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岚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毒品问题作为世界难题,危害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民众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到国家民族安全。公安缉毒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工作,也是一项充满高风险的公安职业工作,需要缉毒警察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缉毒工作存在的各种风险带来的危害。当前,缉毒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让人民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如何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具有强大抗风险能力的公安缉毒队伍,是公安改革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迫在眉睫。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队伍的专门教育场所,随着缉毒形势需要,当前全国多所公安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禁毒学专业,陆续培养了一批禁毒专业学生,逐步充实公安缉毒队伍,不久的将来,公安院校培养的禁毒专业学生将充当公安缉毒队伍的主力军,这也意味着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发展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大。新形势缉毒工作存在的高风险对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必须重视缉毒人才的培养,立足实践,实现禁毒学专业学生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的培养目标。如何提升禁毒学专业学生抗风险能力,使之毕业后能充分胜任当前与今后的高风险公安缉毒工作,对我国社会治安环境治理、人民幸福生活打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风险在当前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又或是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不管怎样,风险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存在的生活工作概念,如何降低风险,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理想或既定目标,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实质意义。风险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主体、对象、条件和手段,都会带来不一样的风险。禁毒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公安缉毒工作岗位,同样将会面对存在的各种风险。
当前,吸毒、贩毒场所更为隐蔽、复杂,毒品交换、贩卖手段越来越高明,毒品犯罪者对抗缉毒警察查缉手段也越来越残忍,给一些缉毒警察的缉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公安缉毒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很多地方的贩毒已形成集团化、智能化、网络化、武装化,加大了公安缉毒队伍对毒品犯罪的侦查和打击难度,网络、物流成为了贩毒主渠道,一些特殊人群也被有组织的参与了各种贩毒活动,更为严重的是,当前贩毒活动中,贩毒人员实施武装贩毒、暴力抗法时有发生。有资料统计,我国在2015 年破获涉枪的毒品案达257起,同比上升52%,其中缴获枪支466 支、子弹3 万发,同比上升分别为40.4%、43.4%。[1]毒品犯罪已越来越显现出明显的组织化、暴力化、武装化特点。[1]由于毒品犯罪性质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遭受法律处罚更为严厉,因此贩毒分子为逃避打击,对缉毒警察的对抗手段往往更为残忍,而缉毒警察基于职责需要,对于任何缉毒工作,都要做到固定犯罪证据,人赃俱获,这必然会引起双方激烈对抗,这种对抗也必然为缉毒警察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2014 年,国家禁毒办和中国禁毒基金会曾组织人员对2010 年至2013 年11 月全国禁毒公安执法人员伤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数据显示,禁毒民警伤亡数呈逐年递增之势,很多缉毒民警就是在与毒贩的对抗中受伤甚至牺牲。①调研报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2010 年至2012 年,在禁毒工作中牺牲、负伤、意外和过劳死亡的公安执法人员有923人。其中,办案抓捕过程中牺牲10 人、受伤达796 人。我国云南省自1979 年来在缉毒工作中牺牲的缉毒警察达到55 人,其中有40%的缉毒警察牺牲在与毒犯的枪战和搏斗中。报告就分析原因指出,我国法律对毒品犯罪的处罚较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更严厉。贩毒分子遭遇抓捕时往往铤而走险,拼死对抗。与此同时,办案中民警为了固定极易毁灭的犯罪证据,必须想方设法人赃俱获,这极大地增加了职业对抗的风险。
