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要以《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为指导,围绕企业管理主题,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做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及企业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国有造船企业成本较民营企业及国外大型造船厂相比处于劣势,为了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推行和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确保公司顺利实现经营计划和战略目标,科学管理有效控制日常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其核心就是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覆盖及管理流程全程跟踪,只有做到这几个方面,才能突出预算管理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具备更强的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资金预算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现金流量健康与否往往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具备充足的预算资金,并有效的管理资金的平稳流动,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重视资本预算管理,提高资本预算管理能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提升企业价值。
目前,全球海运贸易需求疲软,常规散货船市场需求不振,新造船成交量急剧萎缩,企业面临新造船订单承接不足、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设备、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成本持续刚性上涨等问题,造成全面预算测算基础不确定增大。为此,财务人员需要深入业务实际,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围绕目标促使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和统筹、协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管理是一项范围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作。目前,国有造船企业已全面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行业基础、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船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始终贯穿国有造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全面预算是一种全员参与、全面覆盖业务范围、全程跟踪管理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经常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员工对预算的认知不够,甚至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相关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存在管理上认知差异,业务部门不了解预算,财务部门不了解业务工作实质,特别是造船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业务部门重心在生产,容易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深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把握不深,企业的战略意识不够,不能正确指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导致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信息不明确,预算目标制定不合理,其落实工作不到位。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成本预算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解,只依赖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影响编制过程中数据的真室性。一是当前造船受市场环境和全球疫情综合影响,船东下单意识不强,造船企业订单不足、诸多成本刚性上涨,收入成本数据波动较大,预算编制基础不确定;二是企业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通常通过相关项目的收入成本数据信息填报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编制数据比较零散,缺乏企业战略目标与各部门任务之间的衔接,同时缺少对业务数据的审核及分析,致使编制依据不充分,编制方法片面化,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最后,预算编制的审核趋于形式化,审核时重点关注营收和利润情况,中间环节存在审核不细致、缺失等情况,影响全面预算实施效果。
全面预算以实施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预测和筹划,流程包括预算目标制定与分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与预算考核。通常情况下,预算编制起始于销售预算、止于现金流量表。目前很多造船企业全面预算局限于费用预算和资金预算,仅仅关注费用发生、资金及利润完成情况,真正做到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业务预算的企业少之又少,导致全面预算系统性未有效运行。此外,预算编制流程也不够完善,一些造船企业只编制预算,没有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预算执行分析控制,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目前造船企业虽然设置了绩效考核部门,但对预算考核的指标、内容设置不够精细,制定的相关考核制度及相关指标也不能完全贴合业务实质,不仅对预算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全面预算管理是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企业要立足于本行业特点,首先通过企业内部宣传渠道不断宣贯和对知识进行解读,尽量争取知识宣传不留死角。财务部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一对一交流沟通等形式,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员工全员参与、积极配合,使员工能充分的认识全面预算的重要性。不定期组织员工到集团内各单位和外部培训机构,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汲取各单位的先进经验。此外,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财务人员应清楚地了解企业的预算管理,并从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转变,了解预算数据的来源和编制依据,熟悉各部门的业务内容和管理流程,当预算执行过程出现数据差异时,能够对预算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差异的原因,能够将预算执行与业务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对于造船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和制度是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到预算调整、考核管理和监督,逐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造船企业要以造船项目实际运行为依据,根据行业特点、经营模式选择适应的预算编制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做好事前测算、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始终以《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纲要》为指导,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围绕生产经营计划,结合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战略意识,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来,考虑造船企业特性以及所属行业使命制定适宜的战略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紧密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造船企业的战略目标。
造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只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才能把部门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预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企业要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使各部门和员工都能意识到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第二,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统一、规范的考核奖惩机制,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针对各部门、各级人员进行监督、评价和考核。最后,考核制度的实施应分阶段进行,不应仓促行事,因为分阶段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果不等于整体工作的成果。
总之,造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实施和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保证造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逐渐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