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模块化指标体系在一院多区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2020-01-19 00:43贡雪芃
中国医院 2020年12期
关键词:药事院区药学

■ 汤 莹 李 娟 贡雪芃 何 艳 刘 东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1月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转变[1]。在此背景下,要求医院转向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改革,用现代管理替代经验管理,提高精细、精准、精益的管理水平。医院药学部不仅负责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还承担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药事管理质量对于保障医疗质量以及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医改形势下,精细化药事管理模式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在同品质理念下,逐步形成了包括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体两翼紧密型三院区医疗模式,其运行模式为由医院核心院区向其他院区输出人力、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发起并开展各类医疗服务活动[2]。医院药学部作为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学专业技术服务部门,同样遵循一体化管理模式要求,以主院区为中心,实行统一科主任管理,三院区采用同一套药事管理质控标准,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模式、质量和效率的同质化。

从新医改政策中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求,及同济医院倡导的“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的管理模式要求[3],同济医院药学部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多院区一体化精细化药事管理模式——智能模块化指标体系(smart modular index pattern,SMIP)。该管理模式通过对药事管理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使组织管理各模块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1 SMIP内涵

SMIP构建6大模块化指标:药学安全服务指标、日常工作运行指标、合理用药管控指标、学术成果指标、内外检查交流指标和学科创新发展指标。

1.1 药学安全服务指标

2019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新版法规在药品管理、药品安全问题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对违规者处以更高的处罚力度[4]。SMIP中首先建立药学安全服务指标模块,外延药学安全服务范围。此模块中涵盖以下指标:①消防及物资安全。统计小组内部消防隐患点,制定负面清单,定期进行消防自查,组织消防培训。落实每日安全交接班、严密布控必要的监控设备及检查运行情况。②药品质量安全。除在医院及科室层面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外,要求根据药品种类制定小组层面的制度和流程,如药品贮存条件、摆放位置、药害应急预案等,并对处理结果记录在案。③药品效期管理。要求各配方小组及库房每月定时组织药品效期清查,明确个人效期包干区,每月自查,隔月互查,近效期药品特殊标识,闭环处理。④药品调剂差错。调剂差错包括内差及外差。要求记录有意义的内差,定时分析总结差错原因,改进工作方式,避免同错再犯。制定外差登记制度,制定专用外差登记表格,详细记录差错原因、患者信息及处理结果,定期上报外差率。⑤不良反应监测。每个业务组设不良反应联络人,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新进药品说明书中提及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搜集不良反应信息。鼓励主动进行医患用药沟通,设置不良反应上报数量指标,重点关注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⑥有效的医疗纠纷及投诉。患者满意度数据作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收集上级监管部门及院内门办、医务、院办等核实的有效投诉事件和医疗纠纷。积极处理,杜绝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舆论的医疗事故发生。

1.2 日常工作运行指标

药学部常规设置药品配方岗、临床药师岗、I期临床药师岗、制剂生产药师岗、科研教学药师岗等多种工作岗位。考虑各岗位工作模式差异化,设置各岗位相应的工作运行指标。如三院区共有十余个药品调剂组,院区间、小组间人员配备和绩效分配都需要科学、量化的指标数据作为依据。在配方小组设置:①工作考勤指标,包括小组在岗人数、迟到早退、每日上岗率、每周补休天数等信息。②调剂工作量指标,包括总调剂工作量、人均调剂工作量、高/低峰时段工作量、中夜班人均工作量、调剂金额。强调时段工作量,可据此调整排班,更高效分配人力资源。③非调剂工作量。包括义诊备药、审方规则库维护、临床划卡记账领用药品、科室抽调公差等工作。

1.3 合理用药管控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重视合理用药监管,确保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5]。①落实处方审核及处方点评。设置处方审核数、不合理处方干预例数及干预成功率、处方合格率等处方审核指标;设置处方或病例点评数、专项处方点评开展次数等处方点评指标。②加强特殊药品监管力度。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人,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预警机制,突出重点品种监管。重点设置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辅助用药、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集采药物的用量指标。③考察门诊住院次均药费。处方审核对不合理处方和医嘱进行干预,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科反馈、排名公示、绩效挂钩等监管手段,降低门诊和住院次均药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1.4 学术成长指标

制定《同济医院药学部科研教学指标统计表》,全科常规性上报科研、教学、学术会议交流等信息。统计指标包括:①横向、纵向科研课题数。②发表SCI及中文学术论文数。③药学部官微、医院官微、外部媒体等信息平台投递的原创科普稿件及采访信息。④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信息。⑤发明专利。⑥学会协会期刊任职、科内讲课、教学授课、科外讲课、参加学术会议等。

1.5 内外检查交流

质量检查是提高医疗安全和管理质量的强力手段;参访交流是对标优质平台的有效途径。①外部检查。包括各级主管单位对药学部进行的各项检查,主要涉及配方部门药品使用安全,制剂生产部门药品生产安全,以及I期临床的药物临床试验安全。②内部检查。包括医技科室质控互查、病区备用药检查和科内质控检查。设置对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的结果通报、整改和反馈指标。③参观访问。包括外出参观访问和接受外部的参观访问,进行经验交流并总结记录。

1.6 学科创新发展

立足本职,勇于创新。①挖掘临床导向的科学研究。提出临床导向科研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实施。②寻求国内国际合作。与国内外知名药学科研及教学机构合作,互通研究平台和人才。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依托中法新城院区科研平台条件,积极申报及建设国家/省级重点研究室。发挥中药制剂研究室科研优势,开发迎合临床需求的制剂新品种。④重视人文建设以及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传承,定期开展诗词讲座、红歌会等活动。

