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学科建设模式概述与探讨

2020-01-20 03:40刘城璐邱景富霍本立
中国医院 2020年4期
关键词:医疗学科医院

■ 徐 畅 许 红 朱 贤 刘城璐 邱景富 霍本立 黄 莉

学科建设作为医院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指标,直接反映了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各方面的水平,并关系到医院的社会竞争力。因此,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尖端医疗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高质量学科,成为当代医院发展的重要任务。早在1995年,国家计委、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文件中,医院学科建设就已被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在20余年的时间里,通过各医院对学科建设路径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涌现出了众多成功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学习、借鉴此类模式,能增加医院管理者学科建设思路,从而促进医院学科发展,提升医院学科影响力。

1 各类学科建设模式

1.1 院内资源整合类模式

此类模式是通过优化原有组织框架及管理制度,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利用学科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促进学科群的发展。该类模式中,医院可在短期内搭建起组织框架及相关管理制度快速投入实践,建设时间较其他模式短。但该模式只是将医院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未能吸纳院外优秀学科人才及前沿技术,所以学科水平短时间内难以提高。

1.1.1 联合体模式、技术纽带模式。此模式是以各学科优势技术为纽带,设计组建该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探讨其对相关学科领域内各疾病的诊治作用;通过资源整合、管理制度改革等措施联合各学科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攻坚克难,从而达到推动该技术横向发展,提升学科优势、壮大学科群的目的。例如上海长征医院将泌尿外科肾移植技术与普外科肝脏移植技术进行强强联合,组建器官移植研究所,充分发挥医院移植技术优势[1]。

1.1.2 “院中院”模式。“院中院”模式是将有大量床位数、患者资源,且持续发展空间大的某个或几个科室,在已经无法以科室模式继续管理的情况下,通过资源整合而组建起来的学科群体[2]。它的建设体现学科规模“大”和医疗技术“强”的双重特点;“院中院”在结构上具备一个医院的基本要素,在宏观管理上“母医院”只管理到“子医院”层面,保证“子医院”内部管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隶属关系上完全受“母医院”的领导。例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病院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院中院”模式的特色及优势。

1.1.3 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是把多个学科、医疗组通过专业联合中心的统一协调来完成组织工作机制的一体化高级保障模式[1]。这种组织形式是将各学科纳入临床实践与科研活动之中,通过一定的工作机制形成统一组织构架,统一制度和标准,使之协同运作。例如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将整形、皮肤、烧伤等专业的11类学科进行一体化建设,使医院取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

1.1.4 专病模式。该模式是为了应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而带来的单病种诊疗中“专”和“全”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新的学科建设模式。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对于特定的疾病已经探讨出相对固定的诊疗路径,而在这一路径上的各种诊疗手段分布于各相关学科。因此,将这些诊治方法整合,采取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服务,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探寻最佳治疗方案,达到提升疾病诊治能力、树立医院品牌的目的。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罕见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慢性肾脏病专病诊治中心、冠心病诊治中心等都体现了专病模式多学科诊疗的特色。

1.2 院外资源联合类模式

该类模式是用联合外部医院形成区域内学科联盟或与顶尖研究中心形成合作关系的方式,达到扩大学科规模、提升学科水平的目的。该类模式可以使医院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学科规模,同时在联合过程中充分吸收外部优秀人才、前沿技术、管理经验,因此能更权威地推动该学科建设,使之能较快成为区域内的高水平学科。但该类模式要求在联合外部医院时,要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这将具有较大的行政难度,需要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

1.2.1 学科医联体模式。该模式是指大型公立医院以其传统优势学科为载体,以临床应用为核心,整合区域内多家医院对应学科,成立单个学科层面的医疗联盟[4]。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附属儿科医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复旦儿科医联体”就是其典型案例。它通过统一人事调配,实行学术主任和科室主任共同管理的双主任方式,主抓人才培养、医疗质量和新技术引进,来加强学科建设;同时建立绩效管理平台和风险分担机制破解各自分散的医院间的利益格局[5]。该儿科医联体仅用两年时间就显现出了巨大优势,充分展示了该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也正在建立此类儿科联盟。

