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民国时期海南黎区及黎族的教育

2020-01-19 04:29王献军
关键词:琼崖黎族海南

王献军

(海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

民国时期,海南岛政局混乱,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既有控制着大部分区域的民国政府,又有割据一方的琼崖共产党;既有渗透到黎族地区的西方教会,又有入侵海南的日本军队。以上几种势力都在海南的黎族地区办过教育,加之黎族人自办的民族教育和黎族子弟在汉区受到的教育,故而整个民国时期海南黎区及黎族教育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状况。

鉴于民国时期海南黎区及黎族教育至今尚无人问津,笔者因此不揣浅陋,撰成本文,以弥补这一缺憾。

一、民国政府在黎区开办的学校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新式的学校教育体制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黎族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办起了新式的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小学教育

1912年,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向全国颁布了《小学校令》,规定小学可以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种类型。在这种大背景下,陵水、崖县、感恩、昌江等各县黎族地区的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相继开办。

民国初年,黎族地区较早创办的小学有在陵水大旗(今属保亭县)的第七区第十初级国民学校,创办于民国二年(1913);(1)陈铭枢:《海南岛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有在感恩县(今属东方市)境内的罗旺、西方两处黎村创办的小学,时间是民国三年(1914);民国八年(1919),感恩县立第一高小学校成立。(2)编纂委员会编:《东方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445页。从民国之初到1925年,海南包括黎族地区在内的各个地区小学教育发展很快,根据民国十四年(1925)的统计,当时的陵水县有小学109所,学生3 505人;崖县有小学70所,学生4 945人;感恩县有小学3所,学生65人。(3)陈铭枢:《海南岛志》,第256页。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27年,国共分裂,国民党宣布“清党”,很多学校中的亲共教师遭到捕杀,海南的小学教育一时陷入低谷,黎族地区的小学也不能幸免。

到日军入侵海南之前,海南各个黎区所在的县乡内民国政府创办的小学数量大增,仅在保亭县,经费由广东省政府补助之公立小学就有25所。(4)王兴瑞:《琼崖黎境概况》,《边政公论》1946年第5卷第1期。(5)陈植:《海南岛新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104-106页。

1939年,日军入侵海南,此后开始了长达六年半的日本统治海南时期。这期间黎族地区已有很多小学停办,能维持正常运转的寥寥无几。

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南岛黎族地区各县的小学数量与之前相比有所恢复,据陈植先生的《海南岛新志》一书记载,到了1946年8月,陵水、崖县、感恩、昌江、白沙、乐东、保亭等7个黎族地区的县共计有小学225所,在读小学生17 370人。但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国民政府控制地区的小学教育又重新陷入停滞状态。

在黎区的教育中,以陵水县的黎族教育最为发达;在民国时期陵水县众多小学中,又以陵水县女子小学最具特色。

陵水县女子小学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创建者为当时陵水县热心教育事业的学界人士曾三省、张建珪、梁大忠等,校址设在县城内衔东北角观音阁。该校创办之初,入学读书的仅是陵城镇的士家、高家及农村中个别富裕农民的女子,所以,开始时学生人数不多,只有初小一个年级一个班42人。此后便不断发展壮大,到1929年发展到了有一、二、三、四年级,成为一所有一定规模的初级女子小学校。到了1931年,再发展到了有了五、六年级,学生达264人,成为完全女子小学校。1939年,日军占领陵水,该校关门。1945年,日军投降后,该校复办,直至1952年才更改校名。陵水县女子小学在行政上设校长、教导各一人,文书、会计、工友各一人。校长实行家长式管理,较为严格。教师实行聘任制,如聘任的教师不称职或道德品质不良,立即会被解聘。该校培养的学生有一些参加了革命,如陈梦青、陈月娥、刘界玉、灯玉兰等都为保卫红色政权献出了生命。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升入高级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陵水任教,为陵水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6)陵水县教育局教育志:《陵水县女子小学校史》,《陵水文史》(第三辑),内部印刷本,1988年。

民国时期,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规定:初等教育学制为7年(后改为6年),即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后改为2年);初等小学课程有:国文、算术、唱歌、体操等,高等小学课程有:国文、算术、唱歌、体操、图画、修身、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海南岛各县乡包括黎区在内的各个小学应当是遵照执行了的。

