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政,陈晓华,李春华
(广西民族大学,南宁 530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步入新时代,改革和开放进人新阶段,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应对新时代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提出,在本科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占所有课程总数的20%以上[1]131。
双语教学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将某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它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浸润式”教学[2]。双语教学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等形式[1]131。目前我国大学所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总体上属于保持型,具体有全英式、混合式和半外式等形式[3]。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中英对照、穿插渗透等方法进行实施,与欧洲非英语国家的大学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更为接近。
《国际金融》理论抽象难懂、多学科综合性教学要求高、实务教学要求多[4]。与此同时,它又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开放、涉外等特点,适合双语教学模式[5]。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院校理论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师资质量不高、学生英语基础不强、地域和经济局限性明显、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因此,要在地方院校中进行有效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需要对已有的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进行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创新,以期为后续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目前,地方院校的《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定位不清、合格双语教学师资匮乏、专业双语教材建设滞后、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6—7]。
地方院校硬件和软件资源较少,无法真正重视双语教学,仅仅将双语教学当作一项评估指标来完成。许多地方院校停留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就是双语教学的认识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误解了双语教学的内涵,将重点放在专业英语上,而忽略了专业知识,实行全英文教学,没有任何中文讲解,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导致学生几乎100%听不懂,教学效果极差;有的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注重用中文讲解专业知识,只是用英语提及概念性的专业性词汇,导致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还有的只是把英文教材或英文课件的内容用中文解释一遍,把双语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翻译课。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对于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孰重孰轻,同样没有清晰的定位,使得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方案,也没能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模式,教学效果不佳。
《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苛刻,既要精通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有阅读、理解英文原版教材和参考文献的能力。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还要能够将《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融合起来,应用英语思维,直接用英语流畅、自如地解释、表述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国内培养的金融硕士和博士对国际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也能理论联系实际,但英语思维缺乏,口语水平普遍不高,不能自如、流畅地表达;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较高,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但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几乎没有,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国际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总的来说,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俱佳的双语教学教师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尚且为数不多,地方院校则是少之又少,远不能满足需求。
《国际金融》英文原版教材与我国本土双语教材各有其优缺点。首先,英文原版教材修订速度快、版本多,例如,托马斯·A.普格尔主编的《国际金融》教材已经出到第16版,保罗·R.克鲁格曼主编的《国际金融》已经出到第10版。反观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教材,还没有看到超过第10版的。例如,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才到第6版,杨长江、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学》才到第4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才到第5版,杨胜刚等主编的《国际金融》才到第4版。其次,英文原版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时代感强。这些教材有较高的理论高度,案例分析也很详细,数据和图表很多。我国的本土教材偏重理论分析,数据和图表较少。第三,英文原版教材个性突出,我国的本土教材则定式多,篇章结构多有雷同。
但是,英文原版教材也有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教材所讲述的理论,多数是站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视角,对国际资金融通进行理论概括,很少顾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其中的案例和资料,也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对我国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针对性不强,看不到本国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引致认知偏差,动辄照搬外国理论解释中国现实。这无疑对我国的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都是极其有害的。而我国本土教材在这些方面就好得多,站在本国的视角看待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其中的数据和资料也大多与我国有关,针对性较强。
综上所述,《国际金融》英文原版教材与我国本土教材各有优缺点,负责双语教学的教师往往难以选择。
有学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双语教学,学生需要通过CET6考试或CET4考试成绩为优秀[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的CET4和CET6的通过率不断上升,口语交流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以汉语为母语,英语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官方语言,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率不高。英语语言场景的缺失,使学生很少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往往上课才使用英语。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生,所处城市相对闭塞,能够接触英语语言环境的机会非常少。这极大地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使他们通过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英语学业考试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了。
《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教师的隐性付出很多。相对于常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对专业素养和英语水平的要求更高。授课教师需要长期积累,深入研究英文原版教材、对应的中文版教材和本土教材,跟踪国际金融前沿英文文献;详细规划课堂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精心制作课件,甚至翻译英文原版教材和相关英文资料;授课时,需要使用英文思维,并随时在中英文之间切换,脑力强度较高。但在年度工作量计算和绩效考核中,这些隐性付出未能得到充分反映,打击了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隐性付出还会占用课题申请和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授课教师评优评先,甚至影响职称评定,对整个职业生涯都有较大影响。
针对我国地方院校《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笔者借鉴李宁提出的“1+1”双语教学模式[3],提出对分课时双语教学模式。对分课时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孰重孰轻。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来说,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专业英语是第二位的。专业知识是目标,专业英语是工具,是知识的体现形式,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的手段。
原则上,对分课时模式与“1+1”模式一样,也是50%的课时用中文讲授,50%的课时用英语讲授。但这两个模式也有很大差别。第一,任课教师安排不同。“1+1”模式采用双教师制度,50%的课时由专业教师用中文讲授,另外50%的课时由专业英语教师用英文讲授;对分课时模式则采用单教师制度,中英文讲授教师是同一个人,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速度和重点、难点,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第二,在中英文教师为同一个人的情况下,对分课时只是一个原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必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遵守50%对50%的规定。第三,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在中文讲授时,以中文为主,适当使用英文,为英文讲授做准备;在英文讲授时,也可以适当使用中文,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1+1”模式实际上采用双教材制度,英文原版教材一本,本土教材一本。这有利于把中英文教材的长处结合起来。但也有不足,地方院校学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完全达到纯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们对英文原版教材的掌握,是很有问题的。再加上是专业英语教师讲授,其专业知识或许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所讲授的知识点。对分课时模式对此做了改进,针对英文原版教材和我国本土教材各有优缺点的情况,采用三教材模式,即同一门课程,指定三本教材。前两本是英文原版教材及其对应的中文版,第三本是我国本土教材。这样,就能把英文原版教材与我国本土教材的优点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并克服各自的不足。
三教材制度还可以克服我国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对同一个研究对象,同时获得认可的理论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对于金融市场,认为市场有效的效率市场假说和否认市场有效的行为金融理论就同时获得认可,而且效率市场假说的代表人物法玛和行为金融理论的代表人物席勒甚至同一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文科专业课程往往只指定一本教材,而教材编写者出于学派偏见等原因,不能对所有理论做出中肯合理的取舍,导致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学界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这对学生全面理解、对待问题观念的形成非常不利。三教材模式选取不同国家、不同作者编写的教材,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对《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应该考虑双语教学的特点,采取有别于母语授课课程的考核方式。在对分课时模式下,考核包括考勤、课堂教学互动、作业和考试等环节。除考勤外,每个环节都要考虑语言和内容的合理比例。语言方面,英语和汉语的内容与方式应该各占50%左右。内容方面,英文及其对应的中译版教材占50%,本土教材占50%。在试卷设计中,除了传统题型外,还可以考虑融入专业英语听力题。此外,也可以考虑教考分离,提高考核的有效性。
《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授课教师的隐性付出比较多,因此,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应该与普通课程教学不一样。首先,在工作量考核方面,应该基于双倍于普通课程教学的工作量。其次,可以考虑以教改立项的形式对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总结进行资助。再次,还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向双语教学教师倾斜。
《国际金融》是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经济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在“1+1”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分课时模式,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对分课时模式的各个主要方面。显然,对分课时模式的有效实施,不仅仅需要学生和授课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更需要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制度创新,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有利于双语教学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