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华
[摘 要] 解析几何问题的教学需要重视过程引导、教学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的构建过程,积累相应的解题经验,形成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 文章将以一道解析几何综合题为例,开展过程讲评、教学重点探讨,并探究教学微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 解析几何;教学;定点;向量积;过程;思维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内容,高考常以其为基础命制综合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算和推理能力. 解析几何问题的求解过程需要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处理,整体把握问题、构建解题思路规范作答. 往往学生规避解题障碍,处理关键点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解题引导,重视回顾反思. 下面以一道解析几何定点问题为例,进行解题教学探讨.
■解析几何综合题的讲评过程
1. 问题呈现
(2020届湖北高三教研卷)如图1所示,曲线C是由上半轴椭圆C1:■+■=1(a>b>0,y≥0)和部分抛物线C2:y=-x2+1(y≤0)连接而成. 已知曲线C1和C2的公共点为A,B,椭圆C1的离心率为■,回答下列问题:
(1)试求a和b的值;
(2)直线l过点B,与曲线C1和C2的交点分别为P,Q(两点均异于A,B),分析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A?如果存在,请求出直线l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讲评过程
考点定位:问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内容,涉及椭圆、抛物线、直线相交、圆等. 第一问为常规的解析式求解,第二问为解析几何定点问题.
思路及过程:
(1)该问可根据顶点定义求解,在C2的方程中,令y=0,即可确定b的值及A和B的坐标,联合离心率及参数关系即可求出a的值.
对于C2的方程y=-x2+1(y≤0),令y=0,可得x=±1,则b=1,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1,0)和(1,0). 设C1的半焦距为c,由椭圆的离心率■=■,又a2-c2=b2=1,可解得a=2. 综上可知,a=2,b=1.
(2)该问分析以PQ为直径的圆是否恰好过点A,采用“假设→验证”的策略. 假设这样的圆过点A,则点A位于以PQ为直径的圆上,结合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知AP⊥AQ,再根据垂直与向量积的关系可知■·■=0,后续联立椭圆与直线的方程,通过“舍而不求”求得直线PQ的斜率即可.
由(1)问可知,上半椭圆C1的方程为■+x2=1(y≥0). 由题意可知,直线l不与x轴重合或垂直,可设其斜率为k,则表达式为y=k(x-1) (k≠0),与椭圆的方程联立■+x2=1,y=k(x-1),?摇整理可得(k2+4)x2-2k2x+k2-4=0 ①. 设点P的坐标为(xp,yp),由于点B是椭圆与直线l的一个交点,故x=1是方程①的一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解得xp=■,则yp=■,所以点P的坐标为■,■. 联立直线l与抛物线的方程,同理可得点Q的坐标为(-k-1,-k2-2k),所以向量■=■(k,-4),■= -k(1,k+2). 因为AP⊥AQ,则■·■=0,即■[k-4(k+2)]=0. 因为k≠0,所以k-4(k+2)=0,解得k=-■. 经验证,k=-■符合题意,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x-1).
■解析几何问题的教学重点
上述所呈现的是一道解析几何问题的讲评过程,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需要及时提示学生问题中的解题障碍,引导学生处理问题难点. 例题第二问的探究过定点是核心之问,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 障碍提示
第二问实则就是曲线与直线的相交问题,一般采用联立方程的方式解析,解题教学中需要对其中的三点障碍做出提示:①点P和点Q是关键点,需要分别联立直线l与椭圆、抛物线的方程来获得其坐标,常用方法是“设而不求”,但若不能注意到点B坐标的x值是对应联立方程的一个根,而直接利用韦达定理转化则会增大计算量;②该问是探究以PQ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A,解题教学需要提示学生从中转化出对应的几何条件AP⊥AQ;③后续需要串联起几何条件与函数解析式,故教学中需提示学生由■·■=0来体现条件AP⊥AQ,避免陷入推理误区,造成运算繁杂且重复.