纵观民国时期黎区的小学,虽然在数量上已颇为可观,但办学的质量却非常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校舍简陋,设备缺乏,经费短缺,师资低劣,管理不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王兴瑞先生当年曾对保亭县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过分析,他认为:“究其原因,约有三端:第一,缺乏主持教育的主脑机关,如上所说,县政府既无教育局,亦无教育科,全县没有一个专司教育的机关,也找不到一个专负教育责任的人,自然就没有通盘计划,也没有人去督导推动;第二,缺乏经费,各校皆属草创,一切都要从新设备,在在需款,政府资助的学校已感杯水车薪,而黎地赤贫,就地筹款的学校更何待说?第三,缺乏师资,其故又有二:一是黎境水土险恶,外人入其地,动辄得病,多裹足而不前;一是待遇太薄,据作者所知,各校所聘汉人教师,年金多者不过百余元,少则数十元,在一般教师看来,此区区之款,实不值冒性命危险前往换取;合此二因,好教师皆望黎境而却步,而黎人中又无可为教师者,于是乃不得不随便聘请低能教师以滥竽充数,乃事势所必然。”(7)王兴瑞:《琼崖黎境概况》,《边政公论》1946年第5卷第1期。王兴瑞先生的分析应当说是非常中肯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民国时期,除了政府创办的小学之外,在黎族地区还普遍存在着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传统教学机构——“私塾”,又称“学塾”或“启蒙村学”。私塾在海南的汉区是古已有之,但进入黎区较晚,只是到了清末,才开始在一些人口比较稠密的黎寨里普及开来。民国建立之后,虽然小学教育为黎区办学的主流,但传统的私塾并未绝迹,仍然还有存在,与小学并立。据王昭夷先生1925年的调查,在当时琼山县的黎区有私塾4所,定安县的黎区有私塾2所,陵水县的黎区有私塾8所,崖县的黎区有私塾6所。(8)王昭夷:《广东琼崖各属黎族地区调查一览表》,王献军:《黎族现代历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7年,第50-77页。据《海南岛志》记载,民国时期海南岛私塾情况大体是这样的:“每塾生徒十余人或二三十人不等。塾师终年所获,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七八十元。教授课程则以《三字经》《四书》《幼学》《千家诗》、杂字等为多,间有授以国文课本者。学生上学作辍靡常,毫无管理方法。各县学塾多在二月开学,十月散学。北部诸县学塾多经甄别改良。西部昌、感、崖、陵各县,学塾恒多于学校,或每村一间,或联合数村设立一间。学生学费每年1元至2元不等。”(9)陈铭枢:《海南岛志》,第262页。

(二)中学教育

民国时期,黎族地区中学的数量屈指可数,总共才7所,其中只有陵水县立初级中学和崖县县立初级中学办学时间较长,其它几所中学都是抗日战争期间或抗战胜利后才创办的。

陵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十四年(1925)9月,是在陵水县总团局团长曾三省、钱开梓等人的倡导下,由当地的绅士慷慨捐资兴办的,校址设在陵水县城的孔圣庙里面,校长是曾三省。创办之初只招收一个班,50名学生。学校办学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县学款田的租谷。1926年,学校改名为“陵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据1930年的统计,该中学当时有2个班,学生共计86人(男84人,女2人),有教员5人,学生每年应缴学费10元,政府每年下拨的经费是4 000元。(10)陈铭枢:《海南岛志》,第259页。1931年秋,该校又更名为“陵水乡村师范学校”,但仍招收初中班。1939年日军侵占陵水,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该校恢复办学,再度改名为“陵水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为徐炽廷。学校分春秋两季招生,春季招收2个班级,学生92人,秋季招收1个班级,学生46人,教员9人。(11)编纂委员会编:《陵水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第696页。

