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法宝:《孙子兵法》的制敌方略与智慧

2020-01-19 08:29
关键词:方略孙子兵法孙子

阎 盛 国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毋庸讳言,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无论是政治集团,还是一个国家,敌人的存在往往是一种常态。甚至没有敌人,也要制造敌人,于是乎便有了“假想敌”这一特定的政治术语。故此,在集团与集团的斗争中,在国家与国家的冲突中,努力寻求制胜敌人的方略,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是中国的兵学经典,还是他国的军事著述,都不同程度地注重研究敌人,并积极探索制敌的方略和智慧。《孙子兵法》作为“世界第一兵书”,无疑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学界探讨《孙子兵法》制胜之道的成果斐然,但纯粹从制敌的角度展开研究者却并不多见。综而观之,孙子制敌的方略与智慧撒播于《孙子兵法》一书。本文从孙子“论敌”出发,援引政治、军事斗争的史例,检证《孙子兵法》多元的制敌方略与独到智慧。

一、《孙子兵法》“敌”字分析

《孙子兵法》全书共使用了6072个汉字,使用不重复的汉字共计有760个,“平均使用频率为7.9次/字”(1)杨少俊:《孙子兵法的电脑研究》,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05页。。从《孙子兵法》使用的“敌”字统计次数来看,一共使用了70次,远远高于前面提及的平均使用频率。《孙子兵法》所用“敌”字的总次数在其所用的实词中排第5位,排在它之前的有4个实词,分别为“地”、“胜”、“争”、“战”。从中不难看出,“敌”字在《孙子兵法》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分量。

从《孙子兵法》篇目来看,十三篇中有九篇使用了“敌”字,分别为《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用间篇》。其中,使用“敌”字最多的是《虚实篇》,共计17次。使用“敌”字最少的是《谋攻篇》,次数是3次。有四篇未使用“敌”字,分别为《计篇》《军争篇》《九变篇》《火攻篇》,但从此四篇的内容分析,显然始终没有忽略“敌人”。具体而言,《计篇》的“庙算”思想是对敌我双方优劣之势的综合评估。《军争篇》更是不必说,两军相争最根本的驱动力是与敌军争利。《九变篇》的核心思想是讲对敌作战要知晓千变万化的原理。《火攻篇》的核心内容是讲以火攻敌。由此可见,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敌人”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孙子的视野。

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孙子“论敌”有一系列词语:因粮于敌、务食于敌、食敌、杀敌、取敌、胜敌、小敌、大敌、待敌、失敌、受敌、动敌、敌人、敌分、敌寡、因敌、相敌、料敌、易敌、令敌、遇敌、知敌、使敌、敌众、威加于敌、详敌、并敌一向、践墨随敌、敌间、告敌(2)以二字、四字的词语作为选定的标准。。这些词语林林总总,共计30个,呈现出兵家多视角观察和研究敌人的样态。其中有的词语只出现在《孙子兵法》单独的篇目中,如“易敌”,就是轻视敌人之意,仅出现在《行军篇》。有的词语出现在《孙子兵法》不同的篇目中,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具体而言,“待敌”出现在《形篇》1次、《地形篇》2次;“使敌”出现在《形篇》1次、《九地篇》1次;“敌人”出现在《虚实篇》2次、《九地篇》2次;“料敌”出现在《行军篇》1次、《地形篇》2次;“知敌”出现在《地形篇》3次、《用间篇》2次。

从两字词语来看,《孙子兵法》十三篇“论敌”的词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敌人状态的描述。如“大敌”和“小敌”;又如“敌寡”和“敌众”;再如“敌分”和“敌间”。另一类是对敌行动的描述。如“食敌”、“杀敌”、“取敌”、“待敌”、“使敌”、“失敌”、“受敌”、“动敌”、“因敌”、“相敌”、“料敌”、“易敌”、“令敌”、“遇敌”、“知敌”、“详敌”、“告敌”。此外,《孙子兵法》十三篇有关“论敌”的四字词语是“因粮于敌”、“务食于敌”、“威加于敌”、“并敌一向”和“践墨随敌”。上述词语无疑是考察《孙子兵法》制敌思想的重要信息来源。

