水利工程遗产仍旧活态保存,依托水利遗产和水利文化景观建设的郑国渠景区、 壶口瀑布景区已成为国家4A 级景区,成为各方游客旅游观光的首选目的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非物质形态水利遗产社会传承基础好,水神祭祀(大禹祭祀)、传统庙会、水利建造工艺等有助于培育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区域文化认同与凝聚力; 现存遗产外延功能多,文旅创深度结合前景好,一批文创企业相继孵化运营,水文化逐步成为文创产业关注的热点。

二、黄河流域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认识优势条件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黄河流域沿线省份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从保护上看:水利遗产管理责任主体多,“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现象明显,遗产管理效率有待提升;水利遗产管护规章制度不健全,保护工作缺少制度保障;遗产本体条件复杂,分类、分级保护难度大;传承利用项目少,项目落地难;投入保障有待加强,行业遗产保护机制不健全。

②从传承上看:水利遗产活态展示不足,展示形式、方式单一;水利遗产社会关注力度不足,濒危遗产项目增加;长期以来对遗产地周边社会生态系统关注不足,传统水利施工工艺、传统水利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

③从利用上看: 侧重水利功能性开发,衍生功能闲置现象突出,水利遗产资源结构性浪费严重;文化旅游融合度不高,遗产开发模式单一;遗产宣传严重滞后,社会认可度低;遗产价值阐释单一,内涵有待发掘,黄河水利精神有待进一步凝练。

三、保护水利遗产、弘扬黄河文化面临的挑战

①如何提炼黄河水利遗产核心价值,塑造文化内核。 黄河水利遗产遗存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何立足于纷繁复杂的遗产中发掘黄河水利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出具有地域特色代表性元素, 并加以保护、传承、利用,重塑黄河水利文化的灵魂, 是当前活化水利遗产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②如何整合资源,实现“点线面”组团发展。 黄河流域地跨三级阶梯,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样,水利遗产因其背景环境特征具有沿河流线性分布和空间分散的特点。因此多源梳理、空间整合水利遗产资源,通过开放融合创新,构建特色文化组团,并通过特色旅游线路进行空间串联和区域联动,实现整体一张图式的发展是当前活化水利遗产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③如何科学处理保护与开发关系,实现水利遗产传承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间存在诸多博弈,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开发间的关系,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形态、文态、业态”协同发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是当前活化水利遗产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 推进黄河水利文化传承发展的六大任务建议

1.黄河流域水利遗产本体保护利用工程

把水利遗产保护放在黄河大保护建设的显著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黄河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开展黄河水利遗产的调查与评估。 首先要摸清家底,建立基础资料数据管理平台,形成黄河文化带水利遗产专题数据库。 其次充分利用沿线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河道工情监测系统, 加强黄河水利遗产监测。 定期开展专项评估,根据类型、价值和分布情况等,提出分区、分类、分级保护和利用对策。

二是强化物质遗产保护修复。 这需要贯彻落实文物法、水法中关于文化遗产和水利工程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强黄河水利遗产及其遗产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强化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复,对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全面摸排, 按照抢救一批、修缮一批、保护一批的思路,建立分级、分类保护名录和项目库。

三是提高遗产保护等级。 建立并推行黄河水利遗产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管控清单,将水利遗产、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高价值历史遗产纳入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管控范围。 谋划和开展一批省级、国家级水利遗产保护项目。 推动具备条件的水利遗产点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是组织遗产基础研究。 有序推进文化带内古堰坝、古堤防、古码头等重要遗产和遗址区域的考古调查发掘展示工作。 深入开展水利遗产保护的重大基础性课题研究,针对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与技术的薄弱环节,加大相关科研支持力度,开展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 重点加强对水利遗产及其附属设施、古桥、驿道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攻关。 同时开展黄河水利遗产历史演变、工程价值、水利科技与管理研究,客观再现水利历史成就,为后续展示阐释工作奠定基础; 开展遗产病害监测、遗产周边待建项目的保护影响评估专题研究。

