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价值意蕴及其限度

2020-01-19 06:15李洪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教学

李洪修, 田 露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天津 300387)

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模拟、延伸及扩展人的智能,它象征着人脑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一般而言,它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7大关键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其突破性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如智能学习系统、智能教育机器人等),并在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人工智能为当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教学自由的旨趣在于追求最大程度的教学专业化与学习自主化。人工智能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充分满足人们对教学自由的需求。那么,人工智能对教学自由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限度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亟须回应的现实问题。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

在《自由与权力》中,自由是避免自身被他人控制的保障之法,其本义是自我驾驭[1]。由此可见,自由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复杂综合体。首先,自由反对硬性压迫与外部控制。第一,自主是自由的核心内容[2]。硬性压迫只会导致人在下意识里服从于固执,弱化其“主人翁”意识,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不懂自由的实质,以及究竟何为自由[3]。第二,自由是一种“至善”的状态,它充分彰显了爱的力量[4]。而外部控制并不是爱的行为表现。相反,它寓意着权力的压制、占有的私欲,以及预谋的野心。因此,自由也反对外部控制。其次,自由主张人的自我约束与自我实现。自由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理智行动的能力[5]。同时,自由具有相对性。自由与其所受限制之间呈负相关,即限制越多,人就拥有越少的自由。因此,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肆意生长,它强调人的理性对其施加限制,形塑人的内在约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最终达成人的自由。

教学自由是指教师免遭外界经验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理智,不做任何阻碍学生学习行为的专业自主的状态。它包含主体构成、价值取向及本质属性三项重要内容。第一,教学自由的主体构成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6]。教学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整体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体现了教学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基于这种双向交互的方式得到提升和改善。第二,教学自由遵循“生成性”的价值取向。教学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环节,教学自由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同时,教学自由彰显了教学活动的活力,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及评价方式,会随着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推进而获得新生。第三,教学自由的本质属性是学习自由。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7]。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需要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界定为教学自由的终极价值的归宿。

人工智能为教学自由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一,人工智能丰富了教学自由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准确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为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构造原理,通过VR、AR等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第二,人工智能增添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有研究表明,人机交互技术可以监控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展情况,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基本信息,为学生提供与之匹配程度最高的学习方案,有利于瓦解“批量生产”式的教学过程,冲破同质性教学的禁锢,从而将学生从“整齐划一”的教学安排中解放出来[8]。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价值意蕴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究竟有何价值意蕴,是回答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价值诉求的问题。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应该具备解放价值、成长价值及发展价值。

1. 解放价值:以教学主体的能动性为出发点

自由与解放之间呈现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解放是人获得自由的有力途径,自由则是解放的预期成果。教学改革创新离不开教学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然而,教学主体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等物质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对教学的深度加工与改造。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技术困境,使教学主体得到解放,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展其专业自主性,提升其主体性地位。

其一,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由“被压迫者”转变为自由的行动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心存恐惧。这种恐惧使学生存在一种被压迫的学习心态,使学生的心灵成为其中的奴隶,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保持一种优越感。这样一种“高姿态”行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我必须被教育”的自卑感,导致学生感到紧张、压迫及恐惧,从而不断屈服于教师[5]。于是,师生之间权力的巨大落差造成教学环境的异常“清净”。这种看似“没有杂音”“十分顺利”的教学,实则置学生于客体之位,违背了教学自由的初衷。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即便其处于集体学习活动中,也是时时刻刻备受教师关心、尊重与理解的特殊个体。这将有助于凸显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人工智能通过VR、AR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享受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其学习的体验感,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中心,学生因物理位置的不同而附加的身份等级的差异得以消解。同时,这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活泼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当学生身处自由的氛围内,同时也感受到他人亦处自由状态之时,自身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自由。此外,自由还要求人应当依据个人特点,在自己的道路上去追求有益于自身的自由[9]。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支持学生自定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重获对待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自身的问题解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其身份转变的速度得以加快,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自由行动者。而且,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高阶智能技术,能够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行为,理性分析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自主性。