若是把《孙子兵法》十三篇中“论敌”词语出现3次以上者称之为高频词,那么有“敌人”(4次)、“敌间”(3次)、“料敌”(3次)、“知敌”(5次)、“待敌”(3次)五个高频词。不难看出,孙子对敌人的重视,不仅在于“敌人”这一词语出现的次数之多,而且在于词语“料敌”“知敌”“敌间”的多次使用。孙子使用“敌”字词语次数最多的是“知敌”,共5次。由此可见,“知敌”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令人惊异的是,孙子还特别看重“待敌”(3次),这又恰恰表明孙子注重把握战机,不盲目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孙子兵法》制敌之论并非完全局限于“敌”字和“敌”字词语。《孙子兵法》有时还使用一些代词,来具体指代“敌人”。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其”来指代“敌人”。例如《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3)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第18-19页。。此句中的两个“其”字,皆可解释为“敌”。二是使用“之”来指代“敌人”。又如《孙子·谋攻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4)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第52-54页。。例证中所谓的“围之”“攻之”“分之”“战之”的“之”字,皆可作“敌”字解。

二、《孙子兵法》制敌的方略

《孙子兵法》表述的制敌方略不可穷尽,用孙子的言语形容之:“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5)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第90页。尽管如此,也有主次之分。综合考量,孙子制敌主要有九大方略:

其一,攻敌无备。《孙子·计篇》提出“攻敌无备”的方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其”字可作“敌”解,故“攻其无备”即“攻敌无备”。“攻敌无备”相当于现今的军事术语“突然袭击”。吴如嵩对此曾做过进一步的阐发,认为突然袭击的核心问题是攻其无备,说到底还是避实击虚。它又可以分为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6)吴如嵩:《孙子兵法新说》,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在中国古代战史中,采用“攻敌不备”方略取得辉煌战绩者,有唐代名将李靖。他向高祖李渊进献了平定梁王萧铣的十条计策,高祖便命李靖统率三军。李靖率唐军聚集夔州一带,然而萧铣以为,秋水潦涨,三峡之路,危险异常,李靖一定不会进军,因而防备十分松懈。李靖认为,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今大兵聚集,萧铣还不知情,趁着秋水上涨之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城下,纵使萧铣此时知晓进军,但仓促之间,也不能应战,一定会被活捉。于是,李靖突然进军夷陵,萧铣开始害怕,慌忙召集江南的援军,可是援军无法前来救援,李靖率唐兵围城,萧铣被迫投降。

其二,因粮于敌。“因粮于敌”方略出自《孙子·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明代刘寅《孙武子直解》解释“因粮于敌”的重要作用,“因粮饷于敌境,故军食可而足也”(7)刘寅:《孙武子直解》,谢祥皓、刘申宁辑:《孙子集成》,第2册,齐鲁书社,1993年,第308页。。从敌国境内获取粮食,可以满足自己军粮的供给。在《孙子》十一家注中,宋人张预解释了“因粮于敌”的原因,是战时粮食输送异常艰难:“粮食因于敌者,以粟重而难运也。”民国时人李浴日认为,“因粮于敌”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使国内的粮食不致减少,二是使敌国的粮食因而缺乏(8)李浴日:《孙子新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第8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42页。。不难想见,“因粮于敌”方略为何倍受孙子的重视。

汉匈战争中,汉军曾采用“因粮于敌”的方略。但由于匈奴之地不以粮食生产为主,而是以奶酪和肉食为主。故此,汉武帝对《孙子兵法》“因粮于敌”的方略作进一步修正,在下达的诏书中以“取食于敌”来点评霍去病对匈奴作战时采用的方略:骠骑将军霍去病“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9)班固:《汉书》卷55《霍去病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87页。。

其三,因敌制胜。“因敌制胜”语出《孙子·虚实篇》:“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显而易见,孙子“因敌而制胜”之说,可省称为“因敌制胜”。“因敌制胜”的微妙之处,是根据敌人的变化而改变战略战术。孙子赞誉灵活变化者,“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古时的学者对“因敌制胜”的注解多种多样,唐人李筌之解深得精髓:“怒兵辱之,强兵缓之,将骄宜卑之,将贪宜利之,将疑宜反间之,故因敌而制胜。”面对不同的敌人,制敌方略也要有所变化。正如李筌所言,面对“怒兵”,要侮辱之;面对“强兵”,使之迟缓;面对“骄将”,卑谦对之;面对“贪将”,利而诱之;面对“疑将”,使用离间之计。

一言以蔽之,孙子主张根据不同特点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来制胜敌人。这在中国现代战争史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曾面对不同的敌人:一是国民党军队;二是侵华日军;三是土匪武装。由于面对的敌人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战略战术自然也不相同,对国民党军队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对日本军队是“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对土匪武装是“围剿为主,劝降为辅”。中共军队面对不同的敌人,最终都能够制胜敌人,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了“因敌制胜”。

