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宇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是学校、家庭、社会等育人主体形成互动,在校、非在校等时间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根本与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又说:“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至此,“三全育人”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目标更加明确,这种育人模式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头脑,净化学生的心灵,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旨在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模式,如何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推进“1+N”导师制的开展。
“三全育人”不仅是一种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新时代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前,学界对“三全育人”界定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一些学者只侧重从某一个方面解释“三全育人”的内涵。笔者在梳理学者们关于“三全育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三全育人”概念进行一个界定。从广义上讲,“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包括不限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但从道德教育实践的角度解读“三全育人”更容易达到一定的效果。从狭义上讲,“三全育人”是一种道德教育观念,具体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教育主体、教育时空、教育内容三个维度共同打造一个立体的德育结构,是一个创新的教育模式。教师作为“三全育人”模式的教育主体,导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就成为师生共同参与、追求知识的形式[3]。导师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并用他们的尊重来影响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从被动管理进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三全育人”模式的三个要素各有侧重,它们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三者之间是不可或缺。“全员育人”是指由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育主体。在这里,高校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探索开展“1+N”导师制的重要理论依据。“全员育人”回答了“谁来育人”的问题,是对教育主体的追问,在“三全育人”模式中摆在首位,占据重要的位置;“全程育人”则是解决“如何育人”“何时育人”的问题,更多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从教育时空来看,“全程育人”是大学导师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从事物发展来看,“全程育人”则需要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论推进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是从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培养目标出发探讨“如何育人”,即探讨从“哪些方面育人”。“三全育人”模式回答了“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为高校推行“1+N”导师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范式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4]“1+N”导师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顺畅沟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三全育人”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三全育人”模式的实践者,高校教师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学生个人才能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除了专业理论知识讲授与专业技能培养外,还应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奠定思想基础。同时,专业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总之,通过“1+N”导师制,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指导关系,使师生之间可以实现长期合作与多方位的交流,实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目标,有助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的目的[5]。
“1+N”导师制从实践上回答了“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了解决学生、老师、家长乃至社会的理解偏差,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导师制的作用。从制度上,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体系建立、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健全,重视导师“三全育人”的实际成效以及评价考核机制。从实践上,高校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大学生德育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工作者也积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创新。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重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知识的传递、轻问题的思考,强调德性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选择和能力的培养”[6],简单的知识传授,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远远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渠道,才能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霸权”格局已经完全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拒绝传统严肃,僵化和过时的知识,他们用碎片化的知识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用非线性的方式进行问题思考,用快餐式的模式来成就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围绕“00 后”教育对象呈现的新特点,构建“有趣”课程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有趣”课程的构建,需要不同的教师发挥其不同的专业特长,形成课程的“有趣”。当下,随着即时通信,视频,音乐和其他新媒体应用的普及,教师不仅要成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成为在线表达和社交互动的主人,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1+N”导师制的实施,不同的导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即时的信息资源,引导促进大学生“三观”的培养,最终形成“三全教育”的浓厚工作氛围。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依靠人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大批人才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模式,“三全育人”模式不仅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思政工作,确保工作有效,而且要从各方面对大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育,既有教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授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以及开展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多种渠道、多管齐下,全方位展开。“1+N”导师制的推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中,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教师的特长,把特长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中,可以增加教职员工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融合学生管理、专业教学、教学管理三大体系,使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等教学模块相融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7]。让专业教师注重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专业技能,给予他们生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专业技能,就业和创业技能发展,充分调动和整合资源,让导师成为学生生活指导者和人生成长引导者。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从过去“有没有”向现在“好不好”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高校学生,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必然发生变化,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要求更高,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追求更高,这个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关乎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高校应立足于现实的教育工作,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模式,“1+N”导师制不仅可以以“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同时也可以实现“多对一、多对多”方式实施学生教育引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亲和力,为“三全育人”的模式改革发展提供实践支撑和经验借鉴。
“1+N”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三全育人”模式的教育效果实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大学生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的信息资讯,但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一些问题分析和判断还不成熟、不理性,很容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左右和影响。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环境最好的时期,但个别高校还一定程度存在着“口头上重视,工作中忽视”的问题,还存在着“假大空”“花架子”现象。[8]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1+N”导师制为平台,不断增强“三全育人”模式的实效是一种重要选择。通过导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给予学生更多的生活帮助,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把思政工作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让擅长沟通的教师将单纯的说教转移到对学生生活的关心、爱护中来,更有效地解决思想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从育人的主体要素来看,全员育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构成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狭义的全员育人是学校内部的教师、干部、职工以及学生构成“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本文主要是从狭义层面探讨。中央16 号文件中提出“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増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10]“三全育人”模式下开展“1+N”导师制育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1个主导导师和N 个辅导导师构成导师组对教育对象实施“立德”教育,实现“教师”向“导师”的身份转换,进而从以往的“教”向“导”转化,明确导师教书育人的目标,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为“三全育人”教育的开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11]。
一是明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当前,有一些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甚至存在“只教书、不育人”极端现象,把教育当作自己职业、甚至是当作副业来对待,而没有把教育当作事业看待。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宽厚的仁爱之心。一名好老师,既要做好知识传授的工作,也要完成价值引领的任务;既要做一名“经师”、更要做一名“人师”,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二是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时刻谨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要自觉以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集系统性、连续性、整体性为一体的工程,必须贯穿在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因此,“全程育人”要求导师要关注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导师的育人工作不能出现“断裂”现象,要渗透到大学生活始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要确保在“全程育人”的过程中开展,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制定符合“全程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分年级、分层次构建并实施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12]。确保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导师要坚守过程性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发展阶段性特点,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大一新生,面临新环境适应问题,导师应引导新生不断调适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避免心理不适和行为失范;大二阶段,导师应引导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丰富大学生活;大三阶段,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选择,导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就业或升学的选择,同时,帮助学生改善就业知识结构,邀请优秀校友进校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就业经验。此外,导师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实现自我觉醒,积极融入网络社会,从网络中吸取积极的正能量[13]。
依据“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育人的内容要做到全面性,育人的手段要达到多样化,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全方位育人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全方位育人工作要求要涵盖到学风、班风、校风等方面建设。
第一,加强党团建设,发挥组织育人作用。在“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要充分依托校团校党校、分团校党校的作用,加强对青年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发展对象的培养,通过他们的引领,实现学生朋辈教育的目标。同时,大量邀请专家进校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以及研讨会等活动,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党员的政治思想与理论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团、马克思主义讲坛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关注学生,结合当前新媒体、新技术、新思路,不断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14]。
第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导师应积极利用暑期“三下乡”、校外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展现自己、磨炼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唱响爱国情、践行报国志。
第三,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论断:“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5]因此,导师应采取指导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机制。
“三全育人”模式涉及工作面广,涉及人员众多,同时,涉及到学校的所有部门,因此,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要将习惯各自为政的教学、学工、后勤等部门协调起来,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中,明确各参与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方向,提高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加强工作的协调和整合,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促进“三全育人”模式的精准度和目的性。
总之,“1+N”导师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倍加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手段,通过实践探索,切实落实“三全育人”模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