崖县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十五年(1926)9月,校名最初为“崖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崖县城东门外。该校创办之初招收了3个班新生,有学生171人,教员7人,学生每年应缴学费12元,政府每年下拨的经费是9 000元。(12)陈铭枢:《海南岛志》,第259页。该校创办之初还请人谱写了校歌,歌词为:“群山高高兮南海泱泱,中有学府兮崖之中央。济济多士兮聚会一堂,研究学问兮蔚为国光。”(13)张景饶:《崖中校歌的更改》,《三亚文史》(第二辑),内部印刷本,1990年。该校最早的几任校长为陈善、王谓卿、张质生。从1926年至1939年,该校共招收初中16个班,学生将近1 000人。1930年该校另附设简易师范班。(14)孙有瑄:《崖县中学的创办经过》,《三亚文史》(第三辑),内部印刷本,1991年。1939年,日军侵占崖县,学校停办。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该校在抗日游击区已复办,招生1个班。同年8月日军投降,学校搬回原校址上课。民国三十八年(1949)开始招收高中新生1个班,属完全中学性质,学校改名为“崖县中学”。(15)编纂委员会编:《三亚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38页。

1943年,有多个县的海南国民政府退守到中部的黎族山区,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弟能够继续读书,于是创办了一所中学,校名为“琼崖西路联合中学”。这所中学位于今白沙县境内的小水乡罗任村一带。

抗战胜利后,在黎族地区一时间开办了多所中学,主要有:1947年2月在崖县设立的“崖县私立榆亚初级中学”;1947年9月在崖县九所设立的“黄流中学”;1946年在三家设立的昌江中学;1947年在北黎设立的感恩中学。

民国时期,海南各中学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的规定,有省立、县立和私立三种形式;学制分为两级,即初中、高中各三年;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国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物、生物、公民常识、图画、音乐、体操等,不过民国早期和晚期开设的课程略有差别。

(三)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民国时期称为“实业教育”,由于当时海南的各项实业教育落后,故民国时期海南的实业教育,“从地利上言,凡农林、水产、蚕桑诸业,其需要实较普通教育较为尤切。”(16)陈铭枢:《海南岛志》,第261页。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职业技术教育在民国时期的海南极不发达,所办的职业学校屈指可数,而在黎区仅有一所,即陵水县的农林学校。

1921年,民国政府的教育部颁布《实业校仝》和《实业学校教程》,同年8月陵水县农林学校创办并开始招生。首次招生100人,分两个班,校址设在县同仁小学堂内,后因故迁三昧寺。陵水县农林学校的学制为3年,每周授课在28-30小时左右,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为普通科目,包括修身、国文、算术等;二类为实业科目,包括土壤、肥料、作物、气候、家禽、家畜等。(17)编纂委会员编:《陵水县志》,第704页。

二、琼崖共产党开展的黎区教育

通观琼崖共产党在海南民国时期的活动,我们发现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黎族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

(一)大革命时期对黎族农运骨干的培训

民国十三年(1924),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同年2月,王大鹏、王文明、罗汉等人创办了“嘉积农工职业学校”,这是一所培养工农革命骨干的学校。民国十五年(1926),为纪念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又把学校改名为“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校长为雷永铨,教务主任是陈秋辅,并增设军事班,培训从各县选送来的农运骨干,所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军事两门,学生们一边学习政治理论,一边进行军事训练。该校一共招收了3期学员,计有230余人。这所学校并没有设在黎族地区,但有许多从陵水县来的黎族农运干部参加。这些黎族干部在“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接受了相应培训后又回到陵水县,他们为后来陵水县农民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成立农民训练所,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教育农民,培养农运骨干的重要形式。在当时的黎族地区成立了多所农民训练所,其中尤以“陵水县农民训练所”影响最大。

陵水县农民训练所创办于1926年9月初,地址在陵城镇琼山会馆,所长是陈哲夫,第一期学员有57人,其中黎族30多人,他们都是从各区、乡农会推荐上来的青年骨干。全部学员分编两个班,开设的课程有党义、政治、军事三门课。党义是讲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课学习马列主义、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和农民运动有关的内容,军事课进行队列、瞄准、射击等操练。校内生活全部按照部队要求,内务整洁,早上出操,上下午学习或操练,晚上读报或教唱革命歌曲。课外还经常组织学员到附近村寨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停办。(18)陈番姚:《陵水县农民训练所创办始末》,政协陵水县委员会文史组编:《陵水文史》(第一辑),内部印刷本,1986年。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黎区教育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中共琼崖共产党琼东县和乐会的一些干部撤入到万宁的六连岭地区,他们先后在当地办起了7所学校,教员们一边教黎族群众唱歌和识字,一边深入各个黎族村庄开展土地革命。当时教学条件困难,没有课本,教员们就自带白纸订成小本,把要教的内容写在上面,然后逐字教读、教写,学生用木棍在沙地上练习写字。