其二,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教师教学的舒适化与高效化,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相较于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理智的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学自由表达了教师渴望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诉求。如果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缺乏清醒的意识,那么这种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发生异化。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建构科学正确的教学信念。它能以数学逻辑为坚实的基础,归纳并总结教学的基本规律,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时刻提醒教师保持科学的教学信念。教学过程处处彰显着人的权力意志。对教师而言,多重身份意味着权力的叠加,使得教师原本可以自由发挥的创造性受到权力的限制。这些附加权力吞噬了本该属于教师的自由,置教师于非保障的环境之中,削弱了教师教学的自信心,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状态。自由可以保障个人在履行其信奉的义务时,不受权力和多数的干预[1]。人工智能的出现能够有效解除权力对教师所设的禁锢,为教师营造一个有保障的工作环境。它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筛选与框定符合教师个体哲学的教学材料,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使得教师处理教学问题更加得心应手。于是,人工智能在为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自由化。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效化的教学。人工智能能够扮演好教师助手的角色,分担课堂纪律管理等额外事务,帮助师生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避免教师教学精力的分散,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助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强教师在教学行为中的存在感、价值感及成就感,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动性与工作效率。

2. 成长价值:以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与交互性为枢纽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不断成长的人,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索的人。”[10]生成性是人的一项基本属性。人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学的生成性[11],具体体现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灵活化及教学评估的发展性。成长意味着事物发生积极的转变,其变化的关键在于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遵循“生成性”的价值取向,主张“在教学情境中随教学过程的发展而自然生成”[12],强调师生的交互行为,构建师生交互的成长平台。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促成教学活动的生成性。第一,人工智能可以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科本身的基本特征,关注教学的生成性,及时调整教学的过程,避免预设目标的过度导向作用,破除常规的、套路式的教学目标。这种“生成性目标”旨在实现教学活动真正的且重要的目标。能够实现的目标越重要,教学就越自由[13]。而且,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教师的认知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各种需求逐一进行分类与整合,集中解决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处理个性问题,从而落实生成性的教学目标。第二,人工智能可以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历史学习记录,总结出学生的兴趣与需求[14]。人工智能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为教学实时提供“生成性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触发学生的问题探索与发现意识,释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交流的活力。第三,人工智能能够客观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心声,实时监测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为教学过程提供“生成性手段”[15],从而灵活调整教学对策,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教学方案,解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而且,人工智能能够打破实体教学空间与虚拟教学空间之间的藩篱[16],创设虚拟的感官环境,为教学提供崭新的技术手段,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第四,人工智能可以准确并全面地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路径,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否全身心参与教学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估秉承“以生为本”的评价原则,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发展历程,服务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实现,从而瓦解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的结果性评估体系,完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生成性评价方式。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助推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17]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强调学生、人工智能,以及教师之间的多方向的交流与互动。人工智能可以探测学生个体活动中的大脑生理信号,帮助学生实现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18]。这种人工智能学习系统以个体脑电波信息的反馈情况为基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持续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单一平面化的教学环境而言,多元立体的学习情境更能给学生带来视听盛宴,使学生与人工智能发生交互,获得即时性反馈,并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搭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桥梁。而且,人工智能还能够实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与行为反应状态进行扫描评估与数据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开展精准性指导,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触发学生问题检索的欲望,进而扫除学生学习困难[19]。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构建便捷、高效的师生交流平台,助推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教师,从而发展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3. 发展价值:以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为落脚点

教学自由的本质归宿是学习自由,教学自由要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内在自我与外在他我之间和谐发展的价值。

