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
——初中语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教学探析

2020-01-18 21:56蔡尤臻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革命课文传统

蔡尤臻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湖北 麻城 4383000)

2011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调研,专程来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初中生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想信念形成的时期,更应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实现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因而更要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感染,特别是优良的革命传统的教育,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30多篇课文凸显了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有的是宣扬革命前辈和先烈的英雄事迹与高尚品德,有的是对普通人群体或个人的刻画以彰显其先进性,有的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的感怀,有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歌颂,有的是对敌人的揭露和鞭挞……所有这些,“能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1]。而且这些课文绝大部分属于名家名篇,具有可读性和教育性,兼备文学性和政治性,字里行间浸润的都是一些优良因子,散发的都是一种奋发精神,能够引领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作为课文已经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当下,更应该将此传承下来,成为我们初中生的精神食粮。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是语文课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些“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是特定时期呈现出的文学作品,初中生与之相隔年代久远,读来大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不足为怪,那么如何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将优良的革命传统植根于学生心中、使红色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明历史,了解时代背景

一个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时代特有的现实里,身上自然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色彩与局限。一个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能在很大程度上驱使着他的创作动机,影响着他的创作意愿,决定着他的创作倾向。当然作者的创作有时还会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教师教授每篇课文,特别是离学生时代较远的文章,必须要让他们了解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走近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明察了历史,就能更清楚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了时代背景,就更能彰显人物的高贵品质。学习者才能清楚明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认知作者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树立理想、坚定斗志,在学习中自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天上的街市》作于1921年。当时国内黑暗的现实,使年轻的诗人对“五四”以后祖国的美好憧憬归于破灭,陷入了“深沉的苦闷”。诗人由过去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变成了探索缥缈的星空。诗人之意并不在于具体地描绘现实,而是以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去唤醒当时的人们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的不满。学习本诗,对学生的理想激发大有裨益,激励学生将来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而发奋读书的强烈意愿。再如《红星照耀中国》写于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的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诸多问题,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作者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教读这部名著,能让学生学会吃苦和乐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明白幸福来之不易,就更能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因此,引导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查阅,对时代背景的认知,是学生读懂文章的第一步,并且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去感知这类课文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精髓,从而使其在学习中将塑造自身落实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自觉地融合到新的环境之中。

二、察地域,探究革命氛围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不同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底蕴,正所谓黄土高原的厚重朴实产生了“山药蛋派”作品的通俗易懂,燕赵大地的朴实豪放造就了“白洋淀派”作品的乐观浪漫。莫言在《每一个写作者都离不开乡土》一文中这样说过:“作家文学创作的故土情结是难以磨灭的,很多作家都是不自觉地在运用乡土文学,全世界的作家几乎无一例外。”[3]诚然,地域对作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比如革命圣地延安。一个革命的环境一定会影响和洗礼一个作家的思想与灵魂,使其认定自己的道路,在创作中宣传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又会让学生在感动中吸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如教学《回延安》时,因为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在探究“延安精神”活动中,就应该对延安的革命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延安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悟“延安精神”,继承“延安精神”。再如《安塞腰鼓》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陕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这里是中国的“民族魂”。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然而这里“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作者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更表达了对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对家乡的强烈热爱之情。学生自然而然会将心中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出来,立志学成以后回报家乡,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

“一个作家成功的作品,往往和他们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个作家的文字里,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4],同理,作家的创作往往和他生活的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作品中绝不可能少了这些因素。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生发出不一样的感慨,圣地延安能激发他们艰苦奋斗,中华发祥之地能让他们继承民族魂,外族蹂躏的土地能唤醒他们的爱国情……我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三、看内容,明了文章主旨

阅读文章,首先要整体感知内容并把握内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去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接受教育。一篇内容空洞的文章就像是一架没有灵魂的躯壳,让人望而生厌。只有明白文章的内容,才能全方位地分析文章,理解文章。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才能辨别好坏是非,做到爱憎分明。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讲的是: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前期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从内容的把握中我们就会理解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的救国救民爱国的思想、执着的态度、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做人原则始终不变。这些品德能极大地影响和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再如《驿路梨花》,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屋,梨花照料小屋写起,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解除饥饿疲劳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插叙写过去的盖屋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学生会明白:雷锋精神的接力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生这样的事,制度自信随之油然而生。

把握内容,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第一,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第二,再读课文,根据文章叙述的顺序,按内容把全文的结构划分出来; 第三,精读课文,每个部分认真地阅读,把握每个部分的内容; 第四,回读课文,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抓住了。革命传统作品尤其要重视这一点,要在阅读中去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把握内容,理解主旨,接受教育,完善自己。

四、知人物,把握性格特点

这里所说的人物,一是作者本人,二是文章中所反映或所表现的人物,即作品中的主人公,三是作者即文中的主人公。不管哪种情况,这些人物的身上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都有革命年代的某种特殊的精神品质,都值得学生去仔细研读和探究。在教学或学习时,要抓住在叙述中展现的人物特性,在各种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就可以感知革命年代各种人物身上的品德,从而去吸收他们身上的精神营养,去学习革命前辈、先烈的革命精神,从伟人的行为中感知他们的伟大情怀,从战斗英雄的事迹中继承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的品性,从爱国英雄那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一般的革命群众身上感受其不平凡。如《回忆我的母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对母亲的回忆,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作者从深广的社会背景中追忆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从文中我们感知到母亲是一位有着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有着支持革命的远见的家庭主妇;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母亲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更应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不移的意志、心怀天下的理想,为实现新时代两个百年梦想大业而努力奋斗。

感知革命年代的革命者,一定要读懂他们,从他们身上读出英雄气概,品出卓越精神,进一步联系现实联系自身,抒发自己品鉴人物的感想,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向革命者学习,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这样才算真正读懂并学习到了文章人物的精神。

五、探情怀,追溯思想根源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是读者同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5],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文章的终极目标,在于明白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革命传统作品更应如此。要在领会革命前辈和先烈的情怀中去感悟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敢于牺牲的英雄主义和藐视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和主人公对话,才能和作者共鸣,才算真正地读懂了文章。只有追溯作者的思想根源,探究作者的写作动向,才能把握革命传统作品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教育,学到前辈和先烈的精神。如教读《沁园春雪》时,我们要知道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笔下的雪必定另是一番情趣。这首词的上阕描写北国的雪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议论,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学习时一定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为建设祖国奋发图强,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再如杨振宁写自己的同学加朋友的《邓稼先》,从六个部分写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突出了邓稼先的爱国之情。从作者来看,字里行间体现出了杨振宁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深深怀念的感情。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情怀,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热忱,从而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伟大祖国的强大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教育也可以让一种情怀影响另一种情怀,一个人物塑造另一个人物。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跳动着激扬的音符,吹奏着奋进的号角,流淌的是鲜红的血液,挺立的是不屈的脊梁。其教学过程是实现语文学科素养中“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最佳手段,也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的最好抓手,更是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引领学生奋然前行的重要途径。“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学习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用课文来熏陶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增强他们的抵抗力。从而将优良的革命传统植根于学生心目中,使红色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教师在讲授这些革命传统课文时,要在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才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会情不自禁地联系自身实际,从文章中受到感染,明白读书的目的,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心怀祖国时还能放眼世界,在文化吸收中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诚如此,就润物无声地达成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革命课文传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背课文的小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中国的出行革命
背课文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