其四,料敌制胜。何谓“料敌”?“料敌”是指研判敌情。孙子非常注意“料敌”,曾三次提及“料敌”:一则《孙子·地形篇》明确提出“料敌制胜”方略,“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二则《孙子·地形篇》阐明不能“料敌”的严重后果,“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三则《孙子·行军篇》又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总结出一种重要的“料敌”之法:“夫料敌者,料将不料兵。”(10)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第7442页。其实,这种料敌方法完全可归结为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

如何“料敌制胜”?除了“庙算”之外,《孙子兵法》另有独到的“料敌”之术:一是“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就是分为上策、中策、下策来研究敌人。二是“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通过侦察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三是“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就是实地考察与敌作战的环境。四是“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就是通过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来进一步检讨敌情判断的真伪。孙子的料敌之术从具体研究入手,到秘密侦察,又到实地考察,再到有意试探,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调查来研判敌情,做到军事行动上的万无一失。

其五,夺敌所爱。《孙子·九地篇》:“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值得注意的是,孙子所谓“夺其所爱”,结合上下文来看,“其”字可作“敌”字解,故此,“夺其所爱”即“夺敌所爱”。一方面,孙子强调“敌众而整”,敌人实力强大。另一方面,孙子点明只要“夺敌所爱”,敌人就会变乖,不再嚣张。

如何运用“夺敌所爱”的方略?从战史来看,孙子“夺敌所爱”的方略实施,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争夺敌人重要的战略区域;二是争夺敌人重要的战略资源;三是争夺敌人重要的依靠力量;四是剥夺敌人重要的精神象征。而一个国家或一支军队的“精神象征”,往往是一个国家的开国元勋,或者是一支军队杰出的统帅,只要做到“夺敌所爱”,那么就能掌控战争的主动权。孙子的主张有其独到之处,就是对敌人统帅的“妖魔化”,即《孙子·九变篇》所言的“廉洁,可辱也”。楚汉战争时,楚军统帅项羽曾遭遇刘邦两次“妖魔化”。第一次是刘邦接受“董公”的建议,“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这使得刘邦成为正义者的化身,项羽却变成邪恶者的代表。第二次是刘邦曾当面指控项羽犯下所谓的“十罪”。刘邦本次“妖魔化”项羽是主动而为,他利用和项羽对话的机会,当面指控项羽犯下十大滔天之罪。刘邦两次“妖魔化”项羽,致使项羽在道义上丧失了根本优势,最终被刘邦击败。

其六,威加于敌。《孙子·九地篇》两次提到“威加于敌”的制胜方略:一则是“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这种做法是使敌人在外交上不能达成目的,最终孤立敌人。二则是“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这是最佳威慑敌人所达到的效果,可攻拔敌人的城池,可毁灭敌人的国家。成功实施战略威慑,将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强大的实力;二是使用实力的决心和意志;三是让对手了解并相信(11)朱文泉:《岛屿战争论》,下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750页。。

孙子抱持多敌意识,除了要直接威慑交战之敌,吓阻其盟邦,同时密切关注国际情势,以免旁观者趁火打劫。因此,交战时必须牵制第三国动向,以免第三国加入敌营,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12)程国政:《孙子兵法知识地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第143页。。王珏强调孙子的“军事威慑”思想涵泳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践追求中,并且“恰恰是《孙子兵法》理论体系的极精彩处”(13)王珏:《〈孙子兵法〉没有“军事威慑”思想吗?》,《读书》,2017年第4期。。历史上,记录最早的威慑例子可能是舜使有苗的屈服。《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1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第445页。舜极力主张的“执干戚舞”,显而易见是一种军事实力的展示,绝对不是一种寻常的舞蹈。正如晋人傅幹评说:“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15)陈寿:《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44页。这就是上古“威加于敌”方略的具体实施。

其七,顺详敌意。“顺详敌意”的制胜方略见于《孙子·九地篇》:“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此句中“顺详敌之意”,可省称为“顺详敌意”。“详”为“佯”的假借,“顺详敌之意”可解释为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采取将计就计的策略(16)吴如嵩、苏桂亮:《孙子兵学大辞典》,白山出版社,2015年,第373页。。美国将军格里菲思强调战争中欺骗敌人的重要性:“精于战争的将军必须是善于制造假象的大师。”(17)格里菲思:《孙子兵法:美国人的解读》,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68页。而且,“在造成敌人迷惑和被误导的同时,掩藏自己真正的布置和最终的目标”。因此,为兵之事在于顺从敌人之意,敌人想要进攻则引诱使之进攻,敌人想要撤退则使之迟缓撤退,敌人恃强以陵我,我且示怯以骄之,奉顺其意,设计取之。如同东胡向冒顿单于求千里马,冒顿与之;又向冒顿单于求阏氏,冒顿亦与之。东胡既骄,不为之备,遂为冒顿单于所灭。

