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杰
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变得愈来愈高。公立医院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当然,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从总体目标来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包括提升患者满意度,持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从内容层面来看,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对医疗技术、文化以及运营管理进行不断优化,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以及服务效率之间的协调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公立医院需要及时更新理念,从医疗技术、服务意识、医风医德、管理、基础建设等多个层面出发,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如此一来,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可靠、满意的医疗服务,为新医改深入实施提供助力。
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是指利用医学知识以及医学技术,在现有条件下,医疗服务过程中增加患者期望结果的程度。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涉及医疗基础质量、医疗环节质量以及医疗终末质量[1]。如果从社会、患者以及医疗机构层面来看,医疗服务质量则涵盖了工作质量、医疗技术质量、感知质量以及综合质量。当然,医疗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特定道德要求以及环境之下,患者会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医疗服务产生差异化的认知。医疗服务质量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不断提升[2]。
一直以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都备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目前来看,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呈现了上升趋势,但在部分环节上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1)医疗环境有待完善。公立医院的占地面积以及空间相对紧凑,门诊大楼、病房大楼间隔相对较小,缺乏个性化服务区。当医院就诊人数较多时,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且患者无法将私家车停入院内,会给患者就诊带来不便。院内一些基础设施如指示牌、电梯等使用年限较长,未能及时更新,且缺少固定就诊引导点,导致部分患者来回往返寻找科室,耽误了患者就诊时间。(2)就医流程相对繁琐。在部分公立医院当中诊室相对分散,患者就诊、检查以及缴费需要来回往返,医院在引流工作方面存在缺陷,会影响患者就医体验。通常情况下,患者就医需要经历挂号、候诊、就诊、缴费、再次候诊、检查、再就诊以及开取药物等流程[3]。从上述流程当中不难看出,患者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窗口排队等候或就诊科室排队等候,就医效率会有所下降[4]。(3)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到位,缺乏换位思考,未能从患者角度出发来审度问题。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对自身病情不了解,一些患者的疑问较多,可能会频繁询问医务人员[5]。但某些医务人员可能由于工作繁忙,疏于耐心讲解以及心理疏导,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导致护患纠纷,这对于医院形象建设显然是不利的。
一方面,公立医院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对内部环境进行持续性优化,将功能设施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为患者群体创造一个安全、安静、相对舒适的诊疗环境。例如,医院可构建立体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库,做好私家车信息登记。基于信息技术对私家车车位进行监控,引导车辆停放,缓解停车困难问题,避免大量车辆在院外聚集而影响交通秩序。又如,医院要加大高端设备以及先进医疗器械投入[6]。及时淘汰一批陈旧设备,引进一些先进的治疗、诊断硬件设施,为临床诊疗提供硬件支持,以此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要对患者就医环境进行适当优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可适当扩大规模,设置一些个性化服务区如读书角、休息室等,并完善绿化建设,通过设置休闲区让患者获得人性化服务。同时要对诊区、病房等进行结构优化,将各个独立的功能区相互串联起来,促进医患分流,形成良好的就医秩序[7]。
在优化患者就医流程过程中,要从患者层面出发,对院内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配置优化,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首先,要对院内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医院可设置预约服务,并对专家出诊时间进行协调,逐步扩大专家挂号量以及可预约科室数量。通过构建多学科诊疗信息化平台,将各科室及学科之间串联起来。结合患者信息以及实际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8]。将以往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单点对接”转变为患者与多位医生之间的“环形对接”,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其次,要加快院内信息化平台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将网络预约以及传统短信、电话预约服务结合起来,让患者在诊疗之前便能够进行分流,尽可能缩短患者挂号排队时间。信息化平台还整合了自主缴费、报告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提升诊疗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医院还可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咨询、远程会诊以及远程诊断等,打造出智慧医疗生态环境[9]。另外,医院要对诊疗区域布局进行优化设计。为了避免患者在就诊高峰期出现排队拥堵的情况,医院可以病种为基础,对门诊科室布局进行重新划分,分别设置候诊区与就诊区,并将挂号窗口与结算窗口进行适当整合,尽可能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10]。
公立医院以及医务人员要及时更新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利益为服务导向,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一方面,公立医院内部要重视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操作培训、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医学伦理培训等,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提升相关人员岗位胜任力[11]。对于窗口服务人员可对其进行礼仪仪表相关技能培训,规范服务操作,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医院要适当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医院可发展志愿者服务,由医务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医疗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引导、陪检、代取报告等服务,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并将其逐渐打造为医院文化品牌,为医院形象口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医风医德建设是公立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要给予高度重视。首先,院长、党委成员等要发挥领导作用,设置医风医德办公室,由院长主抓,医疗、护理、人事等辅助监督并执行,将医风医德建设融入到各个环节当中,共同创造和谐氛围。其次,医院内部要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完善《医风医德教育制度》、《医风医德考评制度》、《医风医德奖惩制度》等,将医风医德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12]。另外,在职工大会、院周会以及科室会议上充分宣传医疗卫生改革精神,并将医风医德建设与廉政建设关联起来。通过开设廉政教育专题讲座、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影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不断提升医务人员廉洁自律自觉性;针对医疗卫生系统当中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用以警示。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医务人员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使其形成端正的物质利益观,让医务人员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主动抵制不良行为,进一步推进医院医风医德建设。
综上所述,为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刻不容缓。通过优化医院环境建设、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以及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从患者角度出发,为其提供优质可靠的医疗服务,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就医体验,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