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内容摘要】“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枢纽”地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指向。只有当教师指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研究指南,以史料作为依据,将需要认知的历史事物置于合适的时空坐标下进行研究,才能够对历史事物形成“理性”的解释与“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涵养家国情怀,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此定义,可以得出以下三个认识:其一,“历史解释”是属于技能、情感类别范畴的素养,是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基础,故对涵养“历史解释”应是潜移默化;其二,“史料”是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是培育“历史解释”的主要途经;其三,对历史事物的“分析”是否“理性”以及“評判”是否“客观”是验视涵养“历史解释”素养是否达标的两个重要维度,而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立足恰当的时空坐标,分析、评判历史事物则是达成目标的必须。由此可见,“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枢纽”地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指向。笔者联系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就涵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以求教于历史教育界同行。
一、坚持唯物史观,守正“历史解释”
“解释”是“历史解释”的要义所在,即历史研习者在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基于历史事实,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因此,要对历史事物形成理性的分析、客观的评判的前提就是要选定唯物史观,这一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研习历史的理论指南。
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这一重要内容时,为帮助学生对其形成理性、客观的历史解释,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步骤一: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图表以及文字史料,指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和联系课本内容,加深对19世纪中期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国家社会状况的认识,分析孕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特征;例如,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较之前有了极大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以及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榨,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的理论来源等等。
步骤二:在学生认识到孕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阶段特征之后,笔者继而发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处于同一时空,但马克思却能超越他们,与恩格斯共同总结出社会进步规律,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这又是为什么呢?”以此引发学生对马克思本人的关注。
步骤三:待学生求知欲被激发后,笔者向学生展示能体现马克思对真知的执着追求、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品质和先人后己的牺牲精神的典型素材,帮助学生认识马克思对人类的无法估量的贡献。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引领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南,通过对典型史料的分析,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需求的同时,也认识到马克思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对时代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加深了对“时代造就英雄”与“英雄引领时代”辩证关系的理解,不但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解释”,也坚定了学生以马克思为学习榜样的信念。
二、确立时空坐标,创设情境,情入“解释”
“历史解释”属于技能、情感类别范畴的素养,是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基础,无论是“历史解释”还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均与学生的“情感”有着不可割离的关系。然而,历史事物均是远离现在的“遥远的过去”,课本中所陈述的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思想文化艺术,它们赖以产生的“历史土壤”与学生当前生活的自然、人文环境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物天然欠缺着相关的情感和知识背景,因而那以对历史事物形成理性、客观的“解释”,更何谈实现“情感共融”。
要使学生对历史事物形成理性、客观的“解释”和“评判”,教师就必须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与所学知识高度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纪录片、音乐、文物复制品、名家巨匠作品等等,尽可能从多维度构建所学知识的产生的历史环境,拉近学生与所学历史事物的时空鸿沟,增加学生对所学历史事物感性积累,引发学生与所学历史事物的情感共鸣,继而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常识和技能储备,形成合理的解释。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开展大规模有计划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备考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对其讲通讲透是非常必要的。当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已不再是往日的“一穷二白”,生活在物质丰富、文明发达当下的学生对于成立之初的新中国状况是了解不多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新中国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相关内容产生更为真挚的情感,形成科学的理解,笔者在执教“新中国建设的起步”这一子目时,补充了几则有针对性的史料给予学生阅读,并设计“问题链”:
史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中、印、美钢、发电量(人均)情况比较:
史料二:……中国过去重工业的根基非常孱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欧美列强都来欺凌……
苏联……从重工业开始,用十多年的时光就走完了欧美国家用半个到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实现了工业化。
师:根据史料一、二,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生:改变重工业落后状况,巩固国防以及学习苏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史料三:
1952年与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量对比:
师:根据史料和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到1957年,新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和成因。
生:状况:1952年到1957年,中国工农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尤为明显。
原因:“一五”计划开展,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史料四:……至于机器制造业,近代中国国内几乎是空白……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重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则多被列强控制……
史料五:北伐时期,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荣宗敬承销债券,被其拒绝。蒋介石为此大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产业……
师:新中国开展“一五”计划,只用了5年时间,就为工业化发展奠基;而中国民族工业历经百年时间的努力,却无从发展重工业。请联系史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生:原因:近代中国重工业无法发展,主要是受到了内外反动势力的阻碍……
启示: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国家发展是民族独立的重要元素……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但可以尽最大程度地理解和解释“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也可以使他们身临其境体会革命前辈创业之艰辛,并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问题驱动,增强历史解释的逻辑性
历史解释素养的涵养离不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知识灌输作为主要传习方式的,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的,气氛沉闷的讲堂是决不能达到涵养素养目的的。问题驱动,引领思考就是实现学生积极融入研习活动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根据学业水平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现状,将课堂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并作为预习作业提供给学生作提前了解。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同学分组讨论,尽量让他们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发挥指导作用,当讨论偏题或者学生们误解题目的主旨时,进行提醒和指导。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时候,其实就是围绕着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解释,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是“历史解释”水平1要求之一,另外,任何教学方式均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常教学中,将课本上一些历史结论转化为问题,指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结论的理解,理清历史逻辑,形成客观的解释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手段。
例如,“文艺复兴思想家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原因”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对此,笔者運用创立问题,通过师生“会话”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师: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为什么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生:14世纪的意大利,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师:历史人物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实现其目的,往往受制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14世纪的时候,资产阶级和封建教会的力量对比如何?
生:当时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实力远不及封建教会。
师: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远不及封建教会,所以资产阶级思想家不能直接宣传新思想,所以只能够采取间接的宣传方式。这种间接的方式是什么?
生:以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以复古之名而创新。
师:为什么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会选择“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作旗帜呢?
生: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着“共鸣”,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典籍和研究人才。
通过问题驱动,笔者指导学生逐层深入思索,逐渐理清了文艺复兴思想家为什么要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历史逻辑,深化了对课文呈现的历史结论的解释。
帮助学生涵养“历史解释”素养,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高中历史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没有“历史解释”的历史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而“历史解释”缺乏理性、客观,则更是异常危险。要帮助学生对历史事物形成理性、客观的解释,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研究指南,以史料作为依据,将需要认知的历史事物置于合适的时空坐标下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历史事物所形成“理性”的解释与“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渗透家国情怀,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孙曙光. 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模拟试题[J]. 广东教育(高中版),2007 (05):53-58.
[2] 顾海良. 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党建研究,2001(04):24-26.
[3] 赵家祥.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J]. 教学与研究,2010 (07):17-2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