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多样态小镇青年

2020-01-20 02:44田丰
人民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互联网

田丰

【摘要】“小镇青年”一词并非源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而是最先出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虽然具有相似的人身经历,在文化消费、人生体验上能够产生共性和共鸣,但群体存在一定的内部异质性。小镇青年已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和文化标记,成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人群。

【关键词】小镇青年 互联网 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K828.4 【文献标识码】A

“小镇青年”一词并非源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而是最先出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实际上,关于小镇青年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广义上讲,小镇青年既包括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的青年群体,也包括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的青年群体。狭义上讲,小镇青年是既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又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的青年群体。小镇青年概念出现之后,在媒体和学术界的使用也较为混乱,而本文对小镇青年的界定则是按照其出生地和生活地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游侠小镇青年,指的是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现在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青年群体,进一步可以分为一线城市游侠小镇青年和二线城市游侠小镇青年;第二种是原住小镇青年,指的是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且没有长期外出生活经历的青年群体,基本等同于狭义的小镇青年;第三种是回流小镇青年,指的是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且曾经有半年以上一二线城市生活经历的青年群体;第四种数量较少的是半回流小镇青年,指的是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且在一线城市生活过半年以上,返回到二线城市或者省會城市生活的青年群体。由于半回流小镇青年在态度行为上与二线城市游侠小镇青年区别不大,可以将其并入二线城市游侠小镇青年。总体上看,这四种类型小镇青年合起来,就是广义的小镇青年,本文重点分析的是游侠小镇青年、原住小镇青年和回流小镇青年,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9年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白皮书》。

从负面标签到身份认同,小镇青年不断“崛起”

从学术意义上讲,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其所归属群体的一致性认知,以及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的认可。一个社会群体能否成立通常取决于能否产生足够的集体身份认同,并获得相似的群体情感和集体记忆,进而使得其身份获得与众不同的社会意义和归属感。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无论何种类型的小镇青年存在身份认同的比例都在四分之三以上,说明其具有比较强烈的集体身份认同。其中小镇青年身份认同比例最高的是原住小镇青年,比例接近85%,而小镇青年身份认同比例最低的是回流小镇青年,比例只有77%,两者存在着明显差距。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类型中均有一小部分不了解小镇青年的定义,以及不认同自己是小镇青年的人群。尽管如此,小镇青年的集体身份认同已初步形成,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地区的青年群体对源自于媒体构建的小镇青年的概念和身份已基本认同。

小镇青年早期被媒体使用时带有一定的负面标签,多指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收入、没有稳定职业、在三四五线城市无所事事的青年人。但这种负面形象很快被大量的事实反驳,证明小镇青年无论是财富上,还是精神上并不输于一二线城市青年,而三四五线城市慢节奏、无压力的生活方式反而成为在外打拼青年们向往的生活方式。故而,小镇青年实质代表着某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小镇青年形象的演绎也逐渐丰富起来,毕竟出生在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一些曾经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切换的青年人也呈现出多样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符号。

从社会文化追随者到网络文化引领者,小镇青年成为社会文化中掌握一定话语权的群体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一向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如果没有互联网,三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难以走到聚光灯下,可能会永远被埋没在眼角余光里。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掌握和引领文化潮流的通常是社会结构中的上流社会阶层,或者是掌握了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文化潮流引领和时尚塑造上扮演着核心角色,而处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中下社会阶层往往是主流社会文化的附庸者和追随者。但这一规律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互联网具有强烈的去中心化和平权化特征,上流社会阶层和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角色受到了挑战,特别是互联网巨头为了维系其用户增长,不约而同地将触角伸向三四五线城市居民,小镇青年则成为用户渗透和用户下沉的重要目标群体。无论是快手的土味短视频,还是拼多多的低价竞销品,其背后的公司都成为互联网风口下被资本追捧的明星产品,长期被社会所忽视的小镇青年也逐渐成为社会文化中掌握一定话语权的社会群体,从社会文化追随者转变成为引领网络文化的重要力量。

如今,真正引发社会关注的并不是小镇青年在中国社会中的经济社会地位得以提升,而是青年一代主导的网络文化逐渐兴起。在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近乎平等的投票权,从早期的网络文学,到现下流行的短视频,阅读量和点击量是直接影响网络文化潮流的关键指标,除去灌水和造假的因素,小镇青年的规模注定了他们在网络文化中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调查涵盖了互联网公司较为注重的二次元、饭圈、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四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活动,分析小镇青年对以上网络文化的了解程度。可以发现,小镇青年最了解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游戏,无论是一二线游侠小镇青年,还是回流和原住小镇青年,比例均超过80%。对网络直播的了解比例则略有差异,回流小镇青年比例超过80%,一二线游侠小镇青年比例明显要低一些。令人比较惊讶的是,了解二次元和饭圈文化的小镇青年比例大幅低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前者曾经是青年一代最流行文化的符号,后者则动辄上亿的点赞转发量,但却没有出现在小镇青年最熟悉的网络文化中。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互联网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