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0-01-19 08:14:20秦永亭李广智张冬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院校素养职业

秦永亭,李广智,张冬梅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7)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适应岗位,更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大学生稳定个人职业和规划职业生涯。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新时期,随着网络和数字化媒体的应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更加丰富化,但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培养上存在重技能和就业率而轻职业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高职教育竞争力下降[1]。因此,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探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规范和要求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2]。职业素养能很好地衡量从业者是否适应和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根据美国学者莱尔·斯潘塞提出的“冰山理论”,职业素养可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部分。显性职业素养正如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一样,它主要指从业者所掌握的职业技能。隐形性职业素养则像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3]。

职业技能是指个体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从业人员判断职业岗位是否与其个性相匹配的意识活动;职业道德是个体从事某项职业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有助于调节职业内部人员、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行为习惯是从业者长期从事某项职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变而形成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在职业修养的四个要素中,职业道德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其余三个要素均需建立在良好的职业道德之上。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达到一定高度,并成为从业者的一种自然行为习惯时,那么从业者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二、新时期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于高职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高职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它更注重“职业性”这一特征。职业性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要求职业院校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是,当前部分职业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不深刻,片面追求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职业院校往往偏重于专业课,而提高隐性职业素养的人文类课程开设较少或课时较少。在这种导向下,即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但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等隐形职业素养并未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学生实训课结束后,经常可看到损坏的实训器材和混乱的实训场地等。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大学生不易得到工作单位的认可,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比本科大学生更具有难度,在培养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至关重要[4]。职业素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需要教师和学校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情感。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相关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效果不理想。首先,高职院校中负责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缺少相关工作经验,由于主观上对职业素养认识不足,导致其参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力度不够。其次,部分高职院校中负责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非专业教师,他们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学习和培训后直接上岗的,这些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既不能根据学生的专业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也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最后,相对于专业课教师,学校为职业素养相关课程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和进修机会也较少。

(三)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社会实践不足

社会实践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它符合理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规律,是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是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的衔接与互动。社会实践能够深化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职业热情。然而,目前社会提供给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机会与平台却很少,这严重影响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当前,虽然高职院校都实施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但在该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重视的仅仅是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况且,校企合作的时间一般较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几乎不承担责任,导致其职业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得到提升。此外,学校用于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社会实践资金较少,导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部分大学生受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对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在实践过程中未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影响了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

(四)高职大学生未能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从小接触的是应试教育,其特点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更注重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职业素养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现阶段大学生基本由“90后”和“00后”组成,他们入学后,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软件上,把理论和技能学习抛于脑后。部分大学生虽然意识到在校期间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但对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当前,高职大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如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初期,自我价值认知过高,自我定位不合理,过分看重就业岗位的薪资、福利等,忽视了企业和个人的未来发展前景;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等偏远地区工作,或仅仅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不能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前途,也给用人单位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三、新时期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职业素养教育能够增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关注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毕业生的隐性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重要岗位人员时,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单位的长远发展,对应聘者隐性职业素养的要求甚至超过职业技能的要求[5]。如果高职毕业生既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隐性职业素养,那么其被录用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高职大学生要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生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如何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内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关系着学校的生源和生存。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高,就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就业困难又会进一步降低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这种恶性循环必定会限制学校的发展,甚至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保障就业这个“出口”通畅,从而发挥广告效应,提高学校的声誉,进而保证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真正实现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四、新时期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职业素养师资建设

面对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标准,广大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要在加强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大力提升大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关系着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力度。高职院校应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的职业素养教师,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职业素养外聘教师,以此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职业素养教师队伍。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职教师,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鼓励校内教师在暑假期间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使广大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此外,高职院校还需为职业素养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校内外培训、研修、访学与挂职的机会与平台,并加大财政投入,从而提高职业素养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的岗位要求和发展要求,建立起以培养综合职业素养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效果。在职业素养教育团队组成上,要形成以教师、学生、辅导员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育团队,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管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校外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参与培养的新教学模式,全方位保障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6]。在顶层制度设计上,高职院校应重新审视和完善课程设置,合理设置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礼仪、沟通与协作等职业素养课程。在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职业并富有吸引力的案例,少选取一些教条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三)构建完善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

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有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更要有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目前,在大学生显性职业素养的考核上,评价体系已较完善,但在大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考核上尚无统一的评价体系。广大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细化考核指标,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形式上,可采取个人自评、班级互评、系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7]。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原则,将学生日常表现列入考核范围,并建立学生平时表现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的过程管理。对于职业素养考核优秀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但职业素养考核的目的不是划分等级,而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更多关注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育教学主阵地开展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8]。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把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让高职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识到学习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应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中,让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其自身职业素养也得到不断提高。最后,职业素养教育授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将授课内容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微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外借助QQ、微信等信息平台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素养学习机会,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相互弥补。

(五)积极开展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创造课外实践和锻炼的机会。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让大学生进入企业感受企业生产的氛围,了解企业对员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让大学生为职业素养提升做到有的放矢。其次,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成功人士来给大学生做讲座,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素养教育的真谛,让高职大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职业素养对自己未来就业和职场成功的重要作用。最后,学生会等社团也要积极开展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活动,如开展“职业角色扮演”活动[9],以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工作中的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典型场景,使大学生能够体验到真实工作中的感受,明确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性,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重要指标,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就业和职业发展均有很大帮助。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职业素养的内涵,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去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StrategicResearchonPromotingProfessionalism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intheNewEra

QIN Yong-ting, LI Guang-zhi, ZHANG Dong-mei

(Jiangsu College of Nursing, Huai’an 223007, 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ism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colleges,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s, insufficient training of social practic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ism; strategy

猜你喜欢
院校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