毒品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一些民众因各种原因,抵制不住诱惑,吸毒贩毒,毒品违法犯罪数量高居不下。根据国家禁毒委数据统计,2010 年以来,我国毒品犯罪一直呈高发态势,毒品犯罪数量连续大幅增长,仅2010 年至2014 年,全国毒品犯罪达406777 起,而2015 年1 月至5 月,短短五个月毒品案件达59616 起。[2]“2015 年,我国公安缉毒队伍打掉制贩毒团伙5834 个,破获毒品案件1139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员1.6 万名,同比上升分别为18.1%、54.6% 和51.8%”;[1]另一方面,更多的民众期待缉毒警察彻底遏制毒品犯罪,消灭毒品,给广大民众一个安全幸福的生活环境。因为毒品给家庭、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让很多民众深感其中的痛苦和危害,所以很多民众都渴望彻底消灭毒品,对缉毒警察缉毒工作的期望值很大。同时毒品犯罪者深知毒品犯罪的法律处罚严厉程度,为逃避打击往往动用各种暴力手段,抵抗缉毒警察的打击,使得缉毒警察的打控手段也变得更为暴力,这些都給缉毒警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存在使得很多警察身心疲惫,无法顾及到自身身体健康调适和家庭责任,一些警察甚至承受不住巨大压力,造成很大心理负担,继而影响到缉毒工作的开展。有研究认为,“缉毒警察心理素质总体不高, 相对其它素质,其中独立果断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差”[3], 但也发现“从警10 年以上比从警6—10 年的独立果断能力、情绪控制能力、 灵活能力、抗诱惑能力、秘密工作能力、平常心态控制能力、责任心要高”[3]。这也间接印证了,刚刚毕业的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学生在胜任缉毒工作方面,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风险。
打击毒品犯罪是缉毒警察的神圣职责和工作,缉毒警察能不能起到人民所期待的作用,能不能实现缉毒警察应该的价值,需要缉毒警察具备相应的缉毒专业知识和技能,缉毒警察所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缉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缉毒警察自身的安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毒品犯罪的蔓延和扩大的范围程度。可以说,缉毒警察自身具备的缉毒知识和技能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当前,“我国毒品违法犯罪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集团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很多毒品犯罪分子甚受过良好教育,这也导致毒品违法犯罪呈现很多新形势,涌现很多新的吸毒和制毒窝点、新的更为隐蔽的贩毒通道和藏毒手法,以及各种更具有保密和不便于察觉的通信联络信息,这也使得新时代的公安缉毒队伍必须具备更强大更全面的各领域专业知识技能才能适应当前的毒品违法犯罪整治打击环境”[4]。而按照“破大案、追上线、抓毒枭、打团伙、端窝点、摧网络、断毒源”的缉毒要求,新时代我国缉毒警察必须重视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建设,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培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毒品犯罪打击的需要。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和形成技能能否应对当今的毒品犯罪行为,这个风险是值得公安院校考虑的。怎么样降低学生今后走上缉毒工作岗位在缉毒知识技能方面带来的风险,是我们学科专业建设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专业是学科知识对社会发挥作用和价值的中介,学科知识往往通过专业的设置来实现其如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专业的设置又往往建立在以社会发展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基础上”[5]。禁毒学专业是基于缉毒实践工作服务需要而产生,其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要求紧密结合禁毒实战。因此,对公安缉毒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把握程度决定着禁毒学专业的发展,影响着禁毒学专业学生胜任缉毒工作面对的抗风险能力。方向不对,建设力度不深,涉及面不广,课程设置与基层执法需要不紧密,实践教学环节与缉毒实战脱节,这些都会加大风险系数。当前,在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发展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禁毒学专业是随着缉毒工作发展变化需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它不仅仅需要理论来支撑实践价值,更需要技能来实现实践价值。禁毒教育强调实效、实用,要把理论知识变为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本领,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毒品问题与毒品犯罪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禁毒学专业要不断与动态的实战教育相结合。目前,我们很多公安本科院校禁毒学专业开设了毒品检验、毒品公开查缉、易制毒化学品等专业主干课程,这些课程也开启了很多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但这些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规范化、实战化方面还需改进和完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禁毒工作环境需要。禁毒学专业建设带来的社会效能如何,需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慢慢凸显,这一过程一定程度上也隐藏着不可预见的风险。