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丰富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着眼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成长。第一,人工智能有助于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知识的生产是客观存在的,而学生认识知识的过程是具有主观性的。对于同一知识点,学生对其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知识框架的方式千差万别。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可能会因其理解能力方面的差异而出现片面化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通过操控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有助于获得真实的感知,并在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方面进行直观体验[18]。而且,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创设接近真实的仿真环境,其声、图、文并茂的功能为学生呈现多重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学习的沉浸感,为学生提供一种交互体验的模式[20]。因此,借助直观体验与交互体验的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其想象力的界限,有针对性地为其选择合适的视角,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认知盲点,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摆脱局部性,呈现整体性。第二,人工智能也有助于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自由不以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为基础,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分离[21]。只有在人的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例如:人机交互可以冲破时空束缚,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为个体自主学习的产生提供机会。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一位学生个体提供独自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帮助学生逐渐缓解群体之间的依赖性,摆脱“从众式学习”的困境,重新获得探索新知的猎奇感与成就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性也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发展价值的重要目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非个人的、非抽象的社会性产物[22]。第一,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社会性可以体现为:学生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合作学习的行为,发展合作学习的精神品质[23]。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具备组内明确分工的优势,使得每一位成员肩负团队的使命感。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与评价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这些能力进行更加全面而科学的评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信任感,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助力学生社会性的养成。第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性要求学生应当学习传统习俗,理解社会规范[24],例如伦理道德。人工智能可以对社会性提出的伦理道德要求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筛选出符合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构建系统的伦理道德课程体系。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就能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认识、理解并内化这些社会伦理知识与道德品质要求,达成社会性养成的目标。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限度

任何自由都意味着它将在某些程度上受到束缚。当行为失去制约时,这也就标志着不自由的开始[25]。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相对性,来源于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的规定性,以及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特性之间的契合程度。

1. 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构建教学自由的理性围栏

规律寓意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且固有的联系,它的特点是不易发生变化。人不能依照自身的意志随意创造、改变或者消除客观存在的规律。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联系[26],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以及教学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任何违背基本规律的教学都将会丧失理性,走向歧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应当依据教学的基本规律,实现教学的自由。

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应增强师生之间的主体交互性,寻求自由表达的平台。第一,教学是教与学和谐互动的有机体。教学的活力蕴藏在师生互动中,它可以推动教学向自由的方向发展,教学自由就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成长。人工智能应当实时诊断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创造更多机会,加深教师、人工智能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互相了解。同时,人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27]。这意味着教学自由需要学生勇于选择向教师提出质疑,把握发言的权利,不再完全臣服于教师的个人见解,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同一化氛围,增添教学活动的生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也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承认教学“干扰”因素的存在及其价值,努力向创生型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责任感、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自身的教学哲学观,以便愈加灵活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真正的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表达自由的交往活动。人工智能应当致力于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融洽、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筛选有价值的互动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唤醒学生的自由精神,培养学生的自由健全的人格。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应关注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和谐统一性,提高学习经验的地位。第一,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是认识与实践和谐统一的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蕴含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前进的发展规律。同时,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探索人的认识过程,解锁人的实践能力[15]。因此,教学应当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及时更新认识,应对新的实践问题,从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第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提高学习经验的地位。学习经验促使学习者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之下做出积极的反应[28],强调了学习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当更新对学习经验的认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创设独具特色的教学情境,为学生量身打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发挥学习经验的重要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基础,建构衔接性强、系统化程度高的经验体系。

2. 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形塑教学自由的核心支柱

回归学生本身是教学自由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不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关注焦点的教学将会缺少灵魂。教学自由不能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充分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差异性等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既要准确把握学生个体发展的共同之处,也要准确识别学生个体成长的不同之处。