其八,并敌一向。“并敌一向”的制敌方略来自《孙子·九地篇》:“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刘寅解释其说,有可攻之势,则并力于敌,专一以向之,虽千里之远亦可覆其军而杀其将。《孙子兵法新注》解释“并敌一向”非常贴切:“集中兵力指向敌人的一点。”(1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95页。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1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04页。陈学凯认为:“集中兵力是战争致胜的基本原则。”(20)陈学凯:《制胜韬略——孙子战争知行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3页。“并敌一向”就是选择在敌人的弱点之处形成“万钧之势”“雷霆之势”,犹如孙子所说,进攻敌人时“动于九天之上”,形成“以碫投卵”之势,敌人必败无疑。

西晋将军石苞令镇东参军孙楚作书给吴王孙皓,书中夸耀西晋的军威,宣称:“偏师同心,上下用力,陵威奋伐,深入其阻,并敌一向,夺其胆气。”(21)房玄龄:《晋书》卷56《孙楚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1页。由此可知,采用“并敌一向”方略,还可以动摇和打击敌人的士气。

其九,践墨随敌。《孙子·九地篇》提出了“践墨随敌”方略:“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刘寅解释:墨,绳墨,法度之器,践履法度,随敌变化,形势无常,乃可以决战取胜。践墨随敌,谓不妄动也。《孙子校释》注解“践墨随敌”:墨,墨守成规。避免墨守成规,随敌情变化来决定作战方案(22)吴九龙:《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16页。。这一解释无疑把握了《孙子兵法》制敌取胜的微妙之处。也有学者认为,“践墨随敌”和“因敌制胜”为同义语(23)吴如嵩、苏桂亮:《孙子兵学大辞典》,白山出版社,2015年,第374页。。笔者在此不敢苟同,孙子所说的“践墨随敌”和“因敌制胜”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践墨随敌”是强调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而“因敌制胜”是根据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方略。很明显的是,“践墨随敌”针对的是同一个敌人,而“因敌制胜”却针对的是不同的敌人。

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兴师与伍子胥、伯嚭讨伐楚国,攻拔舒。阖闾想借机攻打楚国都城郢,将军孙武劝说吴王:“民劳,未可,且待之。”(24)司马迁:《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175页。于是,吴国班师回国。九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和孙武说:“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两人回答说:“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闾听从他们的建议,便联合唐、蔡两国军队,共同讨伐楚国,吴国军队与楚军夹汉水而列阵,吴王之弟夫概以其部属五千人出击楚将子常,子常败逃。于是吴军乘胜前进,经过五次恶战,进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仓皇出逃。显然,孙子对于战与不战、大战与小战的判断,不是凭个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而是根据敌国实力情况的变化来决断,正是孙子“践墨随敌”的真实写照。

三、《孙子兵法》制敌的智慧

汉高祖刘邦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25)司马迁:《史记》卷7《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328页。明人冯梦龙直言不讳:“人要有智慧,犹如土地要有水。”(26)冯梦龙:《智谋大全》(修订增补本),自序,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页。《孙子兵法》是一部充满制敌智慧的宝典。孙子在书中强调了制敌离不开国君和统帅的高度智慧。国君要靠自己的智慧来制定国策和驾驭统帅,统帅又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战胜敌人。这种高端智慧就是表现为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诚如李零所言:“《孙子兵法》喜欢反向思维。”“很多话,听上去好像反常识”(27)李零:《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72页。。其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就是当中的典型。这些反常识的言论代表的是孙子的创新型思维。尤其在战争中,统帅身处危局或者即将陷入败局的情况下,充满智慧的独特性思维方式却是其逢凶化吉和绝处逢生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一角度而言,孙子制敌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创新型思维:

其一,以迂为直。《孙子兵法》创新型思维方式的第一个表现是“以迂为直”。这一创新型思维方式出自《孙子·军争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为何说它是一种创新型思维方式?一是在于它不容易实现,孙子将其列入“军争之难”就是明证。也就是说,它本身是两军相争中非常困难的事情。二是在于人们难于打破习惯性的直线思维方式,而且对于非线型的思维方式的应用和适应性极差。