五是打造水利遗产廊道。 依托水利遗产在黄河沿线建设黄河文化专题水利公园, 开发黄河文化研学之路。 在文化遗产资源条件较好的河段,以河流湖泊为线,城镇为片,建设独具特色的水利风景区。 统筹好黄河沿线周边名城名村名镇、 名人故居、会馆商号等展示空间,构建虚实结合的文化遗产知识型旅游产品,打造黄河水利遗产展示廊道。

2.黄河流域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水利韵味提升工程

推进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水利系统整体性保护、 文化挖掘和功能提升,打造水文化、水利记忆、水利艺术的集中展示体验地。

一是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水利韵味。 加快构架以水利遗产为典型要素的文化展示平台,以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典型水利遗产、水利遗产活化展示项目为核心支撑。 将水利元素纳入城市建筑设计、 景观风貌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以及对外宣传展示中,提升黄河水文化的可识别性和可感知性。

二是唤醒名城名镇名村的水利记忆。结合生态文明城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沿线涉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与环境整治, 强调村镇历史格局与城镇风貌肌理的完整性保护。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水利社会生态系统的延续性保护。

三是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评估确定一批能够反映各地黄河水文化内涵和风貌特征的历史建筑,建立“一房一档一图则”的档案名录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鼓励历史建筑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度、合理的功能拓展与使用。

3.遗产区背景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划定黄河生态红线,加快水系沿线生态保护和景观设计,充分发挥水利遗产在防洪排涝、灌溉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水利综合功能。

一是制定水利遗产保护生态空间准入制度。 制定实施黄河河流水系环境功能区划,落实空间环境准入制度。 加强核心保护地带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有序关闭、腾退对生态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企业。 严守建设开发地带生态空间,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对开发建设项目设置准入“门槛”,实施生态保护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二是构建良好生态水环境。 加快推动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 做好清淤与截污、引水与排水、净化与绿化结合,促进河流生态修复。深入开展重点河段、关键遗产点周边河道清淤、河网修复、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加快河湖水系湿地生态功能恢复,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河湖水系自净能力。

三是提升遗产沿线河道景观艺术水平。 充分发掘遗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提升黄河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景观。 加快推进滨河绿色生态廊道打造,强化岸线绿道、步道、 自行车道以及湿地公园、 城市公园、“慢生活”休憩广场、郊野公园等建设。 加快建成与遗产周边区域空间相适应、滨水绿道全覆盖、慢性路网与道路公交系统相衔接的路网系统, 按照国际化标准做好多语言标志标识系统, 完善游客中心等文化旅游设施的形象设计,充分展示黄河风情。

四是开展沿河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黄河重点河段和遗产地周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升改造,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建设。 强化污染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流域环境风险评估。制定流域应急预案,提升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严格水域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水利遗产所在区域河湖水系空间管控范围。 加快开展重点河段、典型遗产点保护管理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科学合理划定岸线功能区,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 对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严格监管,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水域,对乱占滥用岸线,盗挖河沙、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4.黄河流域非物质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把黄河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作为传承增强地域文化价值认同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活态保护、展示和传承利用,讲好“黄河故事”要推动水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

一是创建国家级黄河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对黄河沿线传统民俗、曲艺和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整体性保护。 打造一批具有水文化韵味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民俗文化村、综合性非遗展示馆、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平台载体, 培育一批品牌展演展示活动,努力打造河源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等一批黄河文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二是加快对濒危涉水非物质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建立黄河水文化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数字化数据库,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积极推进优秀保护成果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名册”项目,进一步提升非物质形态水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传承人群、提供传承实践能力。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和空间的保护,实施周边自然、人文环境和聚集区域的整体性保护。