2. 关键点处理
解析几何综合题的推理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上述探究论证性问题,一般采用假设验证的策略,但在教学中还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 第二问中主要有两个关键点需要处理,具体如下:①求解直线l的方程,但没有设定直线的斜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讨论直线的斜率,排除直线l与x轴重合或垂直的情形,联系点B的坐标直接设定为y=k(x-1);②求解时提取了两线垂直,得到AP⊥AQ,而条件坐标化的关键是对其几何性质的转化,教学中可引入向量积为零,从而联系曲线相交所确定的关键点的坐标.
■基于解析几何問题的教学微设计
解析几何问题的综合性极强,以上述问题为例,需要处理其中的几大关键点,包括讨论直线l的斜率、转化两线垂直条件、变形为向量积等,但学生理解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帮助学生构建解析思维,有必要对问题进行拆解转化,采用教学微设计的方式,合理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合理变形,提升学生的思维.
环节一:基础巩固,理解题意
问题:如图1所示,曲线C是由上半轴椭圆C1:■+x2=1(y≥0)和部分抛物线C2:y=-x2+1(y≤0)连接而成,已知曲线C1和C2的公共点为A,B.
设问:(1)试求上半轴椭圆C1的离心率;(2)试求点A,B的坐标.
教学引导:引导学生回顾椭圆的基本概念,强化离心率的定义,从椭圆方程和抛物线方程两大方向求解点A,B的坐标,点A,B既为椭圆的左、右顶点,也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环节二:拾级而上,问题深入
在环节一的基础上,添加如下条件:过点B的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点P,Q(两点均异于A,B).
设问:(1)讨论直线l的斜率是否存在;(2)若直线l的斜率为k,用含k的参数表示点P,Q的坐标.
教学引导:(1)直线l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且异于A,B,显然其斜率k≠0;若其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垂直于x轴,与曲线的交点不满足条件,显然其斜率必然存在,且不与x轴重合或垂直. (2)引导学生设定直线l:y=k(x-1) (k≠0),分别联立直线l与曲线C1,C2的方程,并整理出含参数k的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点B坐标的x值为对应联立方程的一个解,从而简化求出点P,Q的坐标.
环节三:深入探究,定点论证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定点问题探究论证,进行如下设问:分析以PQ长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定点A,若经过请求出k的值.
教学引导:引导学生从中提取出AP⊥AQ,并结合向量转化为■·■=0,从而代入点的坐标构建相应的方程,求解并验证k的值.
环节四:拓展变式,思维提升
完成上述环节探究后,学生对解题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基本掌握了相应的解法,则教学中有必要对其适度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
变式问题:如图1所示,曲线C是由上半轴椭圆C■:■+x2=1(y≥0)和部分抛物线C2:y=-x2+1(y≤0)连接而成,已知曲线C1和C2的公共点为A,B. 直线l过点B,与曲线C1和C2的交点分别为P,Q(两点均异于A,B),试分析△APQ的面积为6时,直线l的方程.
教学引导: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APQ的面积模型,利用x轴将其分割为△ABP和△ABQ两部分,构建模型S△APQ=S△ABP+S△ABQ=■OB·yP-yQ=6,从而将其转化为含有k的方程,完成求解.
■关于解题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1. 注重过程引导,基础强化巩固
解题教学实则就是过程教学,需要从读题出发,形成相应的解题思路,故教学中需要注重解题的读题审题、条件转化、运算推理、结果验证等过程,学生在理解分析过程后才能充分掌握考题的构建思路. 往往解析几何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在过程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回顾概念定义,从教材内容出发来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强化知识应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考题归纳常见考点,整合教材知识,形成基本备考策略.
2. 重视解后反思,拓展解题思维
解后反思是解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特点、解题方法、突破关键、过程优化,从而形成类型问题的解题策略;同时适度变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存在的变式方向,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通过重新回顾考题,学生的思维将从基本的“表象解题”上升到深层的“思想解题”,从而从思想层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解后反思教学环节可灵活设计,可借助教学微设计、一题多题、一题多变等形式开展,使学生的思维在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