英国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受《孙子兵法》的启迪,提出所谓的“间接路线”,其实他的这一理论发现,正是孙子“以迂为直”创新思维方式的翻版。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理论是强调通过迂回的方式,给敌人制造弱点和寻找其弱点,然后攻击之。这是对孙子“以迂为直”思维方式的系统阐述和升华,并进一步展开论述,使之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陈学凯认为,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正是对孙子“避实击虚”制胜规律的一种新的阐释,一种更大范围的充分发挥(28)陈学凯:《制胜韬略——孙子战争知行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0页。。如何应用“以迂为直”的智慧型思维方式来制胜敌人?汉朝初年,在武力不能征服匈奴的情况下,刘邦决定采用“和亲”的策略,目的是使匈奴“兵可无战以渐臣也”(29)司马迁:《史记》卷99《刘敬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719页。,这实际上就是“以迂为直”思维在战争中的运用。

其二,以患为利。《孙子兵法》创新型思维的第二个表现是“以患为利”。这一思维来自《孙子·军争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为何说“以患为利”是一种创新型思维方式?孙子同样把“以患为利”列为两军相争中极其困难的事情。在常人的眼中,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很难把坏事转换成好事,这就是“以患为利”作为创新型思维方式存在的独特之处。

《孙子兵法》“以患为利”的创新型思维方式,又是如何落实应用到实际的军事行动之中的?孙子曾有过自己的解说,《孙子·九地篇》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显而易见,“亡地”和“死地”对自己来说是“患”的体现,而“存”和“生”对自己来说则是“利”的体现。而“投之亡地”和“陷之死地”是自己主动、积极的行动,却带来极其良好的效果——“然后存”和“然后生”。因而,孙子“以患为利”的创新型思维,还需要进一步落实为具体的行动,使“患”“利”相互之间实现转化。“以患为利”这一思维方式的正确实践应用,关键在于促成它的合理转化。例如,明人刘寅提及韩信的“背水阵”成功了,而刘邦的“背水阵”却失败了(30)刘寅:《孙武子直解》,谢祥皓、刘申宁辑:《孙子集成》,第2册,齐鲁书社,1993年,第268页。。由此可见,如何促成合理转化,这是“以患为利”创新型思维得以实现的关键。

其三,同舟而济。《孙子兵法》创新型思维方式的第三个表现是“同舟而济”。《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孙子这一智慧型的思维方式使用了两种修辞方式:第一种修辞方式是借代。借代不是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事物,而是借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是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这种修辞方式一般是以小见大,用小的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相互争战不已。孙子作为吴国的一名将军,对此情形深有体会。他借用“吴人”和“越人”来指代相互敌对的双方,可谓是恰到好处。孙子所用这种“借代”的修辞,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易于唤起世人的联想。第二种修辞方式是借喻。借喻这种修辞方式是比喻的一种,它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例如,孙子所说的“风”,显然不是微风,而是狂风或飓风,用之形容“强大险恶的敌人”,而“吴人”“越人”谁也不能侥幸逃脱它的打击,并且他们共同面对的这一“强大险恶的敌人”,足以使他们灭亡。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总体来看,孙子使用“吴人”和“越人”指代敌对的双方,用“风”来形容两者共同面对的“强大险恶的敌人”,用“左右手”来比喻“吴人”和“越人”之间的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由此推知,孙子上述“同舟而济”的一系列修辞方式中隐含了一种极其重要的“联敌制敌”的智慧型思维方式。为何说它是一种创新型思维方式?原因是绝大多数人受感情因素的制约,很少能够做到与曾经的敌人“一笑泯恩仇”。孙子这种智慧型思维方式的可贵之处,在于面对险恶的局面时,敢于和敌人联手,共同对付另外一个强大的敌人,最终使自己化险为夷,脱离险境。这种创新型的思维方式的产生,实属来之不易。通常看来,人都受感情因素的制约,作为昔日敌对的双方,往往仇深似海,双方不愿意进行友好合作。但由于当前局面的险恶,敌我双方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共同对付强敌。当然这个前提是强敌会威胁双方的生存,只有敌我双方联手对抗强敌,才能最终生存下来。因而说来,极其险恶局面的客观存在,虎视眈眈的险恶强敌的存在,恰恰为敌我双方进行合作提供了契机。