三是实施水利传统工艺保护振兴计划。 大力弘扬传统“工匠精神”,适当融入文化创意设计理念,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将其纳入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重点支持其发展振兴。 重点在辖区内特色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创意园区(街区)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参与式展示平台。 增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在传承振兴传统工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加强重点水利非遗展陈设施建设。 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支持民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习所建设。 开展非遗宣传活态展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原有历史空间相结合,鼓励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依托遗产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重要传统节日,开展黄河水文化主题展示传播活动。 推动水文化元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建立一批黄河水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支持辖区中小学开展黄河水文化研学游。

五是创新发展“互联网+”非遗传承。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的网络宣传水平,助力“非遗”项目振兴。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现代信息等手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传播和交流,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5.黄河流域水利遗产文旅结合发展工程

全面完善优化黄河水文化文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精品水利旅游区(线路)、丰富水利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品牌营销,促进水文化研学游与历史经典、时尚等产业聚集和深度融合,打造水文化研学游精品带,激发水文化活力,赋予新时代水文化内涵。

一是提升文化遗产展示阐释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以沿黄堤防为基础,建设高标准旅游自行车道、慢行步道,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健身、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风景道。 完善已有旅游线路服务设施,合理布局一批自驾车露营地、 特色乡村旅游点。 完善黄河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推进沿线旅游厕所建设。

二是建设黄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水利风景区是水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系统发掘、阐释、保护、传承黄河沿线水文化资源,以科学的景观设计展现水文化、以全面的导游系统解析水文化、以特色多样的专题展览彰显水文化、以浓郁的地域风格塑造水文化, 建设黄河水利风景区,可提升区域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开发水利遗产精品研学线路。 深入挖掘黄河水文化的深厚内涵,强化黄河旅游品牌的塑造,打造独具韵味和魅力的黄河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强水利旅游资源、旅游线路的跨区域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把水文化内涵和水文化元素融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四是丰富水利遗产文旅产品体系。 依托黄河现有水利遗产展示展陈设施,开发水文化研学旅游产品。 鼓励以黄河水文化为主题,打造高水平实景和剧场演艺产品,开发文化演艺旅游产品。 促进水文化与体育深度融合, 举办系列水利文体赛事活动,开发连接主要遗产点段的徒步、 健走、自行车骑行、 自驾车等休闲体育产品。 结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孵化区域特色的水文化文创产业。 深入挖掘黄河水文化内涵,以优质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契机,发展水文化与数字技术、 影视动漫、文艺演艺、艺术创作、创意设计、文化装备等领域的合作。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和发展,发挥历史产业与时尚产业的集聚优势。

六是搭建“黄河水文化”互联网综合展示平台。 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黄河数字资源,利用GIS、AR、VR 等技术,搭建黄河水文化虚拟展示平台,实现对水文化要素的网络集成展示。 整合遗产地周边吃、住、行、游、购、娱等元素,完善黄河文化游憩网络服务和信息服务,创新水文化营销模式与体验模式。

6.水文化传播交流工程

加强黄河水文化的科技、 文化、艺术、社会价值研究,鼓励相关文艺作品创作,讲好“水”故事。

一是加强黄河文化传播机制。 充分利用各类水文化展示平台,密切黄河水文化与市民生活的联结,改造提升黄河博物馆,鼓励沿线省区结合地方特色建立黄河文化专题展陈馆,激发黄河水文化公共传播的活力。 增加对各类黄河文化研究团体的支持资助力度,鼓励沿线宣传部门定期开展黄河文化专题研究和学术研讨,推介区域文化形象。

二是夯实黄河文化研究基础。 深入开展黄河水文化学术交流,建立黄河文化研究智库,推动合作研究与项目交流。 组织创作《黄河文化丛书》《黄河遗产图录》等介绍黄河文化的图书作品。

三是加强黄河文化传播表达。 挖掘提炼黄河水文化内涵,阐述流域文明史,讲活黄河文化的历史传说和当代故事,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阐释力。 推动黄河水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提高黄河文化的知名度、 美誉度、影响力。

猜你喜欢
黄河水遗产水利
遗产怎么分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黄河水是胶体吗
两滴黄河水
千万遗产
包头市城市规划区承压水分质供水探讨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