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艳玲
【关键词】 厌学心理;成因;课业负担;评价;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33—01
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是目前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意志消沉,甚至不想上学等。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严重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经过长期对中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小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1. 身边环境中的负面评价和影响,引发学生的厌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思想,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学习状态的指示器。父母若是常在孩子面前发表“读书无用论”,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久而久之,学习越发跟不上,也更加不愿学习。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评价不当,或是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是期望过高,反复唠叨,常常抱怨孩子不够努力,或者即使努力了,也得不到认可,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慢慢消磨掉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 课业负担过重,外在影响又分散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尽管给师生减负的问题被普遍关注,但却从未真正解决。一方面,受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常常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满足家长的期望。即使老师减少了作业量,家长也会给孩子“加餐”。在这种过重的负担下,有些孩子学习兴趣降低,不愿主动学习,厌学情绪见长;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和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了学生学习中的辅助用具,查资料,看通知,但在将其用于学习的同时,学生往往抵挡不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来,这些因素无形中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3. 学生自身思想压力大,对学习的兴趣无法持久。一方面,学生年龄小,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天长日久,厌学情绪逐渐滋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障碍也会导致厌学,对学习没兴趣,老师和同学评价低,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学习方法欠佳等,这些学习障碍导致学生思想压力大,对学习的兴趣无法持久。
二、小学生厌学应对措施
1. 尽量减少负面评价,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克服厌学情绪。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孩子在的场合尽量远离手机,少刷微信,少看视频,减少对孩子的干扰。同时,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少点横向对比,只要孩子取得一点进步,就应该给予表扬鼓励。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归因,当失败时,多从学习态度和意志力方面去着手,并以此自我激励,从而慢慢树立学习的信心。
2. 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内在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厌学的孩子大多都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多采用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帮助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内,要鼓勵学生参加各类兴趣小组,使他们既动手又动脑,活跃思维,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使作业的形式多样,读、写、画、算、演互相补充,即巩固了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在校外,鼓励家长们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开阔眼界,既有利于培养亲子关系,又使孩子的生活多样化,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3. 强化家校的配合与联系,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社交工具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状况,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将整体引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与同伴建立友谊,让那些成绩优秀孩子带动其他孩子共同进步。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教给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正确做法,让学校和家庭配合起来,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学生自身,首先,在生活和学习问题上不断磨练他们的意志,杜绝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和遇事退缩的习惯。其次,教会具体的知识点,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这样,孩子信心足、动力强,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最后,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具体困难,多面对面的沟通指导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找到导致其厌学的症结所在,及早进行控制或者疏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学生的厌学心理必将得到矫正和克服。这些厌学儿童也会和其它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健康成长。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