1.2.2 哑铃模式。该模式是由海军军医大学与派出的留美郭亚军教授所创[1],是指引进国外某学科顶尖人才,让其保留国外研究工作,同时选择适合双方发展的研究项目,在医院建立同类型研究室,国内外共同开展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双边合作、优势互补的多渠道的合作研究方式,带动医院学科迅速发展。

1.2.3 临床专科学院模式。该模式是首都医科大学经过10余年的探索,从历年开展的深度整合附属医院临床资源活动中摸索出的临床学科创新平台发展模式[6]。临床专科学院是以学术为核心的非行政实体的临床学科整合发展平台。该模式由学校主导,依托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跨越医院行政界限,将各附属医院相同的学科联合起来,建立各个临床专科学院。同时,各临床专科学院通过民主选举,确定院主任和挂靠单位,成立院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建立工作制度[4]。此模式的特点是将重大疾病研究作为结合点,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作为明确目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使医院科研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1.3 与生物、理工类学科结合类模式

该类模式是将生物、理工类学科知识与医学相结合,以应用为导向,探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新的突破点。此类模式把握住了生物工程学、生物医学材料学、医学物理学等交叉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一旦结合成功,将可以使医院在该学科领域迅速建立优势。但由于该模式要求医院具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及大量优秀的理工医人才,所以医院前期投入成本会比较大;同时研发周期也比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目前较为成熟的该类模式仅为理工医结合模式。

理工医结合模式又称产学研模式,该模式是在把握现代医学发展和诊疗水平越来越依赖先进诊疗设备和高端药物这一新特点的情况下,所实践出的新型学科建设模式。它要求在具备扎实的理、工、医和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按照该学科需要及其特点进行复合,运用医工、医理知识,探究疾病新的诊疗方法,研发新的医疗材料、设备,注重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从而推动学科发展。例如重庆医科大学海扶技术发展之路就是依托于本校超声工程研究所进行基础研究,由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成果转化,再由重庆海扶公司进行设备生产销售,附属医院进行设备应用及教学的典型产学研模式[7]。

1.4 其他类型模式

1.4.1 差异化模式。该模式是在医院学科建设中运用承认差异、发现差异、管理差异、利用差异的原则,从而实现医院学科建设资源最佳分配[3]。该模式要求医院管理者牢牢把握不同学科发展特点,做到重点学科人有我强,特色学科人无我有,潜在学科精心培育;突出层次管理,按照总体战略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对不同学科进行层次划分、分级投入、分层建设。例如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学科建设中利用差异化管理,形成了重点学科领导,优势学科支撑,潜力学科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使得学科整体水平快速提升。

1.4.2 虚拟化模式(又称:虚拟学科建设)。该模式是指一些独立的医院科室或外部的卫生机构为了满足某种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或康复等需求,以实现共同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为目标,以信息网络为技术基础,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等为组织形式,借助医院内外部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组织[8]。例如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联合各专科 ICU,成立了重症医学中心这一虚拟学科,采用“分散分布、统一管理”的模式,制定ICU 管理规范,统一ICU的质控标准与操作流程,定期开展集中教学与培训活动,并组织多个专项的课题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医院重症医学的发展[9]。

1.4.3 生态型模式。该模式没有具体实施路径,它是指对学科发展进行超前布局,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学科方向或者管理方式调整;同时通过在学科人才、资源、生存空间等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优势学科的更替,突出学科建设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原则,以此促进学科发展。

