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功能矫治器常用于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对不同功能矫治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合畸形。有报道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患病率占约20%,其中青少年患病率可达23%,且逐年呈上升趋势[1,2]。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是指下颌骨后缩ANB>5˚,磨牙呈远中关系,上前牙唇倾,前牙深覆盖,侧面观呈凸面型,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引起上气道狭窄,进而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错颌畸形影响咬合功能,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3]。此类患者可使用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笔者对不同功能矫治器的治疗功能进行综述如下。
Activator肌激动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目前广泛作用于下颌矫治。主要矫治原理是刺激下颌骨的矢状向及垂直向生长,能够抑制上颌骨的矢状向生长,同时还可作用于下颌[4,5]。
Activator肌激动器通过引导下颌前伸并下降,调整下颌矢状向及垂直向,有效地促进了髁突软骨细胞的生长[6]。
美国的Kingsley最早提出运用口外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理念,并广泛应用于Ⅱ类错合的矫治。口外弓系统在配合重力的情况下用以矫形治疗的口外弓系统应配合平行的牵引,约为每侧400~450gm[7]。
主要作用机制是改变上颌骨的生长方向,使上颌骨的长度和高度增加,同时控制颌平面,配合适当的牵引方向,有效地抑制颌平面发生旋转。
Pfeiffer[8]首次将口外颈牵引与肌激动器同时使用,并提出早期的矫形治疗可简化后期的固定矫治器治疗。经过多次改进,Van Beek[9]形成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全基托式头帽式肌激动器,对上前牙的控制效果尤为理想,患者以及医生均愿意接受。Van Beek矫治器使Activator肌激动器及口外弓头帽牵引的共同作用,能够加大上下颌骨间的生长差异,使下颌达到的生长量大于上颌,达到高效地矫治Ⅱ类错合。
Twin-block矫治器作用原理是利用上下牙合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将垂直向咬合力转移为使下颌前移的力,使下颌呈前伸位,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10]。梁晓龙等[11]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上颌斜面导板中间加入螺旋扩大器,左右对称位置各一个,使前段与整体基托分离,同时使斜面导板可随扩大器的打开而前移,形成可调式Twin-block矫治器,这样减轻颞颌关节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利于儿童患者配合佩戴活动矫治器。避免了多次制作矫治器的麻烦,扩大了矫治器的应用范围。
AdvanSync矫治器是一种能够和固定矫治器共同使用,达到快速矫治安氏Ⅱ类错合的固定功能矫治器,既有刚性固定功能矫治器优点,又有柔性固定功能矫治器特征的混合固定功能,具有体积小、舒适度好、快速、可靠等优点[12]。
有研究报道发现,患者在戴用Twin-block、Activator后,下颌骨长度的增加主要发生在升支部而不是体部[13]。也有研究显示,通过测量Twin—block治疗前后重叠,观察到下颌支高度增加主要在髁突颈部长度增加,考虑主要是由于髁突软骨内成骨造成髁突颈部增长引起[14]。Baysal等[15]报道,Twin—Block对下颌骨长度生长作用不明显,下颌的生长主要靠下颌升支的生长,而不是下颌体部变化。
总之,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的矫治,一般希望让下颌骨得到更多的生长量,逐渐改变骨性不调。功能矫治器,如Twin-block、Activator等能够改变髁突微环境,进而促进髁突软骨成骨,使髁突向后上方生长,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有效的治疗不仅可纠正错颌,改善面型,使患者树立自信,对心理及社会行为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