1927年12月中旬,海南岛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为了保卫刚刚成立的苏维埃政权,东路工农军总指挥徐成章在陵城创办了“工农军干部学校”。该校委任黄埔军校毕业生游济为校长,主要教员有冯健农、孙成达等,从部队中抽出排长王学志、王学伟、班长黎光昌等协助进行军事训练。学校初期有学生300多人,后来发展到500多人。该校课程有党义、时事和军事三门主课。党义课主讲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十月革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时事课主讲国内外工农运动、苏联的苏维埃运动、琼崖革命斗争及民族团结问题;军事课主讲军事训练要素、规范、战略战术以及各类常用武器的使用和维修。开始时,该校只招收陵水县各民族的学员,后来全琼各地都派人前来受训。该校为琼崖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武装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为全琼的土地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麻凤鸣:《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黎族教育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19页。

土地革命时期,在昌江县八所镇墩头墟,有一所小学叫做“墩头二小”,其正式名称为昌江县国立第二小学,这所学校是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昌感地区为琼崖革命斗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党、政、军骨干为力量的“红色摇篮。”墩头二小创立于1926年,史丹是第一任校长,以军民教育为办学方针。1932年,共产党员马白山来到二小任教务主任,从此二小揭开历史新篇章。由进步人士领导的、倡导民富国强的平民教育转轨进入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旨在为革命培养造就骨干力量的新阶段。不久,马白山的胞兄——共产党员马秋山也来到二小工作。在“二马”的领导下,二小涌现出一批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的师生,其中的骨干分子被发展成为党员,成立了二小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直接领导了二小的学生运动,造就了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骨干分子。(20)郑瑶新:《东方市文物志》,内部印刷本,2013年,第101-104页。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黎区教育

全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共琼崖地区的共产党人在黎族地区先后开办了一些学校,其目的是为了发动黎族地区的抗日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海南全面抗战培养抗日干部。

1938年秋,中共感恩县委为了提高革命青年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青年抗日骨干力量,决定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创办一所“抗大式”的学校。在共产党员陈克文、史丹、马白山及知名人士戴恩民、林超宇等人的努力下,这所学校应运而生,即在今东方市的新街墟创办了“琼海中学琼西分校”,简称“琼西中学”。校长由钟衍林兼任,戴恩民为教务主任,马白山、叶贻彬等为教师,学生来自昌江、感恩、崖县,共250人,部分学生是各地党组织选送的党员或进步青年,分甲、乙、丙、丁4个班。学校的课程表面上是按照民国政府教育部的规定开设的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英语、政治、音乐等课程,而实际上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需要做了改动,如政治课改讲《论持久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统一战线》,国文课则选编了鲁迅和郭沫若的革命作品,音乐课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歌》《毕业歌》等抗日救亡歌曲,体育课则以军事训练为主。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当时其它中学所没有的。(21)昌江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昌江历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第49-51页。为了加强党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力量,学校还成立了特别支部,直属县委领导。1939年2月,日军侵琼,学校被迫停办。琼西中学虽然只办了仅仅半年时间,但却为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

1940年7月,琼崖共产党在黎、汉、苗各族杂居的美合根据地创办了“琼崖抗日公学”,冯白驹兼任校长。该校的培养对象是部队的战斗骨干、党群干部和各地的抗日青年。1940年12月“美合事变”爆发,公学停办。

1941年5—6月间,琼崖共产党在万宁六连岭抗日根据地创办了“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到1942年11月先后办了两期,每期5个月,课程分为军事课和政治课。(22)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海南省志·民族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第190-191页。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黎区教育