历史上,孙权、刘备结盟,联合抵抗曹操,检验了孙子这一联敌制敌智慧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曹操率大军一举南下,想要占据江南,作为割据一隅的孙权和刘备,本来双方势不两立,但当他们认识到即将大难临头、难以自存时,双方走向了联合,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赢得胜利。主要是诸葛亮、鲁肃、周瑜的情况判断正确;刘备、孙权联盟抗曹的决策英明;周瑜、黄盖的战役指导卓越”(31)《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第二卷《兵略》,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411页。。其实,如果没有当初刘备、孙权这一联盟抗曹的决策,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当曹操南征被打败之后,孙权、刘备这两个昔日的盟友,却又反目成仇,双方又开始争夺各自的利益。这又恰好说明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条件已完全消失,即威胁两者生存的“强大险恶的敌人”不存在了。孙刘联合抗曹成功,完全吻合孙子“同舟而济”的思想,这种思维智慧给孙刘双方命运带来巨大的转机。

值得注意的是,孙子“联敌制敌”这一思维方式是有前提条件的。孙子说得非常明白,那就是“同舟而济而遇风”,孙子形象地描述“吴人”和“越人”同坐在一条大船上,突然遭遇狂风或飓风,如果此时“吴人”和“越人”不能携手合作,相互救援,等待他们的结果是船覆人亡。显而易见,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危局”,而且极其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败局”。当此之际,“吴人”和“越人”只有抛弃往昔的恩怨,全力合作,克服危难,才是他们之间惟一的正确抉择。诚如齐人邹阳所言:“意合则胡越为昆弟。”(32)司马迁:《史记》卷83《邹阳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473页。由此说来,孙子“联敌制敌”的思维智慧所把握的前提条件是共同遭遇到了“强大险恶的敌人”,这一“强大险恶的敌人”威胁到双方的生存,若是不能战胜这个共同的敌人,双方都不会有好的结局。当然,倘若无视这一条件的存在,却一味盲目地寻求与敌人的合作,结果无疑是开门揖盗,招来祸患。

历史上也存在“联敌制敌”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例子。例如,北宋联金灭辽。辽一度是北宋的敌人,让北宋统治者蒙受巨大的耻辱。后来,金日渐开始强大,辽日渐开始孱弱,北宋念念不忘昔日的耻辱,最终选择与崛起的金联合灭辽,报昔日之仇。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自海上约金共攻辽”。并约定“金自北攻辽中京,宋自南攻辽南京,夹击之”(33)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话》,军事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26页。。这种“联敌制敌”策略便是极不智慧的举动,这是由于孙子曾讲过“联敌制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双方同时要面对的是一个“强大险恶的敌人”,并且这个敌人威胁到双方的生存,这时双方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才去联合。但当时辽的自身实力,根本谈不上所谓的辽威胁北宋和金的生存。因而说来,当时并不具备联金灭辽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北宋联金灭辽的决策实质违背了孙子“同舟而济”的思想。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之召。”北宋的统治者虽然雪耻灭辽,但自己却是开门揖盗,使金军长驱直入,俘两帝而去。这就是盲目联合敌人,给自己带来祸难的鲜活例证。

四、结语

总之,人类总是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也把最高阶段的智慧应用于战争制胜追求之上。刘泽华为陈学凯《制胜韬略》一书作序时,提出一个很好的构想:“《孙子兵法》《老子》《论语》并驾齐驱、媲美相辉”,可视之为中国古代智慧之鼎的“三足”(34)陈学凯:《制胜韬略——孙子战争知行观论》,刘泽华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孙子灵活多样的制敌方略固然是制敌取胜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拥有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却是实施战争行为者从根本上扭转自己所处危局、陷入败局的关键。智慧为何如此重要?爱新觉罗·毓鋆曾经专门指出:“用智慧便可以助己助人、活己活人。”(35)爱新觉罗·毓鋆讲述,陈絅整理:《毓老师说孙子兵法》,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第350页。智慧可以改变困境,诚如冯梦龙所言:“事物的变化能使智者暂时处于困境,但智者的智慧又使他能不被变化所困。”(36)冯梦龙:《智谋大全》(修订增补本),自序,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页。创新型思维方式是智慧的高级表现形式,因此,孙子的创新型思维方式在《孙子兵法》这一智慧宝典中表现出了最具有独特性魅力的一面。

猜你喜欢
方略孙子兵法孙子
《孙子兵法》组歌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浅谈二轮复习阶段练习指导方略
孙子垚
孙子垚
孙子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