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枝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湖北 黄冈 438300)
统编版教材立意高,选文精,编排美。“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结合,是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而不是穿靴戴帽。‘整体’是指全部,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内容,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并很自然地体现在课文选择、习题设计等方面。”[1]发掘教材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渗透”的方式植入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挤占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打好学生的精神底色,让学生成为中华文化浸润下成长的中国人是笔者的实践探索:以语文的方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的品质。
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部编教材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文大约一百二十四篇,包含古风、民歌、诗词曲、古文等,目的就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中提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精神,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教材的解读,要理解编者的意图,发现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以教材为抓手去感悟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在汉字中寻觅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读完小学能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追溯汉字的性质、起源、音形义关系等,就会发现寓含在汉字形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如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三课《“贝”的故事》,课文中直接呈现“贝”字的相关信息:“财、赚、购、贫、赔、货”5个字都是以“贝”为形旁,其意义大多与钱财有关,历史上人们曾经用“贝壳”当货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解“贝”字的含义利于学生识记“贝”字。这样学生记忆中的“贝”字就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某种文化的符号,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生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吸纳,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统编版第九册课文《搭石》中有这样一句话:“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以抓住这个“伏”字去理解青年人“伏下身子”是发自内心对老年人的尊敬。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生字“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发现“伏”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条犬。然后介绍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犬”的样子表示它对人恭恭敬敬,甘心情愿。这样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利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巧妙渗透汉字文化,接受道德的熏陶,让汉字教学更加丰厚。
(二)在诗词中探求 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对美的追求,或意境美、情感美、音韵美、哲思美等,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光芒。如高鼎的《村居》、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江畔独步寻花》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的美丽,引导学生诵读就能感受春天的美好,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材料。
像王翰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王昌龄的《出塞》和《从军行》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都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及保家卫国的理想,引导学生诵读,能激荡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古诗词中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即诗词中的意象,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如读到诗句中的“月”,引导学生感受由月引起的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承载着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成为独特的中国符号。还有“梅”“柳”“鸿雁”“关山”等或寄托着某种情感,或衬托人物品格,或营造一种氛围,或塑造一种意境,是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现象,细细品味,意味深长,能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课文中发现 教材中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课文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写人的课文中蕴含着传统文化:《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突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神话中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大禹治水》《羿射九日》……展现了英雄战胜自然的大无畏精神,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讲神话故事,在练习口语表达中,去感受人类童年飞腾的幻想。写景的课文中也蕴含着传统文化:《葡萄沟》《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都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可引导学生领略字里行间的民族风情;《传统节日》《端午粽》《千人糕》《难忘的泼水节》则直接介绍传统节日习俗和地域饮食习俗方面的内容。124篇课文涉及的面很广,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要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领悟编者要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侧重点,在教学时加以突出,让学生各有所获。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2。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纵横古今的文化视野,为将来形成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奠定基础。如果教语文仅仅盯着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习得是重皮毛外壳,不重血肉灵魂的表现。
(一)借助资源,弥补知识的贫乏 学生年龄小,对于各类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知之甚少,知识储备相当有限,文化常识严重不足,由于一知半解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弥补这些知识的空白。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首篇课文《神州谣》中有句子“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教师可以精选“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视频资料,还可以配上简单的解说词,或者让学生课堂上观看,或者制成慕课的形式让学生课外观看,亲眼目睹山川之美,一定能在学生眼里留下“山川入画”的美好印象,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突破时空限制,从视觉、听觉甚至心理上去震撼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学习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去看看京剧,学唱一两句;认识京剧名角,学习表演一两个亮相的动作;去搜集京剧脸谱,甚至给自己制作一个京剧脸谱。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去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对京剧这种戏曲艺术就有更多的了解。这折射的是教师对课文所包含的内涵及其编者选文的意图比较适切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教学会更加厚实。