这一时期琼崖共产党在黎区开办的干部培养学校主要有三所:琼崖公学、琼崖妇女学校、琼崖军政干部学校。

琼崖公学的前身即是“琼崖抗日公学”,1940年因美合事变而停办。1945年9月,曾在白沙县阜龙乡复办,公学设有军事班、政甲班、政乙班、普通班、民运班和妇运班,各班有班主任,校长为史丹,当时部队的一些高级领导如庄田等人也来公学授课。(23)肖星辉,黄上珠:《琼崖公学生活追忆》,《昌江文史》(第四辑),内部印刷本,1990年。内战爆发后,公学又被迫停办。1948年底,琼崖共产党在番阳乡再度复办,并改名为“琼崖公学”。这一阶段的公学共设6个班,包括1个高级班、4个中级班和1个儿童班,共有学员340人,后又增设师资、新中两个班共计200余人。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军事、民运和文化课。为了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师生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为了让学生们受到锻炼,学校还经常以班为单位组织学员深入黎村苗寨了解情况,帮助农民。该校一直存在到1950年海南解放。

琼崖妇女学校是1948年5月由中共琼崖区委和琼崖临时民主政府在乐东县番阳乡创办。这是一所培养区、乡一级妇女干部的学校,全校有教职员8人,学员约100人。学校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工作、语文、算术、地理、卫生常识等。学员主要来自部队选送的战士,还有医护人员、勤杂人员、地下交通员,以及黎族干部。该校除了教学之外,还重视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员开荒种地、饲养家禽。1949年2月,该校迁往新民,后又迁至北大乡。1950年海南解放后停办。

琼崖军政干部学校建于1949年1月,由琼崖纵队司令部在琼中县的营根地区创办,学员有300人。

以上3所干部培养学校都是开办在黎族居住的腹心地带,它不仅直接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许多革命干部,也对黎族地区的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琼崖解放战争后期,大部分黎族聚居的地区被解放。这些地区的广大贫苦黎族农民,早先没有入学读书的条件,绝大部分都是文盲。针对这种情况,琼崖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在各区乡开办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夜校,发动当地的男女老幼到夜校参加识字学习,扫除文盲。一时间,黎族同胞学习文化的积极性颇高,父子同校、夫妻同班、爷孙同读之事成为美谈。

三、黎族人自办的民族教育

清朝末年,黎族社会中个别思想开明、文化程度较高且有一定财富和权势的人开始创办黎族人自己的学校。钟启桢便是黎族人自办民族教育的第一人。

钟启桢是万宁县兴隆的黎团总长,其父曾随冯子材抚黎,在黎人中威信颇高。钟启桢才智过人,办事能力强,对本民族的教育尤为热心。他曾在清末创办了一所“四黎学校”,这所学校设在兴隆,招收的对象是当地的黎族青少年。该校“有大讲堂四间,寄宿舍数十间,可容学生二百余人,筹有常年经费二千余吊,创办数年,成效甚著。”(24)彭程万:《调查琼崖实业报告书》,广州:广州雅印书局,1920年,第13页。“四黎学校”一直存在到民国五年(1916),被当时的海南军阀龙济光封闭。在20世纪20年代,有学者去万宁、陵水一带调查,发现钟启桢所办的四黎学校使当地的黎族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刻下万宁属各峒黎人,无一不通琼语,无一蓄发,无一涅面;全部黎男及一部黎女均作汉装;峒中识字者,亦较他处为多,均钟氏之力也。”(25)彭程万,殷汝骊:《琼崖黎民之状况及其风俗与教育》,《地学杂志》1922年第11期。“今万宁、陵水一带黎人,不独多识汉字通汉语,且一切习惯亦与汉人相仿,非自认为黎人,吾人实无从分辨也。钟氏之功固不可没,而教育效力之伟大,亦至可惊!”(26)李实:《琼崖黎俗志略》,《国闻周报》1926年第3卷第41、42期。

民国四年(1915),黎族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王义(王维昌)在志玛市(今南圣镇)创办了“志玛学校”。

王义是黎族历史上仅有的两名秀才之一,其父是保亭抚黎局团总王老达,年轻时曾赴穗就读于基督教教会学校。光绪末年,一方面,王义子承父业当上了团总管,拥有了相当大的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又经商办实业发了大财,成为琼东南最有名的黎族头人。