高风险是公安缉毒工作经常要面对的职业特点,如何降低缉毒工作中的高风险,需要结合缉毒执法环境,以及公安缉毒队伍本身的力量,来进行综合看待。缉毒风险存在不是孤立的,是和构成现场缉毒环境的各种因素互相联系、影响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6],公安缉毒队伍本身的能力,包括知识、技术、思想,以及装备使用等等,影响着风险的存在和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化解和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就警察缉毒工作而言,因为缉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涉及面比较广的执法工作,这需要缉毒警察具备综合性的抗风险能力,单一的专业能力将会限制缉毒警察对缉毒工作的系统性开展。公安缉毒工作涉及到毒品查验、贩毒侦查、毒犯抓控、压力调适、净毒宣讲等方面,每个方面都很重要,都有它特别存在的价值。因此,禁毒专业学生在学校通过系统学习训练,要初步具备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安缉毒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毒品检验,不仅仅是对吸毒者尿液检测,还包括对各种毒品的检测。当前,毒品的存在已不仅仅是那些传统的形式,而是不断在变化更新,各种具有致幻的新型化学药品,以及融合了高科技的新型毒品大量涌现,需要有过硬的检测技术和经验才能识别和检验出来。
贩毒侦查重在证据的掌握,因为毒品犯罪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被害人’和‘犯罪现场’,毒品犯罪的侦查是从获取有关的情报、线索开始的,此时犯罪行为尚未发生、危害结果也尚未出现”[5],这就给现场缉毒警察收集固定毒品违法犯罪证据带来了难度。证据是认定违法犯罪的事实,是违法犯罪人员应受法律制裁的依据。由于毒品犯罪证据不易收集,更需要缉毒警察具有过硬的侦查手段和技能,否则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可能因证据不足、不可信、不可采用而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惩处。
抓控毒犯是缉毒工作中很重要、也很危险的环节,很多吸毒者由于致幻而产生更为暴力的犯罪行为,而贩毒者会采用更为暴力的反抗以逃避打击,这些暴力行为都会给缉毒警察带来生命危险。缉毒警察一旦抓控技能不过硬,或者抓控小组协同配合技术不熟练,都有可能造成伤亡。另外,缉毒警察抓捕毒犯时,还要有现场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的能力。评估和判断失误也会给缉毒警察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如毒犯交易的周边环境、毒犯成员的数量、毒犯的犯罪工具、是否携带有凶器武器、我们的缉毒警力是否优于毒贩可能的暴力程度,等等。
缉毒工作中,当自身受伤,或是看到昔日战友牺牲,往往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很长时间难以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长时间的缉毒工作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也会给缉毒警察的身心健康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这就需要缉毒警察具有良好的心理调适和身心健康调适能力,能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缓解情绪,释放压力。
缉毒工作不仅仅是要做好检、查、抓、控,还要做好防。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减少甚至杜绝毒品犯罪的产生是一项需要引起缉毒警察重视的工作,这需要缉毒警察加强对毒品防范的宣讲工作,宣讲的形式、内容、语言感染力都会影响到实际效果。因此,缉毒警察需要加强宣讲能力的锻炼。
课程建设是服务专业发展的,专业发展定位决定着课程建设深度和广度。专业定位是基于社会需求的结果,是以问题导向和以需求导向为目的的。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决定着它的设置的价值意义。因此,课程建设也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根据专业定位,开发、创新、完善课程体系。高校专业设置是“小逻辑”,社会发展是“大逻辑”,高校专业发展中课程体系建设要遵循“小逻辑”服从“大逻辑”的原则,以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王道。公安缉毒现实工作中存在各种风险,需要培养缉毒警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基于这些问题和需要,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要从学生抗风险能力培养方面开发、创新、完善系列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公共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混合型课程,都需要紧紧围绕缉毒工作的深度广度全面开展来设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对课程的重组、开发,对教材的选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等建设,都需要有现实需要和参照为航标,突出禁毒学专业的自身特色,严格遵循新颖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凸显出禁毒学专业课程注重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建设需要交叉学科知识的支撑,因此,也就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整合组队”[5]8。当前,各专业建设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承担专业教学的教师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教师队伍组建趋于多学科,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不同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展合作式教学已成为趋势[5]10。禁毒学专业知识、技术涉及到不同的学科课程,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技术组成了禁毒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得到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是传递知识、技术的主要力量,是充当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技术的重要工具。