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上入路和下入路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0-01-19 10:3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锁骨成功率例数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锁骨上入路和下入路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确定更利于临床治疗的穿刺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穿刺置管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锁骨下入路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47例患者接受锁骨上入路静脉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18.46±2.24)min少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10.85±3.46)d长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5.74%)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2%)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锁骨上入路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均相对较高,且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对重症患者及需要长时间置管的患者更加适用。

静脉穿刺置管是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静脉穿刺置管,可直达大血管腔、心脏,获得重要参数信息(中心静脉压)作为治疗依据。一般认为测量上腔静脉的数据准确度高于下腔静脉[1]。深静脉穿刺的途径很多,包括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较为常见。临床数据显示[2],不同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距较大,已有研究者提出上入路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准确度更高,导管留置时间更长[3],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94例在本院接受静脉穿刺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锁骨上入路、下入路静脉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穿刺置管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44~67岁,平均(54.36±3.02)岁;麻醉分级ASA-Ⅰ级16例、ASA-Ⅱ级21例、ASA-Ⅲ级10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43~69岁,平均(54.78±23.94)岁;麻醉分级ASA-Ⅰ级15例、ASA-Ⅱ级21例、ASA-Ⅲ级1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极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94例患者均采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治疗;②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自愿前提下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凝血障碍者;②皮肤感染者;③近期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者。

1.2 方法

观察组47例患者采取锁骨上入路静脉穿刺置管:①首选右侧路径,患者取平卧位,背部适当垫高,将锁骨上窝全部露出,面向与穿刺点相反,穿刺前进行规范消毒操作,采取局部麻醉;②选取锁骨中点上方1cm为穿刺点,针体倾斜45°刺入,深度4cm左右,边进针边回抽,发现静脉血即可停止刺入;③固定针体后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后送入扩皮器,完成扩皮后将其退出,导管留置深度13cm左右,退出导丝,最后封管并固定。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锁骨下入路静脉穿刺置管:除选取锁骨中点下方1cm为穿刺点以外,其他操作均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94例患者的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总例数-无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

对照组:47例患者,穿刺时间为(19.45±2.31)min,导管留置时间为(9.32±2.48)d;观察组:47例患者,穿刺时间为(18.46±2.24)min,导管留置时间为(10.85±3.46)d。比较显示,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导管滞留时间长于对照组,t1=2.1092,P1=0.0376;t2=2.4639,P2=0.0156;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对照组:47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45例(95.74%);观察组:47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38例(80.85%)。比较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12=5.0449,P1=0.0246,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47例患者,气胸2例,动脉误穿1例,置管困难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观察组:47例患者,气胸1例,动脉误穿0例,置管困难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2%。比较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12=4.9186,P1=0.026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静脉穿刺置管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即中心静脉压。同时采取中心静脉穿刺可以为患者提供补液治疗,大幅提高治疗有效率[4]。目前有三种路径进行静脉穿刺置管,包括锁骨下、颈内、股静脉。其中操作难度最大的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最易发生动脉误穿等并发症;股静脉属于下肢静脉,股静脉穿刺的局限性同样体现在易出现动脉误穿,且该方式易发生导管不畅,引发感染等并发症。相比前两者,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有优势[5],具体体现在:①容易固定;②方便消毒;③对患者颈部活动无限制。

锁骨下静脉穿刺分别有上入路、下入路两种穿刺方式,下入路穿刺的穿刺位置决定了这种方式更容易误伤肺尖和胸膜,造成气胸等并发症出现。上入路的穿刺位置相对较远,在深部肌膜便可完成穿刺过程,误伤的几率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该穿刺方式更利于定位,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进行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应注意:①操作前清楚锁骨上静脉走向及相关部位的解剖知识;②避免原点反复穿刺,可在一侧不成功时改为双侧穿刺;③严格执行全程无菌操作;④置管后立即关闭调节夹,避免气栓的出现;⑤穿刺后注意监测患者身体情况。

综上所述,对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选择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更有利于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锁骨成功率例数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