志玛学校初创时只有茅屋数间,聘有教师2名,用黎语和汉语(海南话)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学生40多名,多为男童,年龄大小不一,从七八岁到十几岁都有。学生不用交学费,只需自己带米到学校煮饭吃,多数学生住在学校。由于学生不习惯学校生活,旷课、逃学的现象较多。民国十六年(1927),该校被人烧毁,学校被迫迁至南圣村。新学校落成后,学生人数增至100多人,分为三个班级。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形势紧张,学生无法上学,学校被迫停办。日寇投降后,王氏族人准备复办这所学校,但因遭到坏人的破坏而未能成功。1948年,保亭县解放,民主政府重建了这所学校,并将其更名为“南圣中心小学”。(27)王安富口述,张瑞芳整理:《保亭县早期的一所黎族学校——志玛学校》,《保亭文史》(第一辑),内部印刷本,1986年。

此外,由一些黎族上层人物在民国时期创办的学校还有不少,主要有:六底小学、南田小学、番响小学、南跃小学、大本小学、合口小学、毛介小学、南门小学、六马小学、毛感小学、陆南小学。(28)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民族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第188页;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教育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第559-560页。

王兴瑞先生在《琼崖黎境概况》一文中,提供了一份在日军侵琼之前保亭县境内各团的72间私立小学的详细名单。(29)王兴瑞:《琼崖黎境概况》,《边政公论》1946年第5卷第1期。

四、黎族地区教会学校的教育

基督教传入海南岛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一开始是在海南的各个城市和汉族居住区传播,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学校像海南各地的许多学校一样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王氏族人本来是有意复办这所学校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1948年,保亭县被琼崖纵队解放,人民民主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了这所学校,并把其校名更改为“南圣中心小学”。从1921到1930年的十年间,海南的基督教会先后在近20个黎村苗寨设立了传教点,不少村寨或分或合建立了福音堂、福音学堂。1920年,教会在南茂乡水竹村建立初级福音小学堂一所。1923年以后,又在新村、白水岭、露平、加略、黄羌田、水塘等村建立了福音小学堂。1926年,嘉积教会派1名教师兼福音传道士到保亭黎族地区开展工作,办了1所简易小学。1930年以后,还在什茂村教堂、毛域村教堂等处设立经文班,一般有学生20-40人不等,教员1-2人。1939年日军侵略海南后,黎村苗寨的教会学校被迫停办。(30)谢越华:《海南教育史》,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年,第134-135页。

对于基督教会在黎区各地所办的众多学校中,当属其在保亭所办的学校最为出色,据史料记载:“美国教会对于黎人之教育颇具热忱,除于外间各校收纳免费黎生特别奖励之外,特筹的款,选派品学俱优人员深入黎峒,创立简易初等小学。其精神之勇猛、感化力之伟大,较诸普通小学校,实远过之。已设者有三四处,而以陵水属保亭营附近南春弓所设者为最著,办事之人名潘新和,系美国学校毕业之学生。道德纯粹,和蔼可亲,有志化黎,不求厚俸。每年由教会领款三百元,作为常年经费。经营布置大费苦心,诚足令人钦佩也。”(31)彭程万,殷汝骊:《琼崖黎民之状况及其风俗与教育》,《地学杂志》1922年第11期。

此外,美国的基督教会还在琼山县城、加积和那大三处各设有学校一所,每所学校都为黎族人专门设立了男女各5名的免费生名额,不仅分文不取,还向他们提供住宿、膳食,以及笔墨、书籍等学习用品。当时,“黎人前往肆业者二三十人,各生成绩甚佳,能作英文书札,书法清秀,殊堪赞赏”。(32)陈献荣:《琼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383页。

教会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宗教课,它是一切学科的中心。学生必须读《圣道问答》《教会三字经》和《耶稣事略五字经》等,宗教课不及格不能升学。此外还开设了一些国文、自然、史地等科目,使用的教材有基督教教义、普通初级小学各科课程的教材。

五、日军侵琼期间在黎区推行的殖民地化的教育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海南,海南原有的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教育体系崩溃,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停办。待局势略微稳定后,日军便开始推行殖民地化的教育,目的是试图使海南岛民众日本化,这种教育,“是其在台湾地区和朝鲜所推行的‘皇民化’教育和在伪满洲国实施的‘奴化’教育的再版”。(33)[日]水野明著:《日本军队对海南岛的侵略与暴政》,王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第324页。日军在海南推行殖民地化的教育的基础在于其于海南岛各地开设的日语学校,黎族地区也有多所日语学校开设。