缉毒工作涉及到毒品查验、侦查、打控、预防、净化,以及缉毒警察心理和身心健康调适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涉及到禁毒学自身领域,而且涉及到治安学、侦查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警务实战等学科领域,各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可以整合资源,强化教学实力,提升禁毒学专业教学效果。如果仅仅是以单一的禁毒学专业领域主干课程为教学依托,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法改变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与现实缉毒工作需要的抗风险能力很难相适应。因此,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充实、优化、重组建设,促进禁毒学专业学生对各课程知识技术的能力转化获得。
实践是知识技术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作中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增长本领。公安院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建设要重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实践性教学开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并充分利用开展实践教学。“要科学设定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明确实训前提,制作实验实训指导手册,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机制”[7],让理论切实转化为实践知识技术。要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和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为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如利用“G75 缉毒执法培训软件系统开展实践教学”[7],利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开展禁毒查缉、抓控、防范等方面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第二,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服务。要把学校周边的各类学校,以及居民社区当做天然的实训场所,积极利用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净毒宣传教育活动,深入社区进行毒品毛发检测”等各种实践性服务活动[7]63。根据公安部《涉毒人员毛发样本检测规范》等禁毒方面的文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娱乐场所,开展实践性服务教学,使禁毒实践性教学工作真正贴近公安缉毒实战,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第三,要重视基层实习,狠抓学生实习成效。要以基层公安机关禁毒支队、大队(中队)为实训点,督促学生紧跟缉毒队伍,深入一线执法,将课堂所学融入到公安禁毒实践中,从基层实践中体验缉毒氛围,从案件阅读中找问题、分析问题,从参与案件中认识自身不足,清楚自身还需要加强的缉毒能力。
毒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虽然不同地域毒品问题会有不同的表现,毒品犯罪程度会有不同,危害会有不同,但毒品的危害不分地域、不分国家,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需要全人类去面对治理。因此公安缉毒工作是我们不同地区公安机关共同的职责,打击毒犯,维护人类安全是我们不同地区公安机关共同的利益。在缉毒工作上,在打击毒贩上,公安缉毒队伍将肩负着全国人民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伟大任务。全国各地的公安本科院校,在培养缉毒人才上,也将成为一个共同体,肩负着全国的缉毒人才培养任务。所以,各公安院校应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开设一些开放型的优势课程、特色课程,以线上教学模式,向各公安院校开放,通过线上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学生相互间的知识技术学习和交流,学习不同院校间的优势课程和特色课程知识技术,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各省市缉毒工作方面一些先进的做法、先进的理念,等等。各公安院校要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共同建设禁毒学专业,以提升禁毒学专业对全国缉毒工作的影响力。
缉毒工作最大的风险主要是毒犯的犯罪疯狂,用最为极端的暴力手段对抗缉毒警察,造成我们很多禁毒警察的伤亡。我国仅“2015 年,在毒品案件侦破中,涉枪的毒品案达到257起”[1],可见缉毒工作中,与毒犯发生枪战的概率极大。据统计,2016 年我国共有362 名缉毒警察牺牲在岗位上,这其中有很多是牺牲在与毒犯的各种武装搏斗中,这也说明缉毒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缉毒警察负重前行。公安院校禁毒学专业的发展,应强化警务实战知识技术方面的训练,加大对禁毒学专业学生警务实战技战术的训练力度,才能提高学生在对付毒犯疯狂犯罪行为方面的抗风险能力。要针对吸毒者致幻产生的暴力行为,针对毒犯利用刀具、枪支犯罪行为,加强学生针对性的警务实战技战术训练,要重视特定情况下的特定警务实战训练。只有更大限度地接近持枪对抗的实战中,才能更多地体验到高风险下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学生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