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举措探析

2020-01-19 08:15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校企精准

商 坤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消除贫困一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国计民生问题。2013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时, 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 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 中指出, 扶贫必扶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虽然造成贫困的原因众多而复杂,但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是明显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也指出,就业导向,重在技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3]。 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核心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术技能培养, 其定位和特色决定了它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内涵和必要性

相对于泛化式的扶贫, 精准扶贫是一种以精细管理、精准对接为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扶贫策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4],之后他又在多个场合相继发表了“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等相关重要论述。 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2]。

1.1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内涵

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领域, 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教育方面的延伸, 其扶贫过程既是智力开发、技能提升的过程,也是先进思想和有价值信息传播的过程。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5]。 因此,从内容上说,教育精准扶贫强调扶真贫和真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分支;从实践上说,教育精准扶贫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向性;从意义上说,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开发人力资源,阻断贫困代际传播[6]。

1.2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手段。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7]。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由于自然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贫困地区多数青年学子不仅缺乏脱贫的工作技能, 更缺乏利用市场的竞争意识。因此,新时期精准扶贫要以教育精准扶贫为关键,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来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层次。 这是严峻的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人人出彩”的平台,从现实的角度,兼顾职业性和教育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更能满足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精准扶贫, 让贫困地区的民众和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接受先进的技能培训,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

2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定位使它可以有效地助力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与普通教育相比,它与市场需求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 与行业和产业之间有着更加紧密的融合度, 与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直接的关联。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政策、项目、技术、资金、岗位等多要素的有机融合。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对扶贫内容的精准甄别、对扶贫方式的精准策划,更能实现对贫困个体的精准推荐、精准帮扶,为其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让贫困地区的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2 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帮扶对象不够精准。受制于贫困地区广、贫困人口多等因素,对贫困对象的识别不够精准, 学校对扶贫对象的认定主要依靠基层组织的判断。 但在现实工作过程中,资料不完善、信息不准确、认定不科学的现象客观存在,贫困类别、贫困原因、贫困程度、脱贫能力等信息缺失,这使得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针对性降低。其次,高职院校扶贫供给不够科学。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未建立与精准扶贫相适应的扶贫体系, 缺乏对贫困地区人才需求结构的调研, 缺乏系统的扶贫体系构建。 最后,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举措有待完善,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帮扶制度, 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帮扶活动,但还未真正实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还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存在帮扶举措泛化等问题。

3 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举措探析

职教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 精准扶贫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8]。 因此,高职院校精准扶贫要多举措、多层面地开展,从实践层面,要注重智力扶贫、思想扶贫和精神扶贫;在理念层面,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在责任层面,要直面问题、精准帮扶;在心理层面,要内外兼顾、积极疏导。 要不断寻求精准帮扶的路径,完善帮扶体系,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地,保障精准扶贫措施有效。

3.1 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社会声誉,实现“精准宣传”

要逐渐转变贫困地区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认识,主动开展学校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扭转贫困地区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使之能够真正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看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前景,从而主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宣传高等职业教育。 同时,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宣传活动, 对贫困地区及学生进行精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引导。

3.2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实现“精准供给”

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主动关注市场需求,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主动适应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准确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 教育教学、 技能培养等方面的“精准供给”。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贫困地区和结对帮扶区域,深入了解其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对应区域产业布局和行业特色,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学生报考, 培养符合农村、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以技能传授为目标, 探索符合贫困地区生源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 使专业课程与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从思想理念上切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3.3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政策宣传,实现“目标精准”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贫困地区学生的特点, 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积极满足贫困学生的求学需求,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学生获得学习的机会。 应积极改革和完善招生政策和制度, 在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主动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增加贫困地区招生计划,制订专项招生政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发布招生信息,对招生政策及文件做准确、及时地解读和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鼓励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特别是对结对帮扶的地区,要组织师生认真调研,真正做到招生对象“目标精准”。

3.4 完善就业帮扶体系,重视就业教育,实现“精准服务”

帮助贫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建立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业帮扶机制。将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就业过程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切实有效的跟踪和多元化的方式与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展观,提升贫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要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贫困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 同时,在招聘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推荐,积极鼓励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最后,要构建就业咨询帮扶体系,针对贫困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指导、 就业咨询服务和各类就业技能培训,认真做好贫困毕业生信息统计、就业需求、心理疏导等工作,提高其就业自信心和主动性。

3.5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践行扶贫扶智,实现“精准资助”

要结合国家政策, 在完善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诚信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加强对被资助学生的后续跟踪和调查,对其脱贫情况进行适时调研,在注重物质、资金资助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其思想、精神的资助,要及时了解其学习情况,充分听取与之关系紧密的同学和教师的反馈情况, 帮助其在受资助过程中树立自信,从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资助”。

3.6 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协同配合,实现“精准就业”

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帮助贫困学生实现脱贫目标,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企业是高职院校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盟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核心机制,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和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配合的方式,还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引入企业资源,争取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产业项目,实现企业、学校和地区三方共赢,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4 结语

“扶贫必扶智”, 教育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去穷根的有效方式。教育精准扶贫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开拓创新之举。 高职院校参与精准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助力精准扶贫,有助于让“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开拓人生”的观念融入家长和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扶贫扶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校企精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