由于日军侵琼期间,海南岛尚存的中学屈指可数,所以当时日军在海南推行的殖民地化教育的基础在于初等教育。而当时海南岛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均衡,南北差异较大,因而日军就在海南岛的北部教育发达地区设置了四年制或六年制小学,在南部的教育欠发达地区,设置的主要是以日语教育为中心的日语学校。海南的黎族均聚居在南部,故黎区的学校多为日语学校。(34)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当时的黎区也设有普通小学,不过数量少,而且也开设日语课,故民间也习惯将其称之为“日语学校”——本文也使用这一概念。本文中所用的“日语学校”,既包括黎区的日语学校,也包括当时黎区仍在开办的普通小学。

关于海南各地开设的日语学习情况,台湾总督府外事部编的《海南岛的教育现状》一文中曾作了统计,其中黎区的崖县有12所,分别是红沙、椰林、月川、鹿回头、三亚街、羊栏、马岭、崖县、港门、水南、菘岭、藤桥等日语学校;陵水有7所,分别是陵水、莫州坡、新村、白村、多华、港坡、南桥等日语学校;保亭有1所,即保亭日语学校;乐东有4所,分别是黄流日语学校和佛罗日语学校、九所日语学校和莺歌海日语学校;感恩有1所,即感恩日语学校;昌江有1所,即昌江日语学校;白沙有1所,即重合日语学校。(35)台湾总督府外事部:《海南岛的教育现状》,台北:台湾出版印刷株式会社,昭和二十年,第11-17页。

不过,这份资料所统计的日语学校的数据并不全面,有所遗漏。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在白沙县还有可任乡(现为阜龙乡)日语学校;(36)王勇,蓝秀莲:《日军在可任乡办学纪实》,符积:《铁蹄下的腥风血雨——日军侵略暴行实录》(续),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在陵水县还有桃源日语学校、白石日语学校和本号日语学校;(37)潘先:《日军侵陵史实概要》,《陵水文史》(第七辑),内部印刷本,1995年。在今天的琼中县境内还有三脚岭日语学校、榕木日语学校和所新开田日语学校。(38)谢越华:《海南教育史》,第155页。

日军侵琼期间,在海南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与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实际上是由日军的海军特务部制定的,但名义上由所谓的“三省(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联络会议”的名义签发的。在近年来发现的《海南省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文件中,就有对包括日语学校在内的小学教育制定的各种方案和政策。

关于日语学校的教育重点,三省联络会议认为应该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日语教育、礼仪教育和勤劳教育。(39)[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北京:线装书局,第36—37页。

关于日语学校的学制,《抄录》中指出需根据当地民众的文化水平设定在2年左右。(40)[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38页。但据有关学者的田野调查,实际情况为三至五年不等,三年制的有陵水桃源日语学校,四年制至五年制的有陵水的陵城日语学校、三亚的藤桥日语学校和三亚的崖县日语学校。(41)王奋举,金山:《日据时期海南殖民教育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关于日语学校的学习科目,包括修身课、日语课、数理课、体育课、艺术课和劳动课,这是三省联络会议规定的科目。(42)[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38页。其中修身课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效忠的意识,以及实施忠孝、柔顺、勤劳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艺术课的内容主要为音乐、绘画及手工艺制作等;劳动课的主要内容为蔬菜种植及家畜饲养。但在日语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还有一门汉语课。(43)兰武长口述,王人造整理:《日军侵陵办日本语学校对我县少年儿童进行奴化教育》,陵水县文史学习委员会编:《陵水文史》(第七辑),内部印刷本,1995年。

关于日语学校采用的教科书,《抄录》说到日语教课书为台湾总督署发行《日语捷径》(卷一、卷二),汉语教科书采用广东治安维持会发行的教材,至于挂图、乐器、劳动用具及其它教辅材料,由各学校自己解决。(44)[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38—39页。

关于日语学校的校长人选,三省联络会议做出了规定:凡是海南岛内的各类学校,无论是中等学校还是初等学校,只要原学校校长是中国人的,都必须配备日本人为副校长;原校长为日本人的学校,须配备中国人副校长。(45)[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34页。从调查到的各日语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校长均为日本人。

