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养生有术

2020-01-19 06:43广西吕斌
金秋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入秋秋燥津液

◎文/广西·吕斌

谨慎贴秋膘

立秋后,鱼蟹肥美,瓜果飘香,进入了贴秋膘的季节。

贴秋膘是过去民间的习俗。古时候,人们甚至还有在立夏日称重,到立秋时再次称重的仪式,看看经过一个夏天身体轻了多少,立秋后将丢失的体重补回去。

如今人们衣食无忧,往往运动量不足,热量消耗过低,肥胖的人不在少数,再要贴秋膘,不仅起不到养生作用,反而会有害健康。

与古代进补的方式有所不同,现在我们的进补,应该是在合适的时候吃合适的食物。另外,早秋还将经历“秋老虎”,此时大吃大喝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

养气解秋乏

秋高气爽的日子,不少人明明恶补了好几天懒觉,却总觉得没睡够,情绪也躁动不安,这就是所谓的秋乏。

盛夏时节,由于身体大量出汗,电解质代谢失调,肾和心脏的负担较重,而神经系统时常亢奋,常常让人难以入眠,巨大的能量消耗让我们的身体在入秋之前就欠下了一笔债。

气温渐凉后,人体的代谢趋于平衡,心血管系统负担减轻,睡眠开始转好,人体整个系统就进入了休整期,以秋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人体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是人逐步恢复体能的一个过程。

应对秋乏要重视心肺的调试,保持平和的心境。要给自己营造一种放松的环境,平时做事要慢,放松心情,多进行深呼吸,保持神志安宁,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尽快排解。

补水防秋燥

俗话说,长夏防湿,入秋防燥。秋季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干燥。

不仅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也同样缺少水分。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等症状变得常见,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秋燥。

秋燥容易伤肺,伤津液,使得津液耗损,肺阴不足。秋燥症是人们在秋季里因感受燥邪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症。

防秋燥应该遵循燥则润之的原则。

在饮食方面,要保护人体津液,多喝水是补充水分的基本。要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开始喝水。秋季大量的鲜果上市,它们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是对付秋燥的良方。

在起居方面,秋季养生讲究“收”字,天气转凉,万物变色,宜晨起慢跑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以收敛神气,可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有干咳的人,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免刺激。室内外环境也要注意适当保持湿度,预防秋燥。

猜你喜欢
入秋秋燥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橙”意入秋奏一曲时髦圆舞曲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入秋后养猪注意这些问题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7份食谱帮你滋阴润肺祛秋燥
秋燥不中招
时尚入秋心机get
乱花入秋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