2 SMIP运行模式

SMIP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在运行实施中不断优化。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6-7]。采取SMIP与PDCA循环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有利于持续改进药事管理质量,使得SMIP更加科学和实用。

2.1 SMIP的构建(P)

SMIP经历了前期准备、体系策划、体系建立、体系试运行等构建阶段。依据近年来各项药事管理法规和政策,系统梳理医改环境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政策沿革,确定医院药事管理发展重点及模式的转变方向。同时,根据同济医院整体战略目标,药学部对标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确定了学科建设、优秀人才、信息化、创新技术和临床服务是铸建同济药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目标。因此,SMIP的建立宗旨就是要满足医药政策法规、医院整体规划、药学部战略目标这3个方面的要求。

SIMP建立的重点是搭建管理模块,制定各模块内具体指标内容,及各指标的收集、上报、统计、反馈的操作模式。SIMP的建立是在药学部中层管理干部范围内构建而成,以头脑风暴形式,开放性收集6大模块内的具体指标内容。设置SIMP负责人,根据收集信息制定初步模块化表格,反复修订。在试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动态调整指标内容和指标获取途径,逐步提高SMIP与同济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契合度。

2.2 SMIP的实施(D)

2.2.1 对标SMIP要求,制定工作方案。SMIP的构建阶段,需要科室核心小组把握方向,规定模块,中层管理细化指标内容,形成模块化指标体系。SMIP的实施阶段则需要全科从上至下形成联动态势。业务组层面指派各项指标负责人,督促指标完成落实情况,反馈改进方案,激发小组个人发挥能动作用。例如,针对调剂外差指标,业务组设外差管理专员,一旦外差事件发生,负责患者沟通,核实差错真实性,登记外差详情,开展外差原因分析和学习,制定外差绩效挂钩方案,改进工作流程。在基层中设立指标管理专员,能有效落实指标完成,改进工作流程,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也能够为中层管理培养储备力量。

2.2.2 信息化平台支撑,提高运行效率。信息化建设不足,会导致日常工作开展不及时、效率低、不全面,相应的指标监管也会受限。近年来,同济医院加大信息化投入,实现了药事管理的信息化管控。医院通过在HIS中嵌入合理用药监控软件及自行开发数据分析软件,构建了联通化的医疗数据,实现院科数据两级联动。SMIP6大模块中大部分医疗数据指标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直接从医务、门办、不良反应平台提取。学术成长、学科发展等指标需要人工填报和统计。数据分析平台可以直接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打破传统的手工统计模式,避免人工分析数据的差错。不同指标的结果呈现形式不同,分别制作统计图、形成报表,直观反应指标完成情况。

2.2.3 上报反馈相结合,强化执行意识。SMIP试运行阶段,指标上报以周报的频次开展。科室设置模块化指标统计专员,每月数据统计,报表呈现为业务组每月四周的走势图,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图,横向纵向考察指标完成情况。新的管理模式建立和推广都需要执行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此还考察了指标上报执行情况。SMIP初步推广时,仅有50%小组能够完全符合标准化上报流程。不良表现为小组推延上报时间,上报数据不完整,自行改变上报频次等执行力不足行为。经过2个月试运行,上报及时率和完整率已达100%,证明所有小组已将SMIP指标上报作为常态化工作执行。

2.3 SMIP的检查(C)

质量控制体系是为满足服务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质量测量和监督检查系统。SMIP指标检查已经融合到药学部质控检查体系中,现场核查实施成效。

药学部采取“医务处-科室内部-业务小组”三级质控体系逐层把关。①院医务处制定医技科室质控检查制度及指标,由医务处牵头,每季度组织医技科室现场互查。②科室内部质控检查由药学部主任牵头,对药学部各业务组以及临床病区备用药进行现场质控检查。每月由科主任和医疗主任发起质控会议,形成质控简报,反馈当月院级质控检查和科室质控检查扣分情况,督促整改。③业务组内部质控员,根据扣分项积极整改,并建立品管圈等模式解决质量问题。

2.4 SMIP的改进(A)

SMIP的建立是动态调整过程,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优化。①每月SMIP统计专员分析数据,通报结果,接受申诉。②在月度质控检查会议上,反馈质控检查发现问题,讨论及改进。当SMIP指标设置与实际工作流程有冲突时,讨论解决指标与工作模式间矛盾。SMIP试运行以来,模块指标的设立已经历4次改版至4.0版,依靠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不断优化,由独立的模块化管理体系发展为能与原有的药事管理制度和质控体系完美融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3 SMIP的运行成效

3.1 政策法规层面

SMIP的实施推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医院药学工作内容从保障型向技术型拓展,药学服务模式由以配方为主的窗口型服务向以患者为中心,参与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的全方位药学服务模式发展。SMIP的实施对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并有效提高《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相关文件中对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能力。

3.2 医院管理层面

SMIP的实施推动药学多院区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SMIP在3个院区实施统一的模块指标体系、运行程序和质控检查标准,使得多院区药学能够保持一致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在SMIP运行模式下培养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互通,可以高效、无障碍地在多院区范围内轮转,为保持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3 药学部管理层面

在SMIP实施过程中,在各模块中进一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卓越成效的管理模式,包括基于MDT和循证实践的处方审核管理模式、基于卓越绩效模式下的药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医院制剂质量及研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经验。在SMIP有效运行下医院接连获得“药学服务高影响力单位”“健康报医疗团队实践奖”等多个全国性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奖项。

4 讨论

SMIP作为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精细、精确、精益等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指标化手段实施管理,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路径和规章制度,对健全医院药事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秉持“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的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理念,以新医改为契机,推进医院药事管理体系健全化、管控流程信息化、绩效考核多元化,多措并举,上下联动,促进药事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人性化、纵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药事院区药学
我国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研究进展*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依托案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药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院区再造
多院区医院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