关于日语学校学生的入学年龄问题,《抄录》中提到:“目前暂不考虑就学儿童的年龄问题,但以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为宜。”(46)[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38页。

关于日语学校的师资配备,分日本教师和中国教师两部分。日本教师的来源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在日军设立日语学校的初期,有相当一部分日语学校的教师是来自于驻海南的日本海军的军官或士兵。1941年,应海南岛日军的要求,台湾总督府向海南各地的日语学校派遣了数十名教师。1942年,日军在海南开办了海南师范学校,从1942—1944年间,分别从日本、朝鲜和台湾先后招收了426名学生,在海南师范学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师范教育后毕业,分配到全岛各地的日语学校任教;中国教师来源于海南各地小学校的原任教师,在海南师范学校开办后,约有360名来自各地日语学校的中国教师在该校接受了以思想教育、日语教育和勤劳教育为主的短期“再教育”。(47)[日]大藏省管理局编:《关于日本人海外活动的历史调查·第29卷·海南岛篇》,张兴吉译,内部印刷本,2018年,第155页。

除了在黎族地区推行了以日语学校为主的小学教育之外,三省联络会议还制定了《黎人训练纲要》,培训黎族警察,以便将来以协助日方执行其在黎族地区推行的各项政策。为此,日方专门成立了一个黎人警察训练所,设于琼山城内的海南岛警察所训练所内,在海南海军特务部的指导下实施培训。训练所的工作人员七名,分别是所长一名,由特务部政务局局长担任;教官两名,由特务部判任兼任;助教两名,由特务部笔者担任;翻译两名。训练时间为6个月,不过也可以视情况适当延长。训练所准备招收黎族的名门望族子弟,将来有望成为部族的中心人物,年龄在14至20岁之间,且身体强健。第一期进入训练所的学员计划从日军横须贺镇守府第四特别陆战队的管区内招收20名,从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第十六警备队的管区内招收10名。进入训练所的学员必须穿着统一规定的制服,学员在训练期间的被服、宿舍、口粮由训练所提供或出租。训练期间,训练所还应向训练生支付若干训练补助。训练所需经费从公益金中支出。(48)[日]海军特务部编:《日军侵琼内幕揭秘——海南岛三省联络会议决议事项抄录》,金山等译,第45-46页。但是这个训练纲要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黎族警察受训后回到黎区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料,我们均一无所知。

六、黎族子弟在汉区受到的教育

民国时期,黎族地区新式教育的条件远较海南汉族地区差,于是一部分家境富裕的黎族人士就选择了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汉族地区的学校去上学,这些人有一定的数量,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黄振士和王昭夷。

黄振士,1895年出生于陵水县黎亭峒坡村,父亲黄宗贵是当地的一个黎族首领。黄振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八岁时被送到陵水县同仁学堂读小学,小学毕业后又到了当时海南有名的琼崖中学去读书。1919年,中学毕业的黄振士又以优秀成绩考进了位于广州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又转到广东大学文学院深造。1924年,黄振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为陵水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王昭夷,1904年出生于当时的陵水县七弓峒保亭营什聘村,其父是王义。王昭夷和黄振士一样,也是先在陵水县同仁学堂上学,之后于1916年进入基督教会在嘉积开办的学校读书,以后又进入在府城的华美中学就读。1923年,王昭夷进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深造,后又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受训。王昭夷曾对民国时期黎族经济、教育和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民国时期,除了少数富裕人家的子弟来到汉族地区接受学校教育外,还有一次有200多人的黎苗子弟被集体送到广州接受教育的事情。

1933年,当时正在海南进行“抚黎”的警卫旅旅长陈汉光,决定选送200多名黎苗青年前往广东军事政治学校里开设的“化育班”学习,这所学校设在广州,所以又称为“燕塘军校”,学制1年。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军事课、政治课、文化课和生产技术课等各种课程。在学习期间,化育班的黎苗学生还被组织参观了广州市内的多家机构,如飞机场、动物园、农具厂、纺织厂和机械厂等。化育班实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学习结束后,化育班的学员只有人留在了学校,其余大部分都回到了海南自己的故乡,他们有的在国民党政府或军队中任职,有的回家务农。

猜你喜欢
琼崖黎族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叶挺独立团”跨海征琼崖——忆海南岛战役中的第127师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
血战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