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应当承认“求同”,斟酌学生发展的一致性。“求同”意为教学自由应当认真审视学生成长规律的共同点。第一,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自由本着“生成性”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预设性”目标的缺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应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教学也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借助交互体验的方式,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形成印象深刻的整体性认识,以便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敏锐度与精准度。第二,教学应该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做到不“凌节而施”。教学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进行量化处理,归纳总结学生现有的身心发展状况,精准定位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准确预测学生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成长趋势。这样就可以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阶段,树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正确认识,避免错过学生成长的关键期。第三,教学自由还需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教学的本真性。人之存在即自由之所在。人的自由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21]。同时,由于“大自然中万物的运行遵循自身的原则,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法则,促使人类实现目的性发展,增强人类的各项能力”[29]。因此,在教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的根本目标应当回归本真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而,人工智能需要助力教师完善细致化的教学,灵活应对自然发展原则下的偶然性干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适应当下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达成教学自由的育人诉求。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还应认可“存异”,探索学生成长的多样性。“存异”是指教学自由包容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第一,教学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教学需要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视角,帮助学生清除自身的认知盲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式问题,帮助学生自由地成为自己,而非强迫其“千人一面”,亦非迫使学生放弃真实的自我、隐瞒自身不足之处。同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自由应该反对同质性教学,打破“唯命是从”的灌输式的知识教学,考虑学生个体内部发展的独特性,顾及个体与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性。第二,学生成长的多样性离不开教学的智慧。“智慧是感知整体的能力”[5],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活动,使其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从本质上是人的学习过程,它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的行为系统,也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教师借助人工智能,拓展师生交互的空间,增强教学情境的代入性,剔除教师的无意义引导行为,顺应学生自然天性的发展,聚焦学生的真实收获,创建丰富的学习者资料库。教师便可以从中收获有价值的资料,快速且全面地构建整体教学的观念,及时开展教学反思,增长自身的教学智慧。这样,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就能够精准掌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轨迹[30],客观分析学生认知发展上的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过程的丰富化,影响学生的多样性成长。

3. 善用人工智能的工具特性,达成教学自由的育人诉求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阶智能技术,它具备与生俱来的工具特性。教学自由的本质归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具备自身独特的育人诉求。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要认清人工智能的两面性,找准技术自身的合理定位,规避人工智能工具属性的负面影响,合理发挥人工智能的正面价值,回归本真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成教学自由的育人诉求。

一方面,人工智能应合理释放工具价值,摆正技术自身的目标定位。第一,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其初衷是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人工智能首先应当完善教师助手的角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及管理者,往往难以兼顾好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应当致力于帮助教师解决简单且单一的教学问题,助力教师分担其精力以外的教学事务,诸如分担教师教学管理的任务,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合乎理性的教学规范是对教学自由的最小限制。教学必然受制于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学生的成长规律。人工智能基于对教学过程中客观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可以明确规定教学自由的底线,确保教学自由不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二,教学应理性审视人工智能的工具特性,避免盲目崇拜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学应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两面性,它在给当下的教学自由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31]。如果人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力,那么,他很有可能沦为技术的奴隶。当教师的教学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时,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将会吞噬教学的育人特性,教学自由就会丧失其价值而发生异化。这将有违人工智能设计与应用的初衷,导致教学主体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异化,造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方向、多主体的交互弱化。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换代的速度极快。如果教学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之间的组合只是简单的物理相加[32],或者照搬其他领域的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范畴,那么,仅凭这种“纯粹嫁接”的技术方式,只会徒增科技感的泛滥,导致教学精神价值的暗淡,造成教学甘于平庸,最终使得教学由自由沦为不自由。

另一方面,规避人工智能的技术风险,回归教学的育人本真。第一,降低教学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性,保留教学自身的价值判断。教学不能过度依赖于人工智能,应当主动降低对人工智能在教学各环节所发挥作用的期待值,将期待对象由人工智能转向人的智能。同时,由于“保持人对机器人的独立性的方法在于维持其价值判断”[33],因此教学也需要保留自身的价值判断,开辟自主性领域。例如,教师能够在剔除违背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内容、筛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摆脱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控制性,消除人机关系的异化风险。“人作为真正的主体,必须坚持自身的普遍理性与道德,努力控制技术这把双刃剑。”[34]教师与学生应当树立主体性意识,增强其理性判断的能力,规避人工智能的反控制性。同时,由于摆脱人机关系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人找寻自身存在的原本位置,让技术重新服务于人[35],因此教学主体需要强化其主体身份,重申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特性,以及树立自身的危机意识,防范人工智能的侵入性,从而维系人机协同的合理关系。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读人工智能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