(二)朗读吟诵,积淀文化的底蕴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于永正老师说:“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3]领会内容,习得语言,受到心灵的洗礼,这也是语文教学合理的内核。前文提到经典古诗词,内涵丰富,词语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吟诵。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先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让学生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表演读;然后又让学生用熟悉的曲子吟唱,那么学生在理解、积累这首诗的同时,庐山瀑布的浩大气势也会铭刻记忆之中。《语文园地》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弟子规(节选)》、对联、“忠厚传家宝,诗书继世长”之类的锦句,《田家四季歌》《传统节日》等课文,都贴近生活,节奏轻快,朗朗上口,表演读、拍手读、生生对读、师生对读都是学生喜欢的诵读形式,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停顿、重音,学生就会读出韵味。“口诵”促进“心惟”,入脑入心,学生在读中逐渐熟悉传统习俗,了解那些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事物。蕴含传统文化文质兼美的课文也值得去用心品读,如《难忘的泼水节》中描写周总理和傣族的人们互相泼水的场面,温馨而幸福,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观察插图,一边想象当时的情境,再朗读这部分就会感情很充沛,印象很深刻,通过读,不仅了解泼水节的习俗,还能感受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重大意义。
(三)勾联延展,让文化积淀更丰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方面很广泛,仅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三分课堂,七分课外”,因此还要带领学生广泛地阅读。读先贤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成语故事,读介绍各个传统节日来历的民俗美文,读蒙学经典,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但课本上没有列出的诗词……对学生丰富语言、规范言行、培养人格、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将大有裨益。
对于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文,则可以采用一带二、一带三的形式,即一篇课文勾联两篇相关的课外选文,让学生阅读群文,在类比中学习。如上文提到的《京剧趣谈》,勾联课外选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和《连环画:戏曲故事》比较阅读,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描写方法不同,感受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主演戏曲的演员都经历了艰苦的训练。如此,既加大戏曲知识的普及,又让学生对戏曲中的“角儿”敬仰。学习完课文还可以创设情境进一步延展,如:假如有一群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学校参观,希望了解中国戏曲,请你来作介绍。让学生运用阅读中获取的有关戏曲的知识作介绍,这里的设计是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以实实在在的模拟行为演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2都是2011版语文课标提出的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其他学科资源,与统编教材语文学习进行交叉、渗透和整合,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解决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生学习分割化、碎片化,以及无法迁移的困境,让学生不仅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建构精神境界,还获得传承优秀文化的能力。
(一)以整合的理念引领主题背景下的体验活动 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都会存在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可以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生活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跨学科学习传统文化。如将统编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五年级音乐教材《劳动号子》一课整合起来设计活动,其缘由:基于生活经验与资料查阅,了解到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种主要体裁,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某种机器取代某种集体劳动才逐渐消失。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劳动号子作为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把劳动号子主题作为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不失为一个好素材。它与语文学习的结合点在于:理解、体验劳动号子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过程。
(二)以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不像一般的音乐课,讲解劳动号子的基本知识,学唱劳动号子,而是根据《劳动号子》材料的特点,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组织分学习小组进行探讨,自主解决:
问题一:给你们班级里的某项班务劳动设计一曲劳动号子。
问题二:假如劳动号子需要口口相传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请你自觉地当一名劳动号子传播者。
在这两个问题的背后,考察了这堂课所应该教的全部知识点。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去查阅资料,或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了解劳动号子旋律、歌词以及什么时候唱等的特点,“自主探索”的学习特征显现出来,在探索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以展示提高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交流。有小组设计了大家一起在教室扫地时的劳动号子:“咿呀喂,哟呵喂……”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这个小组的成员在教室一边唱着劳动号子,一边扫地,一齐挥舞扫帚从后往前扫,满身是劲,满脸喜悦,早已没了叫唤“手酸”“扫帚沉”等现象,真正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有学生在展示的时候讲道:呵嘿、呵嘿、呵嘿、呵嘿……农耕年代,人们天天干体力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个劳累呀就别提了!为了鼓舞精神,调节情绪,会唱的唱起来,其他人呢?就应和。于是,呵嘿、呵嘿、呵嘿、呵嘿……这就是劳动号子,粗犷豪迈、坚实有力。劳动号子的类型可真丰富。开山有开山号子,爬坡有爬坡号子、插秧有插秧号子、打桩有打桩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有板有眼,有时领唱与应和相交迭,就好像我们的二重唱、三声部。
也有学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准备口口相传的资料,还取名为《我爱劳动号子》:
我爷爷说,我太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年黄豆成熟的季节,把一棵棵的黄豆小树,连着整个茎和叶、豆荚从田间搬到稻场上晒上几天太阳,然后一群人一起拿着连枷拍打,让豆子从豆荚里蹦出来。他们最喜欢统一步伐,一边在场上绕圈拍打,一边唱。一人主唱:“咿呀 呀喂 咿哟呵。”众人应和:“呀嗬嘿 咿呀呵。”对于像太爷爷一样的大男人,拍打连枷不十分吃力,所以大家唱得很轻松,很快乐!唱吧,唱吧!劳动号子唱出了劳动人民团结协作的精神,唱出了劳动的高效率!
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与做结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在了解劳动号子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去触摸劳动号子蕴含的文化基因。不仅有对劳动号子的了解,还有基于现实情境的劳动号子创造,学生创编的劳动号子,准备的口口相传的材料就是看得见的传承行为。如此就能更好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使其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因此,学语文本质上来说就是学文化。