2 讨论

自新医改以来,学科建设一直被作为医院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国务院办公厅历年所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医院学科建设被屡次提及。其中在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更是明确要求“围绕区域重点疾病,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全国建立若干高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10]。”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医院经过长久的实践,已探索出多种成功的学科建设途径,学科建设模式具有了多样性。其多样性的产生是必然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同级医院之间相同学科的规模、学术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针对各医院医疗服务需求不同、学科技术优势不同等各项差异,学科建设也必然需要从不同路径展开。因此,学科建设模式不具有普适性,管理者只能从中借鉴经验,切不可生搬硬套。对于自身底子硬、学科基础好的医院,可以采用院内联合型模式达到学科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对于缺乏学科人才、基础条件差的医院,可以采用院外联合型模式,借助外部“输血”发展学科;而对于在一定区域内已有所影响力,其发展已经达到瓶颈的大型医院,则可以用学科医联体模式或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的方式进一步发散学科优势,扩大医院影响力。

如今,医院学科建设内容已被各专家学者所认同,即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学科任务、学科人才、学科管理5个要素。学科建设模式从不同学科建设内容的方向对医院学科发展路径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其建设方式更加多变灵活、更加具有战略性意义。新时代,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政策导向,政府逐步开放医疗市场,推动社会多元化办医及“互联网+医疗健康”;同时,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医疗机构愈加能把握时代脉搏,能大有所为。此时,医改成效将持续显现,医院学科建设也必定会涌现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模式。

2.1 医联体学科建设模式

在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背景下,通过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医联体建设方案,使得处于任何一级的医院都能将本院的学科建设融入医联体建设的大环境中。在这种以联合作为主要建设方式的环境中,各医院通过有效的强强联合或以强扶弱都可有效地促进学科发展,但如何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破除“虹吸”效应,做到有机联合是该背景下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

2.2 健康管理式学科建设模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大健康理念,提倡在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不仅健康管理学科、康复类学科、养老护理类学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医院其他学科的建设也必将受到大健康理念的促进。比如把“治未病”的预防观融入到学科建设方向中,从注重疾病诊治转变为重点关注疾病预防,将明显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关学科的发展;此外,对于实力较强学科,把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康复进行一体化建设,也是一条符合大健康观的建设路径。在今后更多具有大健康特色的建设模式将会不断涌现,联合“大健康”进行学科建设将会成为众多医院的选择。

2.3 公私合作学科建设模式

在鼓励社会办医多元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医已被允许,未来公立医院只举办合理部分的特需医疗服务,其余将逐步交由市场提供。在结合之初,医院学科建设路径将更多体现在双方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各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比如学科中非核心医疗业务逐步外包。待医疗市场及管理规范成熟时,医疗人才流动更加畅通,制度更加完善,资金更加充足,必将涌现出众多体现公立特色和专业管理集团经营双重特点的学科建设模式。

2.4“互联网+医疗”学科建设模式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已经提上日程,医疗机构已被允许发展互联网医院,建设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此时,学科建设可以更加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医院强势学科将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向全球辐射其影响力;而弱势学科也可利用远程会诊来弥补人才短板或用“互联网+医学教育”得到学习机会。

基层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来建设预防类学科,比如利用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监测与管理;开展网上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11]。

2.5 智能医疗学科建设模式

在未来,将学科建设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相结合,借用人工智能来提升学科水平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支持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提升基层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三维打印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11]。”此时,医院学科水平的提升将更取决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谁抢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医疗,就能在下一场医疗变革中占据这一学科领域的制高点。在那时,医院学科建设将更加注重与智能科技结合,建设模式更体现智能科技特点。

3 总结

医院学科建设模式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体现着特定时代下的医疗环境,它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科学技术水平息息相关。特定时代下的医院学科建设难以割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勿将过去时代的学科建设模式原封不动地套用到当代的学科建设中,亦勿超越时代环境探讨学科建设模式,只能借鉴成功模式的建设经验,在把握时代环境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探索适合于自身的学科建设模式。

猜你喜欢
医疗学科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超学科”来啦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